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泰汽車產業變慘業 引陸企設廠是正解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泰國規模達530億美元的汽車產業,正面臨重大挑戰。因為,債台高築的泰國民眾對買車手頭並很不寬裕。還有一點,泰國還是以製造傳統燃油汽車為主,但國外的買家已慢慢轉向為購買電動車。

泰國似乎已慢慢失去東南亞最大汽車生產中心的寶座,在當地車輛被迫減產之下,相關工作機會也跟著大減。汽車鑄鐵底盤零件(cast iron undercarriage parts)供應商Techno-Metal,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實例。

已跟豐田以及三菱等,多家日本車廠有長達30多年合作關係的這家泰國公司表示,自己位於泰國曼谷以東約100公里的春武里府(Chon Buri),兩家工廠的產量,現在只剩高峰時的4成。訂單愈來愈少下,員工人數也在下降。2023年底還有1200人。目前只剩900人。同時,工作時間少25%,幾乎也不用加班。

根據統計,去年泰國汽車產業的產量出現下滑趨勢,近期以8月來說,年減20.6%。若以12個月移動平均線來計算,泰國國內銷售量跌至14年來最低。業者預估,泰國今年汽車產能為170萬輛,明顯少於去年190萬輛。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認為,泰國汽車產業已出現危機,而且相當地嚴重,沒有簡單的解決方式。泰國國內汽車市場已經賣不動,還有出口競爭日益激烈,也正在壓縮泰國汽車產業。

快速成長的電動車風潮,吸引包括比亞迪等中國大陸電動車製造商,共在泰國砸下超過14.4億美元的投資金額,不過,還是無法補上汽車零組件不景氣的這個大缺口,因為相關大大小小公司有2,000家,從業人員更是高達70萬左右。

泰國汽車零組件製造協會(Thai Auto-Parts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分析,若跟中國大陸來比較,泰國的生產成本要高出30%,泰國企業就是無法跟中國大陸一樣。

泰國汽車產業另個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皮卡車(pickup)。這種可以客貨兩用的卡車,去年每賣出兩輛汽車當中,就有一輛是皮卡。泰國官方統計,2023年時,皮卡出口數量超過82萬輛,占總產量67%。但今年迄今,皮卡出口量年減8.76%,產量更是大減20.51%,只有61.6萬多輛。

泰國汽車零組件製造協會表示,這對泰國相關企業造成不小的衝擊,因為超過9成以上的皮卡零組件,都是在泰國當地製造的。同時,泰國國內零組件市場中,有高達7成是供應給製造皮卡的。

根據泰國開泰銀行(Kasikornbank)9月的研究報告,預計2024年汽車零組件銷售金額將大減近12%,只有5,190億泰銖,約156.8億美元。泰國汽車零組件製造協會認為,汽車零組件倒閉的情況,比90年代末亞洲金融風暴,以及新冠疫情時更糟糕。照這樣發展下去,大家都會沒飯吃了。

另外,泰國汽車產業變慘業,是因為泰國家庭債務總計達4,840億美元,計算到2024年3月底,這些債務占泰國GDP的90.8%,是亞洲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因為家庭欠的錢太多,所以泰國人也沒有錢去買汽車。

泰國主要電動車製造協會,把2024年銷售預估量大砍一半左右。就算已經買了電動車,不少泰國車主也繳不出車貸。泰國政府表示,皮卡壞帳(NPL)在疫情期間的2022年第1季就已浮現,之後年增率大幅成長40%,已經達到1,480億泰銖,約44.6億美元。

為了搶救岌岌可危的汽車業,目前泰國產官學想到了一個法子,那就是吸引中國電動車業者來當地設廠,因為就變成泰國做的電動車,然後出口到美國、歐盟以及印度等地,或許就可以不被徵收高額的關稅。

不過,對部分泰國汽車零組件的公司來說,跟中國大陸電動車製造商合作有不少挑戰,其中包括價格被壓得很低。Techno-Metal指出,就算成為中國大陸的供應商,拿到的利潤也很少。最好是跟日本車商做生意,但這些日企好像還沒要全力往電動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