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PwC報告:2050年中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一份報告,描繪了到2050年的全球經濟預測。

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成長到90億人以上,並加劇了對能源和糧食生產所需的自然資源的壓力。到2050年,全球GDP預計將成長4倍。然而中國和印度的GDP成長率預計將在今後幾十年逐漸減速,而非洲大陸預計在2030年至2050年之間實現全球最快的經濟成長率。

全球能源需求預計也將增加80%,但是全球能源組合預計基本上保持不變,化石燃料仍佔85%左右,再生能源佔比僅略高於10%,其餘是核能。

為了適應不斷增加的人口數量和不斷演變的飲食偏好,全球農業用地預計將在未來數十年擴大,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也因此,預計未來幾十年對土地資源的競爭將十分激烈。

中國和印度也將面臨人口大幅老齡化,預計到2050年,中國勞動力將減少。

根據資誠(PwC)的《2050年世界狀況》(The World 2050)報告預測,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貢獻全球GDP約20%。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而屆時印度將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歐盟佔全球GDP比例預計將降至10%以下。

由於2016年至2050年之間,G7經濟體的勞動人口平均每年負增長0.3%,因此E7新興經濟體的成長速度預計將幾乎是G7的兩倍。越南、印度和孟加拉預計將是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波蘭有望成為歐盟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

儘管今日的先進經濟體仍將維持在高所得行列,但新興經濟體到2050年將縮小此一差距,這也為有意投資該地區的人提供大量的機會。儘管巴西、奈及利亞和土耳其最近面臨經濟挑戰,它們仍有很大的潛力。但新興市場要實現這種成長,政府必須實行結構性改革,加強總體經濟穩定性,並加強政治與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