《基金》醫療股轉強 補漲有戲

【時報-台北電】今年3月以來因資金集中追逐AI成長股,醫療股表現相對大盤弱勢,不過,近期資金逐漸流向防禦類股,醫療股表現落後大盤的差距已逐漸縮小,尤其健保、生命科學工具、醫療設施等股價表現轉強帶動,後市補漲空間可期。

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就基本面分析,第一季應為醫療股財報谷底,第二季醫療股財報表現穩健,盈餘優於預期比重最高,分析師預期往後每季盈餘年增率皆為正成長;在現階段短期股市下行風險大於上檔期待,先前漲勢落後的醫療股有機會受惠補漲。醫療產業股價2023年落後大盤約20%,後市補漲空間可期。

雖然GLP-1藥價在美國選舉攻防中被提及,但產業趨勢明確之下,預期減重題材持續發光,相關療效臨床實驗結果陸續公布將使正面效應擴散。評價方面,醫療PEG比(本益比/盈餘成長率)不到1倍,居各產業最低,投資價值浮現。生技醫療股財報表現平穩,且股價與基本面短暫背離後,可望迎來落後補漲買盤青睞。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指出,看好生技股有多個理由,包含基本面強勁且完好無損、生技公司估值具吸引力、生技業者集中火力在成功機率最高的項目上、許多疾病的治療需求尚未被滿足。生技股波動度向來高於其他產業,尤其是近期整體市況波動加劇之際,讓投資人既害怕接刀,又害怕沒跟到之後的上漲行情,不妨選擇定期定額且長期投資策略。

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經理人李鈺涵認為,現階段市場面來看,次產業各具題材支持,如阿茲海默症、減肥藥、RSV疫苗等皆具龐大市場規模,而大型製藥公司也積極透過併購尋求成長,因此在產業發展穩健正向且投資題材豐碩之下,表現值得期待,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生技相關ETF來參與。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簡秀君強調,今年許多大型藥廠的專利陸續到期,預計降息的有利條件,部分中小型醫藥股,仍有被收購題材可以發酵,預料併購仍是下半年生醫股價催化劑之一。(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孫彬訓/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