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桓達 2020年8月合併營收7779萬元 年增-11.13%
日期: 2020 年 09 月 07日
上櫃公司:桓達 (4549)
單位:仟元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美國可望推出更大規模紓困方案,周二美股三大指數收高,台積電(2330)早盤達650元,再創新天價,聯發科(2454)、日月光投控(3711)也續強,半導體股率領台股一度攻上一萬六千點關卡;但航運股仍開高走低,傳產股未跟上台股多頭步調,台股早盤開高後震盪,雖台積電股價創新高,台股並未攻過上周五高點16041點。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財政部長提名人葉倫(Janet Yellen)支持更大規模紓困方案,美股收高。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16.26點或0.38%,以30930.52點作收。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98.68點或1.53%,收13197.18點。標準普爾指數上揚30.66點或0.81%,收在3798.91點。 美股費城半導體指數創新高,台積電與聯電美國存託憑證(ADR)同步大漲,帶動兩公司今天股價走高,台積電(2330)早盤達650元,再創新天價以及市值再創高,聯電(2303)也續創18多年來新高。 美國科技股續強,台股資金集中電子股,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日月光投控(3711)、鴻海(2317)等強勢股續強;但航運貨櫃指標長榮(2603)、陽明(2609)早盤再度開高走低;金融股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等下跌,以及裕隆(2201)等汽車股,中鋼(2002)等原物料股皆走低。 另一方面,桃醫疫情進入社區,南六(6504)、國光生(4142)等防疫概念股續強。 台積電大漲力撐,早盤台股最高16004點,並未攻過上周五創下之高點。 回顧周二,台積電大漲,帶動台股終場指數上漲265.37點,漲幅1.70%,收在15,877.37點,重回5日線。成交金額為3,195.75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00.85億元,外資買超66.22億元,投信買超8.2億元,自營商買超26.43億元。 今早電子權值股領漲,帶動指數震盪後仍力守平盤之上,台股技術面強勢,但個股表現分歧。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台股昨(19)日開高走高,不斷挑戰重回萬六大關,終盤上漲265.37點,漲幅1.7%,收在15877.37點,突破收盤歷史新高。永誠國際投顧分析師陳建誠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鴻海(2317)近期積極發展電動車領域,鴻準、廣宇、乙盛KY等鴻家軍也接力飆漲,如今更傳出鴻海已經打入蘋果Apple Car供應鏈,日系、美系等外資提出
台灣首家純網銀正式上線營運。樂天國際銀行19日低調宣布營運,成為台灣近30年首家獲得新銀行執照的銀行,也是目前三家純網銀中唯一正式對外營運,且股東具有純網銀實戰經驗的一家銀行。隨著樂天國際銀行的開業,另外兩家純網銀也神經緊繃,銀行局指出,現已收到LINE Bank的補...
進入 2021 年,晶圓的缺貨潮完全沒有舒緩的跡象,而這波缺貨潮持續擴大,所帶來的衝擊向上、下游供應鏈延燒。在下游終端品牌廠搶晶圓代工廠的同時,晶圓代工廠也正向上游搶購矽晶圓。
