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洞察力,拒當「劣質新聞製造機」

傳統媒體逐漸式微,數位轉型成為必然。舊工作消失,新工作應運而生,例如擅長大數據分析的資料科學家,透過多媒材擁抱群眾的YouTuber和網紅,「社群小編」風潮也吹進企業、政府部門和政治圈。

大學新聞傳播教育也積極調整課程方向,聚焦數位思考力與技術力。「數位教學與實用性,已成為傳播教育的重心,」銘傳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倪炎元說,六年前,銘傳就整合「傳播、管理、資訊」三大領域師資,讓學生選課更多元。他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基本的數位操作技能,也推出電子商務與聲量分析等產學實作課程。

臺灣大學新聞所所長谷玲玲表示,傳播科技的進展,影響了傳播產業的結構,新聞所必須更注重「做中學」,例如強化學生蒐集資料、現象觀察解釋、資料分析的能力。為了讓學生更熟悉新媒體生態,新聞所也成立「新聞與數位」跨域學程,並與經濟學系合作,共同探索新形式的數據新聞。

傳播坐擁專業優勢,不怕素人搶飯碗

「無所不在、傳播所在,現在是一個更重視溝通的年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所長林維國強調,網路假新聞充斥,溝通力是傳播人的核心武器,如何將真實、複雜的資訊,清楚傳遞給受眾,是必備能力。也因網路無國界,若能加強外語與國際溝通能力,傳播人的出路會更寬廣。

自媒體當道,新舊媒體百家爭鳴,連沒有媒體專業的素人也來爭食觀眾有限的注意力,傳播人還有優勢嗎?輔大大傳所副教授陳順孝認為,非傳播領域出身的人,或許能提供獨特的觀點,但多缺乏專業溝通跟事實查核的能力,傳播人的優勢依舊存在。他強調,能寫出調查性、宏觀性的深入報導;具備知識轉譯與社會溝通的能力;以及調查真相與事實查證的功夫,都是一般人無法取代的。

廣告

媒體汲汲於數位創新,然而,數位創新卻不是靠開直播、衝流量就一定能帶來營收與肯定。

陳順孝指出,以往傳播媒體的商業模式,是用好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閱聽眾多了、廣告就多。現在的媒體仍是賣內容,但閱聽眾來了,廣告卻都被Google、FB吃掉,因此必須發展新的商業模式。例如上下游市集兼賣小農產品,關鍵評論網採取策略聯盟,以壯大影響力,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初期規模一定小,導致媒體走向小型化、專線化。

數位創新無法一蹴可幾,甚至要先有高投資。以美國《紐約時報》為例,在長達十年的數位轉型陣痛後,2019年數位營收寫下8億美元的亮麗數字,今年第二季的數位營收更首度超越實體;付費的數位訂戶也達570萬高峰,比十年前成長十倍。

政治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蘇蘅曾為文指出,分析《紐時》的支出,有1∕5花在新聞內容製作,遠高於美國日報平均編採支出的12.5%。人才是媒體的核心,《紐時》首先成立「數位轉型團隊」,不斷改造「新聞編輯室」,專注培訓記者數位知識和思考,尤其是對數據的敏銳度。

傳播人要堅毅耐操,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新聞傳播人的傳統出路如新聞、行銷、公關、攝影等,現在又有了不同想像。例如科技公司法務部門需要知識轉譯人才、銀行徵信部門的事實查核工作,以及政府國際事務部門的戰略溝通工作等。

新聞傳播人不怕沒工作,數位思考力與技術力都可以再訓練;更重要的是,傳播人要有不怕挫折、不畏商業與政治壓迫的堅毅力。在媒體環境愈趨娛樂化、淺薄化、速食化,甚至被政治利益收買的低迷時刻,傳播人的最大敵人其實是自己。

而當前全球民眾對新聞信任度持續下降,並認為許多新聞都帶有偏見。這個警訊提醒未來的新聞傳播生力軍,如果新聞傳播人沒有異於常人的洞察力,就只是「劣質的新聞製造機」。如何以調查報導和有價值的內容,贏得讀者的支持,是傳播人必須念茲在茲的挑戰與使命。

未來出路

適合就讀對象
喜歡與人溝通、關心社會、追求事實者

可能就業產業 
傳統媒體如報社、雜誌社、電視台、電台,公關公司、行銷公司等,也可挑戰金融、科技業的法務、徵信部門

主要職位 
記者、編輯、攝影、剪輯、編劇、行銷企劃、公關、配音等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