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蔡宏圖、程淑芬屢遭投資詐騙冒用 促強化全民識詐

國泰金 (2882-TW) 近來發現,公司商標、董事長蔡宏圖或投資長程淑芬等高階主管的姓名及肖像,屢遭投資詐騙冒用,設立假臉書及 Line 帳號,提醒民眾提高警覺。為提升大眾的識詐知能,國泰世華銀行今 (25) 日發表首份《反詐行為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高達 75% 民眾於 3 個月內收過詐騙訊息,31% 民眾曾有被詐騙得逞的經驗,等同約每 3 人就有 1 人受騙。

關鍵構面一「詐騙滲透率」:全民皆受詐騙威脅

國泰世華針對全台 18 歲至 70 歲以上各年齡區間的民眾進行抽樣調查,總計回收 11609 份有效網路問卷,分別從詐騙訊息接受頻率、詐騙類型以及受詐經驗進行調查。發現遭詐騙得逞的民眾,在年齡、學歷及地區方面皆無明顯差異,顯示詐騙攻擊並非針對特定族群,全民皆受威脅。

此外,常見手法則以「網購詐騙」及「假投資詐騙」為最大宗,佔近 60%;而遇到「假冒親友詐騙」及「假檢警詐騙」則以 60 歲以上民眾比例為最高。顯見歹徒因應不同目標對象會施行不同情境詐術,國泰世華提醒,面對各方訊息應抱持「零信任」態度,謹慎求證為防詐不二法門。

關鍵構面二「反詐騙意識」:41% 認為「詐騙訊息太多檢舉不完」

國泰世華針對受詐原因以及檢舉意願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現,有 41% 認為「詐騙訊息太多檢舉不完」,更有 19%「不知道如何檢舉或分享」以及「大家應該可以辨識我不需要檢舉」。而誤點或誤信詐騙訊息的原因,有 34% 認為「訊息及連結太逼真」,其次 33%「疏忽未留意到是假的」,等同有高達六成以上的被詐騙者,是因詐騙訊息以假亂真、一時不察而遭詐騙,因此提高民眾識詐知能、熟悉詐騙樣態更顯重要。

廣告

關鍵構面三「遇詐後行為」:有半數被詐騙者不檢舉、不報案

國泰世華依序針對民眾遭詐騙後,是否勇於「檢舉」、「報案」、「分享」三大態度面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被詐騙者中,有 60% 的人「沒有檢舉」、43%「沒有報案」,甚至財損達百萬元以上者,仍有 26% 不報案,調查發現,主因「就算報案錢也拿不回來」、「不知道如何檢舉」、「怕被認為笨或貪」三大原因影響報案意願,顯見被詐騙者擔心因受騙而被貼上負面標籤,建立更友善的受害者社會氛圍,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國泰金近日發現有多起不法人士冒用公司商標、董事長蔡宏圖或投資長程淑芬等高階主管之姓名及肖像,設立偽冒臉書粉絲專頁、臉書社團、Line 帳號、Line 群組或一頁式網站,並冒用本公司或高階主管名義發布不實廣告、提供股票投資建議、招攬民眾購買股票或金融商品,藉此蒐集民眾之個人資料甚或詐騙財物。

國泰金特此聲明,本公司及高階主管絕不會透過上述管道要求民眾提供個人資料、向民眾提供股票投資建議或要求民眾交付財物。民眾如有收到相關訊息,請切勿提供個人資料及財物予詐騙集團,更請不要將該等不實訊息轉載及散播,以阻絕此類詐騙手法得逞。

國泰金提醒,民眾若發現有可疑或不明管道之訊息,亦可檢具相關事證向警政署 165 反詐欺專線、反詐騙系統或法務部調查局提出檢舉或向警察機關請求協助,以免權益受損。

更多鉅亨報導
6月景氣、股市樂觀指數雙升 3因素牽動台股走勢
看好3面向 國泰台大上修今年GDP預測值至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