【時報-台北電】運價高漲,運輸股近日股價波動大。經營海運承攬業為主的台驊投控19日召開法說會吸引爆滿的人潮。董事長顏益財在法說會上表示,在貨櫃船運市場40年,首次見到如此大好局面,不僅台驊去年第四季業績會很好;他更預測,以目前市場運價,陽明海運今年首季獲利有機會與去年全年相當。 台驊去年12月營收18.21億元,年增82.15%、月增14.1%,其中海運部分營收11.18億元,年增99%、月增6.48%,雙創歷史新高。台驊董事長特助萬心寧指出,過去公司在歐美線每個貨櫃能賺取的差價在100到200美元之間,目前整櫃貨已有近千美元價差。 台驊2020全年合併營收151.52億元,年增34.18%,創歷史新高。台驊也有投資股票,主要長期投資航運與攬貨同業,截至去年第三季帳列其他綜合損益金額為0.42億元,隨第四季股價上漲,估計金額持續增加。法人估台驊去年前三季EPS3.07元,年增80.6%,全年EPS有逾5元的實力。 顏益財估計,今年上半年歐美海運運價仍在高檔,東南亞線或許會下修,空運市場因疫苗運送,估計未來兩年疫苗運輸須八千架747全貨機,而市場僅約有二千架747全貨機,運價高檔可期。 中歐鐵路去年初原本每大箱(40呎櫃)運價約四千美元,目前約七千美元,低於海運運價,運送時間卻僅有海運三分之一,估計今年仍十分搶手,只是一櫃難求;在大陸的內貿物流部分,大陸地區疫苗開始施打,內銷市場看好,有利台驊在大陸的內貿物流業務。 顏益財分析,去年美西線每大箱平均運價自2019年的1,500美元提高到2,700美元,目前已經達到4,000美元,美東線自2,650美元提高到3,600美元,目前已達4,750美元;歐洲線每箱(20呎櫃)運價自750美元提高到1,180美元,目前已達4,450美元,買艙費另外算。 東南亞航線去年12月運價五倍漲,估計農曆年前都將維持在最高水平,年後估計較容易回落,但歐美現仍在高檔,因此他看第一季船公司業績會有大驚奇表現。 顏益財表示,台驊未來五年平均毛利率以成長20%為目標,海運、空運與物流以各達三分之一為目標,大陸市場占比則規劃自目前的六成五降到五成。另第一批加入攬貨業的同行,有些已經準備退休,台驊在國內外都有併案在談。(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車市歷經長時間修正,尤其2020年在貿易戰及新冠肺炎夾擊下陷入谷底,隨著需求逐漸復甦,不少汽車板廠去年底營收已有明顯的感受,加上市場看好未來新能源車、自駕車等趨勢,題材利多帶動下,汽車板廠近期股價也開始蠢動。 如敬鵬(2355)自4日第一天開盤以來表現相對強勢,競國(6108)、志超(8213)、精星(8183)等汽車相關個股,19日股價也拉出5%多的漲幅。 硬板大廠健鼎(3044)表示,受惠於汽車從機械結構走向電子化,功能越多、需要的電路板就跟著增加,目前來看汽車領域包括燃油車、電動車需求都不錯,往年汽車板佔比可達2成,去年市況異常僅有1成多,看好車市已脫離谷底,預期後續需求會越來越好。 汽車電子需求增加,電路板用量成長,上游原物料也同步受惠。銅箔基板廠聯茂(6213)就曾提到,2021年車市絕對看好,尤其新能源車趨勢慢慢成形,研究機構預估今年全球車市出貨量可望有雙位數成長,公司內部則看好因為車用電子數量多,成長幅度會更大。 利基型銅箔基板廠騰輝電子-KY(6672)表示,LED車燈需求需求顯現,加上新能源車、電機驅動、電源等相關散熱應用逐步的加大,帶動利基產品散熱基板訂單成長,汽車市場回溫顯著。此外,新能源車與消費電子需求旺盛,而且原物料漲價、缺料等狀況,除了適時調價因應,訂單狀況亦優於預期,看好自動駕駛、雷達、5G天線、MINI LED等新應用可逐步發酵,樂觀看待今年的營運。 老牌汽車板廠敬鵬在電動車話題帶動之下,4日今年第一天開盤以來,股價表現相對的強勢,主要是車市轉佳以及電動車發酵,市場看好該公司兩邊同時得利之下,營運可望看見曙光。敬鵬產品超過8成為汽車相關應用,公司提到,車市復甦自然可以帶動營運轉佳,不過2021年開始,電動車會進入快速成長的階段,也是一大亮點。 敬鵬提到,汽車相關需求增加,從在手訂單、支出預算、車市預估等條件來看,後市展望真的不錯,惟過去車市低迷的時期,因稼動率下滑所以人員採取遇缺不補以降低成本,現在訂單狀況轉好,兩岸都在加速徵招人力,也持續加強智能化、自動化建置,只要稼動率拉得起來,就能有效反應在營運表現上,2021年整體展望保持正向樂觀看待。(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賜麟/台北報導)
文字撰稿:謝幸恩主圖來源:毅傳媒資料室 《毅傳媒》日前揭露上市公司「淘帝KY」(2929),恐被實質陸資掌控,高層更涉嫌掏空公司、美化帳目,因此遭到臺北地檢署搜索
純網銀開出第一炮,樂天國際銀行昨日正式對外營運,首度導入日本樂天銀行的「快樂會員制度(Happy Program)」,更與日本同步享有已在全球流通多年的「樂天點數平台」,完成特定銀行交易即可自動累積點數並折抵特定消費,點數還可兌換至日本使用。
中央銀行宣布牛年春節新鈔兌換於2月3~9日的五個營業日辦理,包括台銀在內的八家金融機構、454個據點將可換新鈔,且可連結Google地圖及QR Code確定換鈔分行位置。央行發行局局長施遵驊表示,金牛年提供兌換新鈔的七家銀行有371家指定分行,及郵局位於都會區的24家指定兌鈔郵...
