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史上最嚴重化學工廠慘劇 是如何發生的?

南韓京畿道華城市 AriCell 電池廠火災現場救援消防部門負責人周一(24 日)晚間表示,經初步調查,廠內起火時鋰電池冒出大量濃煙,且快速燃燒,從冒出白色煙塵到劇烈燃燒,再到煙氣充滿整個作業空間,只有 15 秒。

據《界面新聞》周二報導,大火持續燃燒了 4 小時 40 多分鐘,直到周一下午 3 點 10 分火勢才被控制。此次事故造成 22 人遇難,其中中國公民有 18 人。《韓國文化廣播公司》稱該事故為南韓史上最嚴重的化學工廠慘劇。

鋰電池普遍應用於消費電子產品,涵蓋筆電、相機、智慧手機、電動車等產品。

華城市位於首爾以南約 50 公里處。受首爾大都市圈輻射影響,華城境內產業門類齊全,擁有 2,600 多家食品加工、化工產品、機械、電器、製藥、汽車配件企業。

成立於 2020 年的 AriCell,是一家鋰亞硫酰氯電池製造商,其一次性鋰電池產品一般用於汽車、醫療、軍事、石油和天然氣鑽井等領域。Aricell 是南韓上市公司 S-Connect 的控股子公司,後者是三星等企業的供應商。

起火的 Aricell 工廠位於一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三層建築內,火災發生時,超過 100 名工人正在作業,但多數人位於一樓,得以逃生。

一批正在二樓驗收並打包電池成品的工人,因火勢蔓延太快,來不及逃生。該倉庫內儲存著 35,000 個鋰電池成品。

據《韓國文化廣播公司》報導,一開始只是冒煙,短時間內突然爆炸,部分電池殘骸隨著爆炸衝擊波彈落在工廠四周。

廣告

消防隊在火災發生 20 多分鐘後抵達現場,但電池持續爆炸,並釋放有毒氣體,導致消防人員難以靠近。

2023 年在 AriCell 打過工的中國金姓留學生表示,鋰電池的兩端碰撞會發熱,因而「擦電池」工作最為危險,在其工作期間就發生過兩次「小炸」事故。

另外,電池裡的電解液異常刺鼻,並且對身體有害,員工需定期檢查身體。

金同學還說,去年廠內就有不少中國東北籍人士,大部分是臨時工,酬勞按南韓最低時薪計算。據南韓僱傭勞動部發布的數據,2023 年最低時薪為 9,620 韓元,今年漲到 9,860 韓元。

由於出生率持續下降,南韓政府不得不依賴鄰國充沛的勞動力資源。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許多中國人到南韓找工作,他們和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勞動者一樣,往往會進入工廠,或從事南韓人不願做的製造、建築業工作。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