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器官「照妖鏡」 內視鏡超音波檢查腫瘤無所遁形
腸胃道內視鏡檢查越來越普及,但是一些屬於小型「黏膜下腫瘤」或膽胰疾病,有時無法用傳統方式檢查出來,現在可以運用「內視鏡超音波」,讓位在黏膜下,甚至是位在膽、胰部位的病灶提早現形!什麼是內視鏡超音波?哪些人要做內視鏡超音波?做內視鏡超音波有什麼要注意的?
超音波被形容為醫師的第三隻眼,但是一般超音波檢查會受到氣體阻礙,從體表用超音波檢查消化道器官侷限甚大,而結合了內視鏡(胃鏡及大腸鏡)的超音波檢查,可突破限制,讓檢查更無死角。
什麼是內視鏡超音波?好心肝門診中心專任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葉佳衢受訪指出,內視鏡超音波是利用內視鏡將超音波探頭經由內視鏡工作槽送入腸胃道,如此一來超音波探頭與受檢部位距離縮短,且不受腸氣及軟組織或骨頭的影響,並且可以使用頻率較高的探頭,解像力因而提高。因為上述原因,可針對傳統超音波不易檢查的部位(食道,胃,胰臟等)進行檢查。
葉佳衢醫師表示,有時內視鏡檢查會意外發現黏膜下病灶,不見得有症狀,而內視鏡超音波可將管壁的多層構造清楚的顯示出來,可針對腸胃道黏膜下腫瘤(病灶)檢查,醫師會視位於哪一層和超音波下的特性(亮度)等作綜合判斷為何種可能的病灶,例如:腸胃道基質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異位性胰臟,淋巴管瘤,或神經內分泌腫瘤等。另外,也可作為腫瘤分期的依據,尤其可幫助判斷是早期癌是否適合做內視鏡切除(例如食道癌或胃癌)。另外膽胰管擴張的病患,可藉由內視鏡超音波檢查是否有小石頭卡住或壺腹的病變;另外可利用內視鏡超音波做環狀或線狀掃描,以進一步檢查胰臟的腫瘤和囊性病灶,做最可能的診斷。
這項檢查主要是利用內視鏡將超音波探頭經由內視鏡工作槽送入腸胃道,和腸胃鏡操作方式一樣,唯一差在要灌水。病人接受檢查時也是一樣要空腹,跟胃鏡檢查一樣,至少空腹8小時,檢查時間比胃鏡稍長,主要是要在胃裡灌水,使病灶淹沒在水裡,如此才能進行超音波掃描,因超音波在充滿氣體介質下是無法進行掃描的。
就跟胃鏡檢查一樣,病人可以選擇麻醉或不麻醉,但通常做膽胰掃描的內視鏡超音波探頭較粗,經過喉嚨時的異物感重,檢查中也覺不舒服,就會建議全身麻醉底下進行。一般的迷你探頭則可由病人自行考量。
3種檢查工具比較
檢查工具 | 內視鏡超音波 | 超音波掃描儀 | 內視鏡 |
儀器介紹 | 內視鏡結合超音波,可以經口從食道、胃腸道深入體內;或是經由肛門進入大腸直腸等中空的器官。 | 超音波掃描儀包含主機和探頭,探頭可發射和接收超音波,經皮膚透過一些介質進行體內的掃描。 | 利用一根直徑約0.9公分的細長軟管,前端有鏡頭,可深入人體腸胃道等管腔內進行檢查。 |
特點 | 內視鏡超音波可以偵測到黏膜下深層的肌肉層;而胰臟、膽囊和部份的肝臟,以及大腸周邊的臟器,也可以在沒有腸氣的干擾下,進行更精確的檢查。 | 超音波掃描不具侵入性,又能即時性觀察其取得清晰的影像,操作又很方便,可從各種角度去觀察身體器官。 | 可以把經過的臟器管腔「表面」看得一清二楚,包括黏膜是否有破損、突起、出血等。若發現疑似病灶,還可由腸胃鏡上的小洞伸入夾子做切片檢查。 |
缺點或限制 | 屬於侵入性檢查、檢查時間較久。 | 超音波會受到氣體或骨骼阻擋,例如若要檢查腹腔層的器官如胰臟或是膽道等,會因為腸道中的腸氣阻擋而形成檢查死角。 | 屬於侵入性檢查。對於黏膜下的病灶為何,內視鏡無法給予明確的診斷。 |
資料來源:《好心肝》雜誌「內視鏡超音波檢查 深入消化道的『第三隻眼』」
這項檢查的風險如同胃鏡檢查,相對安全,但少數會引起如喉嚨損傷、嗆到、吸困難、吸入性肺炎、心律不整、出血或穿孔等情況。不過機率均少於 0.5%。需要特別提到是會灌水到消化道,所以嗆到風險和一般胃鏡相對會高。
健康Q&A
Q:內視鏡檢查有風險嗎?有何注意事項
風險如同腸胃鏡檢查,相對安全,但少數會引起如喉嚨損傷、嗆到、吸困難、吸入性肺炎、心律不整、出血或穿孔等情況。不過機率均少於 0.5%。需要特別提到是會灌水到消化道,所以嗆到風險和一般胃鏡相對會高些(這點還是要注意!)
Q:檢查費用?自費?健保?
若有適應症是健保給付,但若是要全身麻醉須自付4000元。目前我們診所只有做胃和十二指腸的迷你探頭檢查。
Q:這項檢查跟腸鏡、胃鏡一樣也要定期做檢查嗎?
會視檢查後的診斷而定,若是大於兩公分的基質瘤會建議切除; 若在胃裡小於兩公分,定期追蹤(一年左右)即可。若是脂肪瘤,異位性胰臟可建議定期追蹤。但若懷疑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則要切除,若是胃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還需做24小時胃酸檢查和測量胃泌素濃度高低來分型。
更多醫療影音請訂閱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