【時報-台北電】美國財報季開跑第一周表現強勁,美股四大指數上揚0.38至3.36%,Facebook、Alphabet等科技股強力反彈;台積電、日月光、聯電ADR全面走中,其中日月光ADR大漲近8%,聯電暴漲13.78%。台股多方氣氛濃,周三1月台指期開盤上漲11點,為15899點,金融期及電子期聯袂開高。台股開盤上漲57.48點,為15934.85點。台積電(2330)逼近640元,鴻海(2317)來到118元之上,將叩關120元,二大主力帶動半導體與其他電子類股勁揚領漲,位居漲幅前列。聯電(2303)、聯發科(2454)、長榮(2603)、日月光投控(3711)齊開高。 台股19日呈現開高走高格局,盤中一路震盪走揚,終場台股重回五日均線之上,成交金額縮減至3,168億元。外資買超66.2億元,投信買超8.2億元,自營商買超26.4億元,三大法人買超100.85億元。台積電創高領漲,法人籌碼面偏多,短線台股將再挑戰萬六壓力位置。 雖然台股一片向好,但越接近高點震盪幅度將會加大,操作上謹慎為宜,近期在題材上可留意防疫概念、IC設計、光學鏡頭等類股。(編輯整理:張嘉倚)
MoneyDJ新聞 2021-01-20 09:17:33 記者 陳苓 報導拜登新政府承諾要推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兩股相互對抗的力道拉引美元走勢。專家表示,美元前有阻力、但是後有推力,可能會陷入狹幅盤整。 Barron`s、MarketWatch報導,經歷了淒慘的2020年後,2021年第一週美元指數(DXY)在89.20觸底,本週來到90左右。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和新任財長葉倫對財政政策看法一致,民主黨又掌控國會參眾兩院,有如升值和貶值的壓力同時夾攻美元。一方面來說,大型紓困案會增加美元供給、打壓美元;但是另一方面,大型紓困會支撐經濟復甦、將帶動美元走升。 週二(19日)葉倫在聽證會上強調財政刺激對經濟的重要性,美元指數下滑0.3%,顯示當日投資人認為美元供給大增的利空,壓倒經濟前景好轉的利多。Ally Invest首席投資策略師Lindsey Bell指出:「實際上我認為美元來到十字路口,走勢陷入停滯,卡在這些技術水位之間」。美元指數在90附近獲得支撐,他估計供給增加的貶值壓力、以及經濟加速成長的升值壓力,會讓美元持續狹幅盤整。 Fort Pitt Capital Group資產配置和股票研究主管Dan Eye看法略有不同。他說,市場預期葉倫將宣揚強勢美元,但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大規模財政刺激應該會比葉倫發言更重要。他估計美元相對於歐元和其他已開發國家貨幣將持穩,但是開發中國家經濟好轉,美元相對於開新興市場貨幣可能會走貶。 MoneyDJ iQuote報價顯示,19日美元指數下跌0.33%、報90.47。 台北時間20日上午9點分16分為止,元大美元指數正2(00683L)重挫0.54%、報新台幣16.68元。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1年1月20日電)鴻海(2317)布局人工智慧(AI)有新進展,外媒報導鴻海集團投資AI新創業者耐能智慧(Kneron),耐能主攻神經網路處理器以及各種影像辨識軟體,耐能將支援鴻海智慧製造和MIH電動車開放平台。國外科技網站Techcrunch報導,耐能智慧剛從鴻海集團和記憶體廠華邦電募集一筆策略性融資。由於投資者的要求,Kneron拒絕透露鴻海集團和華邦電的投資金額,但表示這是一筆「8位數」的交易。報導指出,耐能智慧將與鴻海集團合作開發智慧製造和新推出的MIH電動車開放平台,與華邦電的合作將鎖定微控制器(MCU)為基礎的人工智慧和記憶體運算。鴻海集團規劃F3.0轉型升級,鎖定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產業,布局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三大核心技術。鴻海日前透過子公司轉投資加碼取得美國威斯康辛州FEWI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股權,投資金額356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9.97億元)。市場人士評估,這可能是鴻海布局威州廠伺服器、軟體、人工智慧所用。