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股銀:台股修正 伺機汰弱留強

【時報-台北電】台股24日跌幅1.89%,一舉跌破上周五低點23,151點、及上周三的22,858點,顯示大盤攻上23,000點後,多空拚鬥激烈,也使大量籌碼短線套牢,盤勢步入短線漲多修正。公股銀行指出,現在投資人居高思危,正可避免行情過熱,且即將季末結帳,投資以「汰弱留強」優先。

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台股在高檔震盪「以盤代跌」,由於短線已出現修正,就必須提防本波段漲勢開始轉弱,24日雖失守23,000點整數關卡暨周線,整體格局面臨漲多修正壓力,但在月線等長天期均線仍為多頭排列架構下,預期拉回空間有限。

短線下檔先看上周二低點22,642點能否守住,接下來強力支撐則是月線22,129點;上檔先看能否站回23,000點以上或周線23,088點。但觀察大盤雖修正1.89%,金融股24日仍上揚0.37%,收在2,030.54點,創下連五紅,五日共上漲2.89%,指數持續創1990年4月16日收在2,049.19點以來、34年2個月新高。

金融股扣除特別股,24日有20檔逆勢收紅,是值得觀察的重要關鍵,顯見股價強勢表態,包含新產、高雄銀、統一證、臺企銀、中信金、元大金漲幅都逾1%。金控股中還有兆豐金、華南金、第一金、合庫金、玉山金、國泰金、台新金皆逆勢收紅,顯示資金仍持續前進金控,更顯示出金融股可望在大盤修正時,發揮穩盤效果。

公股金控研究單位指出,第三季選股上回歸基本面,尋找高成長型、高殖利率保護、虧轉盈等個股,類股關注半導體、AI相關、IC設計、機器人、水冷散熱、手機、PC/NB及Server組裝等,非電關注綠能環保、重電、觀光、散裝、生技醫療、隱形眼鏡等。操作上嚴控資金持股水位、慎防修正風險。(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孫彬訓/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