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零售成陸電商與零售商新顯學 1小時內送達真能賺錢?

今年以來,中國電商業者日益關注即時零售,不僅淘寶小時達和京東 (09618-HK) 秒送成為各自成為平台首頁的一級入口,就連抖音也加碼特意選擇十一國慶長假前放開商家入駐,名創優品更是宣布一年要開 8 百間「24 小時超級店」。

即時零售是指消費者可透過線上平台下單,在 30 分鐘到 1 小時內收到商品,和外賣的區別是,即時零售可以送萬物,和電商相比,送達時間又在一小時以內,以往主要是生鮮電商所經營,但下場並不算好,每日優鮮在 2022 年下半年倒閉,叮咚買菜則在去年才實現了首次獲利。

專家指出,這個長期燒錢的生意之所以被越來越多電商、品牌和零售商盯上,主要因為疫情養出民眾線上下單習慣,商品即時送達的需求被環境催化,加上平台模式升級,向「送萬物」的方向升級。

有需求,能賺錢,這就是一筆好生意。目前,叮咚買菜已經實現了連 7 季獲利,和叮咚一起熬過寒冬的美團 (03690-HK) 也獲得回報。

今年第二季,美團迎來了最好單季業績,營收年增 21% 至人民幣 823 億元,經調整 EBITDA 年增 95.2% 至 150 億元,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即時零售業務的爆發,今年第二季即時配送交易筆數達到 62 億筆,較去年同期的 54 億筆增長 14.2%。

研究數據顯示,即時零售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根據《“即時 +”2023 即時零售發展趨勢白皮書》指出 2023 到 2030 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年均複合成長率為 25%,到 2030 年有望增至 3.6 兆人民幣,相當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 6%。

作為零售業的一種新業態,除了本身就具備線下供給能力的叮咚與山姆等等,一手握著商家、一手鏈接消費者的平台也是重要參與者。

京東、抖音、淘天都開始加入,還有像永輝、大潤發這樣的大型零售商也在佈局中,或者決定佈局中。更多的玩家,也可能使得行業競爭更為激烈。

京東、阿里巴巴 (09988-HK) 分別有七鮮跟盒馬,有合作緊密的商家,天貓超市動輒 4 萬個庫存單位 (SKU),但在平台邏輯下的美團,雖然有閃電倉,有小米、蘋果的部分授權,在品類和多數高價商品上,恐仍不足以支撐用戶的認可度,即時零售業務勢必面臨更多挑戰。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