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陸拋售美債 避險資金湧進美元
【時報-台北電】在美債殖利率持續飆高之際,海外債主動向全球關注。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18日公布8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美國海外第二大債主的中國連續五個月減持美債,當月減持164億美元,連續第4個月減持美債逾百億美元,使持倉規模降低至8,054億美元,創2009年5月以來最低。
海外大債主拋售美債同時,美元卻成市場寵兒。市場整體避險情緒仍未消散,資金持續湧向美元,離岸人民幣19日貶破7.34元關卡,貶逾200點。今年以來,無論在岸、離岸價均已貶約6%。新台幣19日一度貶值近1角,盤中最低觸及32.38元,尾盤央行全力調節阻貶,最後收在32.323元兌1美元、逾二周新低,貶值3.3分,且觀望氣氛趨濃厚,總成交量縮小至11.875億美元。
匯銀主管認為,以巴衝突假設伊朗維持中立不介入,市場不至於有真正恐慌出現,但如捲入衝突,避險情緒勢必大為走升,將使美元續強及石油價格大漲,對能源進口導向的新興市場影響更大,「到時候新台幣一定會大貶」。
美財政部TIC數據顯示,美國第一大債主日本8月增持37億美元美債,連續第三個月增值美債,總持倉數達到1.116兆美元。日本5月曾創下去年10月以來最大月減持規模。
市場分析,中國拋售美債可能是為了支持人民幣,也可能轉向殖利率更高的機構債。道明證券駐紐約的美國利率策略主管Gennadiy Goldberg說,外國投資者仍在買入美債。雖市場擔心外資會撤離,但8月並沒有撤離。令人擔憂的是,投資者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撤離。(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賴瑩綺、巫其倫/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