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中研院發布「去碳燃氫」成果 王美花:遵行增氣減煤、未來很多新技術要開發與克服

台電與中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去碳燃氫發電,今(14)日共同發布去碳燃氫小型發電機商轉成果。成功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發電技術跨出實驗室,串接商用小型發電機組,看見零碳氫能發電未來。

台電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表。圖/記者吳珍儀攝
台電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表。圖/記者吳珍儀攝

「去碳燃氫技術」將天然氣裂解成零碳氫及固態碳,將氫能投入發電機發電,進而從減碳逐步邁向零碳,固態碳則再另做工業應用使用。台電表示,目標年底前將去碳燃氫產出氫氣用於興達電廠燃氣混氫發電示範。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國際能源總署IEA提到要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台灣未來在成熟的再生能源會加緊建置,再來是低碳到零碳的過程,因此要遵行增氣減煤的路徑,到零碳的時候除了再生能源外,還要有很多新技術的開發跟克服,目前所有主要國家都在發展氫能。

台電宜蘭仁澤地熱啟用年發近500萬度綠電 曾文生:地熱列未來重要新興再生能源

王美花也指出,全球發展零碳電力一定要技術開發,氫能是大多數國家都認為未來一定會增加的量體。氫能來自再生能源,另一個來源是從天然氣,各國對於天然氣轉換成氫的技術各國都在開發中,所以台灣今天的研發相關成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此外,媒體提問對於台灣爭取加入CPTPP,經濟部推動工作進度,王美花表示談判步調會由談判辦公室來主導,各部會也都會認真來準備,也會讓各國看得到台灣符合相關的標準。

中研院長廖俊智表示,今天展示65千瓦已經是商用小型發電機,未來有200千瓦的、有1MW的、有2MW的、有好幾百個MW的,慢慢上去,並且要看混氫的比例,一開始比如說是5%、10%,這可以很快,將來要到50%、甚至100%,這就是比較慢。

台電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表。圖/記者吳珍儀攝
台電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表。圖/記者吳珍儀攝

慢的原因除技術發展之外,更重要的是這些渦輪燃氣發電機的廠商還沒有完全達到100%燃氫的規格,所以一方面在努力,一方面也配合這些渦輪發電機的製作廠商,可能才能全方位的應用。

廣告

台電也說明,去碳燃氫產製的氫氣可做為發電及工業使用,碳黑則可用於精密、高產值化工業生產原物料。該技術相較既有天然氣蒸汽重組技術,產氫過程所需能量減少近40%,且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然而過往因工程技術門檻較高,國際亦無商業化量產設備問世。

此次與中研院合作,共同讓技術跨出實驗室,實質落地發出電力,更具減碳與經濟效益。

台電小額綠電決標 「5萬度5年期」商品最受企業歡迎

台電表示,去碳燃氫技術經中研院研發,整合台電引進的國內第1套65kW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系統,今年9月成功以混氫10%比例運轉發電,後續中研院將與國內氣體製造商擴展應用規模,目標年底前將合作產出的氫氣應用於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氫氣混燒示範,在氫氣來源供應穩定、輸儲設施搭配完善下,以氫氣替代5%天然氣估算,每年可減少超過7,000噸碳排放量,未來將逐步提高混氫比例,並推展至國內其餘電廠機組。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吳珍儀:身處數位原生世代,曾任職網路新聞編譯,現階段主攻科技新聞,期許將複雜資訊以更年輕、貼近生活的樣貌呈現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