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法人:AI股長線表現空間仍大

【時報-台北電】科技股基金今年來受到AI題材的推動表現亮眼,隨AI技術的不斷演進和新興技術的崛起,對半導體供應鏈的需求也在增加,儘管股價愈到高檔,價格波動會更大,法人認為,中長期來看,AI科技股價仍有表現空間。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指出,AI將推動新的資本支出週期並且科技轉型將繼續成為企業中長期獲利能力擴張的催化劑。特別是在科技領域,美股七雄今年的資本支出加上研發預算預計將達到3,480億美元,進一步支持AI主題持續加溫,AI產業的上漲趨勢持續。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AI世代的發展過程與過去科技變革相似,初期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目前全球的「算力軍備競賽」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大幅提振半導體及電子代工產業在AI晶片、高速運算晶片以及伺服器等高毛利產品的訂單;在財報數字上,全球科技股預估今明兩年的營收皆將增加約一成,盈餘則可望連兩年增長兩倍,是表現最強勁的產業且較平均數字高出一倍左右。

這次科技產業的擴張循環並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即便科技股漲勢目前已相當強勁,長線的成長空間仍然巨大。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強調,在市場情緒趨於穩定,以及主流類股重獲青睞下,AI與科技相關個股強勢上漲,帶動全球科技股震盪走高。展望後市,經濟數據方面,通膨與就業市場一度引發貨幣政策大幅轉向擔憂,但市場預期快速消化並修正與Fed想法接近,隨著消費動能略有鬆動及製造業復甦放緩,降息預期可能再次成為支撐市場的因素,在重量級科技大廠紛紛釋出樂觀展望訊息下,科技股後市漲升行情仍可期。

百達機器人科技基金經理人Daegal Tsang說,AI下一步將是人形機器人且能替人類處理困難、危險、髒亂及乏味的4D工作,現階段要選擇投資的標的,可以關注驅動人形機器人落地的關鍵,如CPU、GPU等半導體晶片,而且機器人及AI題材,皆仍處於早期發展的階段,長線仍極具投資價值。(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惠聆/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