鴻海集團先前也攜手影像應用SoC方案供應商Socionext和AI晶片設計商Hailo,推出AI邊緣運算影像處理解決方案,應用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零售與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根據官網資料,耐能智慧在2015年創立於美國聖地牙哥,主攻終端人工智慧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包括終端裝置專用的神經網路處理器以及各種影像辨識軟體。耐能智慧目前在聖地牙哥、台北、深圳、珠海成立辦公室。耐能智慧在2017年11月完成A輪融資,投資者包含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Alibaba Entrepreneurs Fund)、中華開發資本國際(CDIB)、奇景光電(HimaxTechnologies)、高通(Qualcomm)、中科創達(Thundersoft)、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的子基金Cloudatlas以及創業邦。2018年5月31日,耐能完成由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領投的A1輪融資。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1年1月20日電)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持續擴產,無塵室機電整合工程廠泰創(6750)營運受惠,旗下子公司太創接獲聯電高達新台幣11.25億元大單,約泰創去年總營收的58.5%。聯電不僅8吋晶圓廠產能滿載,28奈米接單也相當強勁,因應客戶強勁需求,聯電董事會去年底通過一筆286.56億元資本預算執行案,預計今年擴充南科廠12吋晶圓產能。泰創子公司太創今年順利接獲聯電生產用的廠務設備大單,金額高達11.25億元,約泰創去年總營收的58.5%,將可大舉貢獻泰創業績。泰創近年接單有不錯斬獲,陸續接獲廣達電腦新建廠房機電工程、中興電太陽能電廠新建工程與印度鵬鼎新建廠房無塵室工程,去年營運高度成長,總營收19.22億元,年增43.26%,並創歷史新高紀錄。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半導體測試介面設備商穎崴(6515)今(20)日以每股348元轉上市掛牌交易,實收資本額自3.05億元增至3.36億元。穎崴開盤即以大漲35.06%的470元開出,隨後飆漲37.36%至478元,截至9點25分維持逾36%漲幅,蜜月行情超甜蜜。 穎崴上市前公開承銷現增新股3046張,其中2072張以每股287.6元底價競拍,投標倍數達近4.35倍、得標均價368.51元,溢價達約28.13%。後續517張新股以每股348元辦理公開承銷,共吸引超過11.72萬件申購單參與、中籤率僅0.44%。 穎崴董事長王嘉煌致詞時表示,公司團隊20年來堅持技術自主、努力不懈,以創新、品質、服務為企業經營理念,在半導體測試介面領域成為全球領導廠商,產品線布局也是同業中最完整、最先進。 王嘉煌指出,穎崴營運中心位於台灣,與各家晶圓廠、封測廠共同提供最優質的技術服務,使全球半導體IC設計和封測大廠都是公司客戶。這也是公司多年來的努力,才建立成彼此信任的夥伴關係。 王嘉煌認為,在進入資本市場後,一定會讓穎崴的能見度大大提升,對人才培育、技術研發創新、投資增進全球客戶信賴度,都將持續推動團隊繼續努力、加重責任感和使命感。公司將持續投資深耕台灣,為台灣創造更完整、更有價值的半導體產業鏈,服務全球客戶。 穎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華為禁令升級影響,陸系客戶提前拉貨,使去年下半年營運動能轉弱。2020年12月自結合併營收1.73億元,月減16.89%、年減3.55%,降至近10月低點。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6.22億元,季減24.72%、年減10.05%。 不過,穎崴2020年全年自結合併營收29.09億元、仍年增2.59%、續創新高。王嘉煌表示,其他客戶需求已填補陸系客戶需求減少缺口,隨著晶圓供給逐步開出,5G、人工智慧(AI)及車用等高階測試晶片需求看增,樂觀看好今年營收獲利同步成長。 