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幃翔 2024年4月合併營收3786.9萬元 年增-41.94%
日期: 2024 年 05 月 06日
上櫃公司:幃翔 (6185)
單位:仟元
日期: 2024 年 05 月 06日
上櫃公司:幃翔 (6185)
單位:仟元
中共今(14日)清晨宣布進行「聯合利劍-2024B」軍演,圍繞台灣周邊海域展開執法巡查,還聲稱明行動是對「台獨分裂行徑」的警告,亦無提供具體結束時間,令人好奇是否衝擊股市,儘管網友議論紛紛,但從台股表現來看,大盤目前依舊上漲逾80點,顯示軍演對實際投資面似乎沒有太大影響。
雖然中共今(14)凌晨軍演,但股匯市都沒被嚇趴,一度震盪後雙雙出現翻紅及升值表現。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今天中午暫收32.164元,升1.8分,中午左右台股也上漲85點,一度重回2萬3千點大關。亞股今日普遍貶值,北韓傳「開炸」,韓元貶值0.56%最兇。
全家餐飲(7708)將於明(15)日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全家餐飲董事長吳勝福今(14)表示,台灣熟齡化社會和家戶人口數下滑趨勢明顯,看好健康取向餐飲、「日常個人食」餐飲組合;全家餐飲總經理辛紫綾則透露,今年擴店計畫將落腳嘉義、屏東。截至9月底止,全家餐飲擁有「大戶屋日式定食」(45店)、「bb.q CHICKEN韓式炸雞」(19店)、「沃克牛排」(1店)與「IKIGAI燒肉」(5店)等四大餐食品牌,運營台灣70家直營店鋪。
不甩中共凌晨軍演,小型股、題材股14日依舊活蹦亂跳,尤其半導體矽光子題材熱絡,光電、其他電子與通訊網路族群相對強勢,聯鈞(3450)亮漲續創新天價228元「登高一呼」,建漢(3062)、正達(3149)等27檔股票盤中紛紛一度亮燈漲停。分析師看好年底前矽光子、低軌衛星及扇型封裝這三大族群最旺。
中共軍演致液化天然氣船無法進港?台灣中油今(14)日表示,針對網傳有液化天然氣船因中國軍演無法進港,台灣中油公司嚴正澄清此網路訊息是錯誤的假訊息,今日早上已與所有供應商確認,所有船隻皆為如期運補,供氣無虞,更指出網傳的液化天然氣船事實上12日就提早到。
今日清晨中共宣布環台軍演,網友原先猜測大盤因此受劇烈影響。許博傑表示,今日軍演的消息影響台股約莫只有開盤前半小時,由於軍演已經太多次,因此市場難有劇烈反應,甚至套句網友的話「大家不演了」。許博傑說明,今日早盤開低,台指期上漲80點,後續翻黑震盪,台股今日反應都還好,權值股包括聯發科、廣達等有些壓力,台積電也在平盤下震盪,中小型股則是各有表現。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國內首檔以全球航太與防衛科技為主題的ETF——「元大全球航太與防衛科技ETF」,將於10月25日至10月31日公開募集,發行價格為每單位15元。該ETF在主管機關核准成立後,將受惠於全球國防預算持續增長,以及區域安全需求驅動的裝備升級趨勢,帶動航太與防衛產業高需求,並同步反映科技創新帶來的投資機會,為投資者提供除AI、半導體以外的全新科技藍海機遇。 元大投信指出,全球航太與防衛科技產業具備國防預算創新高與科技進步兩大助力,並且全球政府為主要買家,帶來穩定的現金流。近期,由於庫存快速消耗,市場訂單供不應求,該產業前景看好。本次推出的ETF將提供完整參與航太與防衛科技市場的管道,與傳統科技基金僅部分持有相關股票不同,該ETF將全面涵蓋相關產業。 該ETF追蹤的「NYSE FactSet全球航太與防衛科技指數」自2023年12月14日發布以來,至2024年10月11日累積漲幅達51.4%,相對同期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的22.8%更具增長潛力。此指數報酬率雖非基金報酬率,仍顯示出該產業相較於其他科技類股的投資亮點。不過,投資人應留意航太防衛科技產業風險集中,且考量自身風險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台股今(14)日開高上漲45.68點至22947.32點,但因中共解放軍一早突宣布環台軍演,早盤一度陷入震盪,加權指數最低來到2279...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摩根士丹利方面表示,中國市場情緒短期內可能轉趨穩定。摩根士丹利股票策略分析師王瀅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鑒於決策者承諾採取充足的財政刺激措施,中國的市場情緒可能會在短期內趨於穩定。王瀅表示,由於中國政府已就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和住房庫存問題發出明確資訊,9月下旬以來的波動可能會減弱。確認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計劃將舒緩地方政府財政緊縮的影響,並有利於面臨地方政府追稅和處罰的企業。然而,王瀅表示,由於今年只剩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進一步的財政措施可能只會在2025年逐步推出。投資者仍將密切關注企業的獲利和品質,從而為自己的投資組合挑選股票。
