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股》鈺德前3季每股盈餘0.72元
【時報-台北電】鈺德(3050)董事會通過109年第三季合併財務報告,前3季累計營業收入7億3154萬元,累計營業毛利2億9431萬元,累計營業淨利1億4647萬元,累計稅前淨利1億4152萬元,歸屬於母公司累計淨利1億536萬元,累計基本每股盈餘0.72元。(編輯整理:葉時安)
外界原先看好台積電可望接獲英特爾(Intel)委外代工訂單,但英特爾21日宣布委外代工政策,表示2023年晶片仍將以自行生產為主,消息衝擊台積電今日股價,盤中一度下跌24元,跌幅逾3%,最低至649元,分析師則認為,台積電短線漲多難免震盪,不過長線仍看好。
長期在澳洲打拚的台灣富豪吳進昌,公開收購電商「夠麻吉」55%股權,在他的盤算裡,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會物色物業、物流業、倉儲業,壯大在台灣的版圖。
MoneyDJ新聞 2021-01-22 12:17:49 記者 萬惠雯 報導衝刺5G手機市場,聯發科(2454)推出最新5G旗艦級系統單晶片天璣1200與天璣1100,採用台積電(2330)6奈米先進製程,在效能上再升級,也體現在5G時代來臨下,手機應用在AI、拍照、影片、遊戲等等的表現,而在載板市場,也配合聯發科擴張市占率的同時,衝刺BT載板在手機晶片的商機,聯發科相關的載板供應商欣興(3037)、景碩(3189)可望同步受惠。目前全球BT載板的供應以欣興為全球最大,韓國的SEMCO以及LGI也是主要供應商,以台灣來說,除了欣興外,景碩則為第二大,南電(8046)也有小部分的產能是BT載板。景碩50%的營收在BT載板,主要是跟手機有較大的連動,與iPhone、聯發科的連動程度高;BT載板自去年因市場供需因素急漲一波,漲幅最多可達3成,且在欣興火災後,聯發科5G SOC的訂單也轉向景碩,第一季報價則維持漲價後的水準,但因BT與手機市場連動性高,第二季則會進入淡季,接下來則要待下半年新iPhone出貨。景碩今年也會針對BT載板擴產,估會擴充約10%的水準,主要會分散在台灣的幾個廠,屆時月產能可達250M/月。欣興則為BT載板的最大供應商,相關5G晶片大廠高通、聯發科都是客戶,聯發科預估,在後年時,5G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可達60%,成長速度快,另一方面,業者指出,進入到5G毫米波手機後,對BT載板的用量將大增,整體產業供需將更為健康。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中、美兩大國紛紛加強綠能產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減碳與碳中和計劃,而美國新任總統拜登的綠能政策以及立即重返巴黎氣候協議的態度,刺激產業個股,即使港股盤呈現回檔,但 H 股太陽能概念族群全面飆漲,最高漲幅的個股高達 46%
彭博用美元計價統計追蹤過去四年全球股市,台股以92%報酬率稱冠、丹麥89%第二名、紐西蘭82%第三名,美國標普500只有67%第九名,台股為什麼會這麼好?因為美股也漲科技股,費半指數去年漲51.1%,比台股22.8%多,也比標普500的16.3%多。而加權指數很扭曲,一檔台積電佔1/3,去年漲60%,就撐起台股指數。
石化業研發優等生—長春集團,每年提撥4%的營收投入高值化產品研發;在技術與產品超前部署之下,趕上這波半導體、電動車、5G的商機浪潮。
上海市宣布自 2021 年 1 月 22 日 (周五) 起實施新一波的房市調控政策。內容明確嚴格執行住宅限購政策。針對夫妻離異 3 年內買屋者,其擁有套數依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此舉主要為防範透過「假離婚」來騙取買屋資格。
2020年11、12月期統一發票即將在25日開獎,根據財政部統計,2020年9月、10月期統一發票中獎「42024723」中獎張數10張,其中有一半5張至今未領。財政部表示,2020年9月、10月期統一發票中獎兌領時間為2020年12月6日起至2021年3月5日止,民眾趕快找手中的發票兌領,別和財神爺...