王嘉煌預期,今年老化測試治具(Burn-In Socket)、系統級測試(SLT)及探針卡(Probe Card)的成長動能可望較強。公司對此積極擴增自製探針產能,斥資32.5億元位於高雄楠梓第一園區投資興建的高雄二廠已於14日開工動土。 王嘉煌指出,高雄二廠基地面積1500坪,規畫興建地上8層、地下2層建物,預計2023年投產,擴充探針IC測試等關鍵零件產能。預期明年第四季月產能可提升至100萬支,至2023年可望備增至200萬支以上、上看300萬支。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國泰金(2882)今(20)日發布今年1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近九成民眾預期今年經濟成長可保2,而全民瘋台股的情況下,約6成的民眾預期2021上半年台
MoneyDJ新聞 2021-01-20 07:36:44 記者 郭妍希 報導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 Technology)週二(1月19日)在分析師喊進的激勵下大漲近6%,突破1月8日的前波盤中高、刷新20年來的收盤新高紀錄。 The Motley Fool、Investing.com報導,Mizuho分析師Vijay Rakesh 19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小米遭川普政府加入出口黑名單,對美光其實影響不大,且DRAM市況已經出現轉折,有鑑於此,他決定重申美光的「買進」投資評等,未來12個月的目標價設定在92美元。 美光19日聞訊勁揚5.92%、收85.50美元,創2000年8月29日以來收盤新高;年初迄今已跳漲13.73%。 Rakesh在報告中表示,川普政府的出口黑名單,其實只聚焦小米跟軍事應用有關的產品,對美光的負面衝擊不大。 不只如此,Rakesh最近跟美光財務長的對話,讓他相信DRAM市況已因為定價環境接連改善而轉佳。拜廠商對資本支出遵守紀律、手機與伺服器需求增溫之賜,美光有望因為DRAM業務進一步改善而受惠。 美光執行長Sanjay Mehrotra甫於1月7日舉行的第一季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DRAM的基本面日益強勁,我們對此深感振奮。美光在DRAM、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技術如今雙雙維持領先,為公司史上首見。人工智慧(AI)、5G、雲端、智慧終端(intelligent edge)等科技加快全球經濟的數位轉型,可望讓美光受惠。」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受到疫情衝擊,看準哈日族出不了國,日本知名連鎖賣場進駐台灣,開幕第一天,一大早就突破千人,準備入場大掃貨,搶頭香的民眾更是清晨五點多就去排隊,還有人乾脆帶上行李箱,一解不能出國的悶氣,即使部分商品加上運費、關稅等等,會比日本貴上2成,哈日族仍然願意點頭買單。 民眾快步入場,興奮心情,全寫在臉上,因為日本知名連鎖賣場,正式進駐台灣,開幕第一天,隊伍從店門口排到巷尾,依然看不盡頭,實在好誇張。因為疫情出不了國,上千民眾擠爆賣場,感受偽出國氣氛,業者配合政府防疫措施,限制入店人數為350人,不過截至下午三點,進場人數突破1200人,就怕出現防疫破口,業者改以整點時段開放入場,排隊的人則會領到該時段的手環,藉此消化人潮。 儘管如此,依然掃不了哈日族興致,頭香民眾凌晨五點半就來排隊,還有人乾脆帶上行李箱,準備來掃貨。民眾說,「本來想要帶大的行李箱,可是怕太過份,剛剛停車的時候,就假裝自己在日本,在沖繩國際通,停好車準備來逛街,所以現在很期待進去。」民眾說,「這裡有日本草莓,就日本飛過來的草莓,就很想要買。」 冷凍櫃上整排頂級牛肉,快要比手掌大的活貝類,這些都是從日本新鮮直送,其中必逛的美妝、小家電、零食到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只是比起在日本消費,首間進駐台灣的旗艦店,加上運費、關稅等等,部分商品會比日本貴上2成,但哈日族覺得沒關係,先買到手再說。民眾說,「這都是正常的,人家也要賺也要成本,還可以接受,想說已經很早起來,可是還是很多人,有嚇到。」 