儘管近年來政府積極打房,上月更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但房價仍居高不下,有網友認為,造成高房價的原因之一就是「仲介費」,合計可以收取買、賣方成交價金的6%,讓不少屋主自然而然的就把房價喊高,該名網友認為6%實在太不合理,應該調降至3%才合理,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台積電將於本週四(17日)召開Q3法說會,市場關注台積電是否能在法說會上釋出利多,進一步推升股價,不少外資及本土券商都紛紛先行一步提升目標價,但有網友指出,上次台積電Q2法說會後,股價從歷史高的1080元回檔至815元,認為這次也會複製上次走勢,表示自己已經增貸,並準備出清美債低接加碼台積電,引起不少網友討論。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4年10月14日電)檢測業者宜特(3289)9月和第3季營收皆創下歷史新高,吸引外資連續9個交易日累積買超逾1700張,推升股價走高,今天盤中達187元,創新天價。汎銓(6830)在外資買多賣少下,今天強攻漲停,達219元,同創新天價。受惠人工智慧(AI)先進封裝驗證分析耕耘有成,加上國際客戶AI可靠度測試訂單挹注,子公司宜錦也接獲AI功率元件薄化訂單,宜特8月和9月營收接連創下新高。宜特9月營收達新台幣4.06億元,第3季營收11.16億元,皆創下新高;累計前9月營收32.3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2.15%。宜特在外資連續9個交易日累積買超逾1700張,推升股價走高,今天盤中達187元,上漲10.5元,並創下新天價。汎銓8月和9月因調整中國客戶影響,營收逐月滑落,9月營收1.67億元,創5個月來新低;第3季營收5.19億元,仍較第2季略增1.81%。汎銓積極搶攻埃米先進製程和矽光子等領域,將為未來營運注入成長動能,吸引外資買多賣少,推升股價強漲,今天攻上漲停,達219元,同創新天價。閎康(3587)在半導體先進製程和日本業務成長帶動下,今年來營運穩健成長
[NOWnews今日新聞]近來面臨工料雙漲的裝潢市場,精打細算的消費者相當關注如何聰明消費,花在刀口上。信義居家提出,打造收納空間是現代居家環境最必要的裝潢之一,標準化設計、面料可選擇、施工較有效益的...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美系外資針對文曄(3036)發佈最新研究報告,預期亞洲IC通路商將受惠於半導體產業復甦、AI趨勢及全球供應鏈重組。因此,首次評等給予文曄「買進」評級,並將目標價定為130元,也看好併購Future並幫助其與大聯大(3702)進行競爭。 美系外資指出,隨著半導體產業的復甦、AI趨勢興起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新布局,亞洲IC通路商將從中受益。作為市場領先者的文曄,有望在這些趨勢下取得顯著的利潤。此外,文曄在併購加拿大Future Electronics後,未來將具備更大的上行潛力,這將有助於其在全球汽車與工業業務上的中期發展。隨著合併後全球佈局的強化,預期文曄的業務將迎來正向變化,因此首次給予「買進」評等,並將目標價訂為130元。文曄當前股價已反映市場對Future 2025年表現不佳的預期,因此,外資認為目前是良好的進場時機。 此外,美系外資也指出,IC通路產業在2025年將繼續受惠於半導體復甦,且庫存調整已於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結束。隨著CoWoS產能的提升以及AI需求激增,台灣供應鏈將因此受益,進而推動晶片與零組件的需求上升。地緣政治問題迫使台灣供應鏈廠
減肥、減脂成為疫情後全球生技產業的熱門關鍵字,已經在10月初正式掛牌上市的新藥研發公司康霈(6919),靠著讓脂肪自我凋零的特殊機制,創下了興櫃期間超過800億台幣市值的高峰,上市後市值也穩居類股前三大,也讓康霈後續臨床進度與開發計畫,引發更多關注。 #減脂 #減肥 #標靶 #脂肪 #康霈 #凋零 #凌玉芳 #竇根氏症 #罕病 #呼吸中止 #蕭燕翔 #生技 #新藥 #醫療 #市值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台北14日電)永慶房產集團透過實價登錄資訊,統計六都加新竹縣市近1年平均總價新台幣千萬元以下、平均房數2房(含)以上的前10大熱門購屋路段,以新北市淡水區上榜5路段最多,桃園也有2路段上榜。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眾議院不久前針對中國祭出多項重磅級法案,其中,生物安全法案對全球生技產業影響重大,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14)日表示,台灣生技產業應該趕緊提高競爭力,有幾家有競爭力的企...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自9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系列寬鬆政策(降準、降息、降低房貸利率)後,10月10日,央行正式推出創新貨幣政策工具「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期操作規模達5,000億元,為中國股市帶來新的活水,激勵港股主要指數集體收漲。恆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及恆生國企指數均於當日上揚。新光投信分析指出,陸股政策不斷出台,為市場注入信心,尤其是本益比低估、外資配置不足和人民儲蓄率高等三大利好因素,預示恒生科技指數將從美國首次降息後迎來「初升段」行情。 截至10月7日,今年以來恒生科技指數累積漲幅已達43.09%,表現超越恆生指數的35.5%及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的26.1%,成為2024年全球股市的亮點。 新光恒生科技指數基金經理人詹佳(峰)表示,港股科技類股表現亮眼,與中國官方救市政策的創新措施密不可分,尤其在美國9月降息後,中美利差收窄,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走強。這一連串的政策舉措提升了市場對政府救市決心的信心,激勵投資人進場。 詹佳(峰)指出,中國政策救市並非首次,2015年供給側改革、2018年金融去槓桿和2021年反壟斷調結構都曾抑制科技股表現,但抑制期過後,科技股均出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