大立光股價跌破3000元,股王地位岌岌可危。面臨進退兩難的3大困境,大立光正站在十字路口,未來要踏出哪一步,都會面臨不小的考驗。
【時報-盤中焦點股】1.鴻海(2317):三大法人強力拉抬,昨日合計買超逾1.3萬張,早盤強勢創高來到120元之上。 2.廣宇(2328):車用題材當靠山,股價回檔至40元附近有守,今早多方啟動攻勢,逆勢大漲約4%。 3.福懋油(1225):天冷加上農曆春節採購旺季有利業績表現,股價自底部彈升,早盤走高2%,拚穩5日線。 4.華紙(1905):漲價題材紅不讓,多方繼續反攻,勁揚逾2%。 5.世紀鋼(9958):營運可望創高+低檔,買盤進場承接,走高3%以上。 6.富邦媒(8454):疫情嚴峻助攻宅經濟,強拉半根漲停板,創新高價來到870元。 7.嘉澤(3533):基本面具優勢且股價回檔未再破底,買盤伺機進場,今早大漲4%逼近550元。 8.環球晶(6488):調高Siltronic收購價,昨完成填息後,早盤續漲近4%。 9.昇佳電子(6732):感測器新品訂單到手,H1添動能,股價上漲逾4.5%,站穩所有短均。 10.建新國際(8367):去年EPS上看2.4元,外資轉買超,晨盤走揚近5%。 11.元晶(6443):因應成本增加,太陽能模組廠醞釀漲價,推升早盤股價上攻近5%。 12.雍智科技(6683):Q1營收續拚創高,股價高漲近9%,再攀波段新高價。 13.聯合再生(3576):成本墊高,太陽能模組首季吹漲風,晨盤挾量上漲逾7%,重返5日線。 14.群聯(8299):漲價題材激勵,加上外資喊買進至525元目標價,早盤續漲逾4%,躍上400元關卡之短波高點。 15.國碩(2406):太陽能題材,加上拜登綠電激勵,股價走揚逾5%。 16.安集(6477):太陽能族群暖陽,擴產題材穩健,晨盤帶量上攻近5%。 17.聯詠(3034):IC設計熱鬧,早盤再衝漲逾4%,劍指500元大關。 18.力成(6239):外資連7日買超,股價上漲逾3%,穩居100元關、5日線上。 19.大亞(1609):拜登就職,綠能可期,外資昨回補,早盤漲逾6%,收復10日線及月線。 20.耀登(3138):三大業務看俏,外資連6日買超,早盤觸及漲停,站上10日線。 21.高力(8996):訂單動能強勁,今年獲利有望雙位數成長,早盤放量漲逾4%,觸及年線。 22.開發金(2883):每股23.6元公開收購中壽股份,中壽點頭,早盤抗跌。 23.樺漢(6414):挾電動車題材,三大法人昨聯手買超,早盤漲逾3%,周線失而復得。 24.大銀微系統(4576):半導體產業復甦,訂單看至6月,早盤漲逾6%,改寫前高。 25.聯電(2303):法人壓寶,早盤短暫翻黑後強勢逆轉,華麗走高半根漲停板。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擴大、桃園醫院相關匡列的隔離人數超過1165人,民眾憂心疫情愈演愈烈,令台產一張保費500元,只要收到隔離通知書就可理賠10萬元的「防疫保單」賣翻了。台產主管坦言,同仁這幾天加班仍消化不完進件的保單,已經擠壓到其他保險客戶的服務,若接下來真的「無法...