受到疫情影響,民眾出不了國,代購賣家也變少,日系賣場紛紛看準商機,強打日本直送唐吉軻德選擇年前進駐台灣,主打24小時營業,祭出多種激安商品吸買氣;松本清推出獨家品牌,以及商品客製化服務,吸引忠實粉絲;札幌藥妝祭出北海道必買小物,主打藥妝、伴手禮等等;日藥本舖以美妝為主軸,也是女生到日本必逛店面。看好台灣一年平均有30幾萬人到日本旅遊,近年日本賣場紛紛進駐,炒熱消費市場話題。 (民視新聞/林苡婕、鍾淑惠 台北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台股大怒神! 一度重挫三百點 終場守15600關卡辛苦存10萬! 科大妹跟風買股all in 戶頭慘剩9千元唐吉軻德全台首家店落腳西門町 將24小時營業
哈爾濱2021年1月20日 /美通社/ -- 近日,第33屆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簡稱「太陽島雪博會」)在中國「冰城」 -- 哈爾濱開園。園區內近百組雕刻精湛的主題雪塑呈現在遊人面前,大型雪滑梯等多種冰雪遊樂項目應有盡有,遊客來到這裡不僅能觀賞雪雕藝術,還能暢玩各種冰雪遊樂項目,成為冬日裡,人與雪、藝術與自然最美、最歡樂的相逢。 近年來,哈爾濱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召開為契機,深入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憑借得天獨厚的冰雪文化旅遊資源和便利的交通優勢,大力發展冰雪經濟,把「冷資源」打造為「熱產業」,冰雪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據統計,僅2021年1月1日至3日,全市重點監測的11家旅遊景區就接待遊客逾53萬人次。 哈爾濱所在的黑龍江省冬季降雪期長達半年之久,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造就了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太陽島雪博會、冰雪大世界、亞布力滑雪名鎮、雪鄉、漠河北極村等一大批國際國內知名的冰雪品牌。其中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現已發展成為世界四大冰雪盛會之一,太陽島雪博會則發展成中國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雪雕展覽。 國際上一般認為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的國家,其經濟基礎才能夠支撐冰雪運動的發展,冰雪運動因而有「貴族運動」的說法。中國專業冰雪運動的歷史雖不及一些發達國家,但在哈爾濱卻有著悠久的「冰嬉」文化基因。作為中國冰燈藝術發源地、中國雪雕藝術的起源地和冰雪文化的搖籃,哈爾濱早在1963年就舉辦了全國首個冰燈遊園會,並在1985年舉辦了全國首個以冰雪活動為主題的國際性節慶活動 -- 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此外,哈爾濱還成功承辦了亞洲冬季運動會、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單板 U型場地世界盃、單板滑雪世錦賽和5次全國冬季運動會等世界級和全國性冰雪賽事。 中國旅遊研究院近期發佈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1)》指出,在遊客需求驅動和高品質冰雪旅遊供給刺激下,預計2020-2021冰雪季中國冰雪休閒旅遊人次將達到2.3億,冰雪休閒旅遊收入超過3900億元。哈爾濱冰雪旅遊在地理環境、產品供給、發展方式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未來要邁向國際一流冰雪旅遊城市。哈爾濱市委書記王兆力說,今後五年,哈爾濱市將深挖冰雪資源優勢,以冰雪為媒,廣泛開展交流合作,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世界冰雪文化旅遊名城。
粉絲專頁是在2018年底成立的,兩年多來,中央銀行的臉書貼文多半是單調的圖表、生冷的政令。於是,雖然只是加上了不太精美的插畫,但2021年1月7日的這則貼文,仍是央行粉專頁面最活潑的一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