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米勒三談《晶片戰爭》後全球情勢:拜習會象徵「過去」數月美中關係已改善,而非未來

日本經濟新聞旗下日經亞洲(Nekkei Asai),今(21 日)第三度邀請《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與談「日經論壇:Untold Story of Chip War(晶片戰爭沒告訴你的事)」系列最終回,「Beyond 2024: The next battlefields in global tech(超越 2024 年:全球科技中的下一個戰場)」。

第一回請見:克里斯·米勒揭露《晶片戰爭》出版後觀察到的三大半導體趨勢
第二回請見:克里斯・米勒再談《晶片戰爭》後續趨勢:全世界在爭搶「自給自足」

會中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與日經亞洲台北支局記者鄭婷方、以及調查機構 IDC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負責半導體等相關部門的副總裁 Mario Morales 對談。米勒對近期剛落幕的拜習會、美國對中 AI 晶片出口管制措施等,全球半導體情勢等,再次提出觀察與看法。

解讀拜登與習近平峰會在半導體情勢上的意義

克里斯・米勒認為,我們正處於一個國際政治、與 AI 發展的激動時刻。在此背景下,評估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的會晤時,人們很可能過分高估單次峰會的重要性。

他分析,國家領導人之間的會晤並不一定預示著未來關係的改善,反而更可能反映出過去數月雙方關係已有的進展。這樣的會晤需要數個月的策劃與準備,而在這段期間,關係往往已經改善。

廣告

因此,這次的拜習會並不能提供太多關於美中關係、或半導體政策的未來預測。雖然兩國高峰都希望未來一年內的關係更加穩定,但同時也都在策略性的規劃在半導體領域的進一步競爭。米勒表示,

我們應該預期這些可能發生的競爭行動,會被對方視作不穩定的因素,因此若從事後的角度來看,這次會晤不太可能成為未來的重大轉折點。這可能不是半導體產業想聽到的話,但這是對本次峰會已達成、和未達成的事務最具可能的評估。

美國對中晶片的出口管制:比起商業衝擊,更重要的是 AI 晶片對先進技術的影響

在美國與中國的晶片管制領域,美國最近收緊了對 AI 晶片的出口管制,涉及 Nvidia 等公司的產品。此舉被認為是對中國科技野心的回應。對 Nvidia、AMD、Intel 等公司的影響被認為是短期內有限的,因為 AI 晶片市場需求緊張,且 Nvidia 已在中國推出降低規格的半導體。米勒認為,這些新出口管制措施主要影響的是先進技術,而對大部分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影響不大。

這套新管制措施對受影響公司的商業影響似乎非常有限。另外,僅少數公司會在 GPU 受影響。在製造設備方面,相較於 AI 晶片的變化來得少。受到影響的企業、則普遍不認為會立即對銷售產生重大衝擊。 

實際上,過去幾季,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對中銷售幾乎同樣強勁。針對這兩個議題,出口管制的範圍仍然相當狹窄,這表示美國仍然允許現有企業在中國大量銷售,管制只有針對相當先進的應用。

換言之,管制禁令在商業上的影響相對不重要,但米勒強調,這也再次證明一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