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世華銀調查 遭詐騙者逾半數不敢檢舉「怕被罵笨或貪」

國泰世華銀行發表首份萬人「反詐行為調查報告」,以三大關鍵構面進行分析,包含「詐騙滲透率」、「反詐意識」及「遇詐後行為」,盼提升國人反詐意識。圖為國泰世華銀行協理鄭凱中(左3)、刑事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左4)。圖/國泰世華銀行提供
國泰世華銀行發表首份萬人「反詐行為調查報告」,以三大關鍵構面進行分析,包含「詐騙滲透率」、「反詐意識」及「遇詐後行為」,盼提升國人反詐意識。圖為國泰世華銀行協理鄭凱中(左3)、刑事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左4)。圖/國泰世華銀行提供

國泰世華銀行今天(25日)發表首份「反詐行為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有高達75%民眾於三個月內收過詐騙訊息,31%民眾曾有被詐騙得逞的經驗,等同約每3人就有1人受騙。而民眾遭詐騙後,卻有半數被詐騙者不檢舉、不報案,除認為就算報案錢也拿不回來,也擔心被認為「笨」或「貪」。

國泰世華銀的「反詐行為調查報告」,是針對全台18歲至70歲以上各年齡區間的民眾進行抽樣調查,總計回收1萬1,609份有效網路問卷,以「詐騙滲透率」、「反詐意識」及「遇詐後行為」三大關鍵構面進行分析。

首先,在「詐騙滲透率」上,結果發現遭詐騙得逞的民眾,在年齡、學歷及地區方面皆無明顯差異,顯示詐騙攻擊並非針對特定族群,全民皆受威脅。常見手法以「網購詐騙」及「假投資詐騙」為最大宗,佔近60%;而遇到「假冒親友詐騙」及「假檢警詐騙」則以60歲以上民眾比例為最高。

國泰世華銀表示,顯見歹徒因應不同目標對象會施行不同情境詐術,面對各方訊息應抱持「零信任」態度,謹慎求證為防詐不二法門。

其次,在「反詐騙意識」上,結果發現,有41%認為「詐騙訊息太多檢舉不完」,更有19%「不知道如何檢舉或分享」及「大家應該可以辨識,我不需要檢舉」。而誤點或誤信詐騙訊息的原因,有34%認為「訊息及連結太逼真」,其次33%「疏忽未留意到是假的」,等同有高達6成以上的被詐騙者,是因詐騙訊息以假亂真、一時不察而遭詐騙,因此提高民眾識詐知能、熟悉詐騙樣態更顯重要。

第三,在「遇詐後行為」上,結果顯示,被詐騙者中,有60%的人「沒有檢舉」、43%「沒有報案」,甚至財損達百萬元以上者,仍有26%不報案,主因是「就算報案錢也拿不回來」、「不知道如何檢舉」、「怕被認為笨或貪」三大原因影響報案意願,顯見被詐騙者擔心因受騙而被貼上負面標籤,建立更友善的受害者社會氛圍,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廣告

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表示,國泰世華在國內有超過1,000萬名客戶,面對防詐議題責無旁貸,盼藉由「反詐行為調查報告」,喚起大眾重視「檢舉、報案、說出來」三行動的重要性,也提醒民眾「事事要存疑」以及「投資找合法」觀念,除了主動尋求官方聯絡方式或是 165 查證消息來源外,投資金融商品務必找合法金融機構才有保障。

刑事局局長周幼偉也提醒,面對花招百出的詐騙情境,任何號稱有「內線交易」、「穩賺不賠」的管道,或是「到府收款」、「別讓銀行員知道」就一定就是詐騙,民眾投資務必遵循政府認證之官方管道,若遇到任何可疑狀況勿慌張,立即撥打110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主動求證。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千萬勞工鬆口氣!勞保破產大限「2原因」可再延 勞長鬆口 最新改革方向曝光
申請「新青安」注意!買到投資客的房子 2狀況無法貸款
上半年ETF績效開獎!「高股息慘兮兮」冠軍超冷門 台積電占6成是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