台灣疫情升溫,這回更傳出台塑有1名來自瑞典丹麥籍的技師,在1月中到嘉義新港廠執行業務後,到醫院自費採檢被驗出確診,消息一出讓員工人心惶惶,本台也獨家訪問到內部員工,表示公司對於防疫始終很謹慎,這回消息曝光,內外戒備也全面再升級。▼內部員工回應。(圖/壹電視)產業龍頭台塑集團這回爆出有外籍技師來台確診,讓內部防疫拉警報,據內部員工爆料,主管會站在公司立場,請同仁盡量不要談論這件事情,一切以指揮中心公布為準。並再三叮囑,看到如果有同仁沒有戴口罩的話,要去提醒把口罩戴好,公司對於防疫是小心再小心。關於公司的防疫政策手段是有驅離宿舍,避免可能在宿舍發生群聚的可能性,影響公司生產;如有去過比較危險的地方,主管則希望,安排對方的辦公室座位到沒有人的會議室裡面。針對這次疫情,台塑除了祭出員工的防疫措施,還發放問券調查足跡,對於原廠維修仍需引進外籍技工部分,管制也再加強,外國技師大部分會出現歲修定檢,有些設備是國外原廠技術的東西,需要由原廠確認,國外原廠就會派人過來,由於現在公司有管制,報告需要特別上簽,上級許可才可以再放人進來。台塑全面戒備,就怕再有確診發生,不僅公司營運遭受挑戰,就怕成了台灣防疫破口。
面板價格在供需持續吃緊、上游玻璃基板廠影響下,維持上漲格局,展望未來,市調機構群智諮詢 (Sigmaintell) 表示,預期今年首季面板供需比仍僅達 2.9%,供給持續緊缺,1 月面板價格維持較大漲幅。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風波持續擴大,指揮中心昨日又證實,台塑一名丹麥籍技師,去年12月30日來台洽公,持有搭機前3天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1月14日檢疫期滿後,20
年輕人錢進台股,會對市場產生什麼化學變化?最新一期的《財訊》製作「台股新勢力」專題,對於新世代的投資行為,有詳盡的分析報導,同時披露一名八年級五年在台股賺二千萬的傳奇故事。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1年1月22日電)鴻海(2317)股價衝破新台幣120元關卡,一度達121.5元,創波段新高,3年多來新高價,市值攀高至1.68兆元。鴻海積極布局電動車領域,並將非監督式學習人工智慧(AI)演算法導入中國大陸園區內部分產品外觀檢測生產線,朝智慧工廠目標邁進。外資今年來大舉買超鴻海30萬7955張,投信也連續14個交易日共買超鴻海1萬7423張,自營商今年來也買超1萬2679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3萬8057張,推升鴻海走高。鴻海今天在市場買盤積極湧入下,股價一度突破120元關卡,攀高至121.5元,創3年多來新高,漲4.5元,漲幅約3.84%,市值增加623億元,達1.68兆元。鴻海今年來股價漲29.5元,漲幅32.06%,市值增加4089億元。隨著鴻海股價高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目前持有鴻海13.42億股,持股市值也水漲船高,達1630.53億元,今年來持股市值增加約395.89億元。
周五 (22 日),中國國能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合夥協議在北京簽署,該基金整體規模達 100.2 億人民幣。該筆基金投資運作後,預計將帶動約 500 億人民幣的金流朝向新能源產業,可促進逾 600 萬千瓦的風電、太陽能項目落實。
大成 (1210-TW) 在嘉義大型食品加工廠正式投產後,持續在台啟動加碼投資 10 億元擴充蛋品的生產規模;大成與日本昭和產業合作在彰化興建的昭成蛋品廠今 (22) 日動土。
大陸童裝公司淘帝-KY被控製作不實財報,董事長周訓財、總經理周志鴻等高層,掏空公司約新台幣13.3億元,購買中國基金,甚至前財務長王冠華被檢調查出,疑似出售將近200張股票,藉此避損155萬多元。今(21日)召公司開股臨會,只剩下現任財務長陳建瑋主持大局,對於媒體近日一連串報導,提出澄清。 好幾名員工站在門口,入口嚴格管控,淘帝KY召開臨股會,要改選董監事,現場氣氛嚴肅,因為淘帝KY涉入掏空案,許多股東深怕自己的錢丟進大海,出席率高達60.88%,就是要公司給個交代。 小股東表示,「損失大概30幾萬,我覺得好可怕,我剛還問他們說會不會下市的可能。」、「他們很沒有道義,掏空案要在周訓財控管的公司買口罩設備,他也沒講。」 董事改選名單,但小股東氣憤難耐,因為名單只有一份,完全沒得選擇,加上淘帝被踢爆財務異狀早就有跡可循,光是2019年營收71.6億元,隔年只剩下27.6億元,跌幅超過60%,加上目前遲遲找不到願意簽證財報的會計師,3月底財報還交不出財報,可能面臨下市危機。 淘帝KY財務長陳建瑋說明,「公司相信事實經過層層檢驗,終將證實公司並未涉任何不法行為,部分不負責的媒體,枉顧真相,蜂擁踩踏詆毀公司聲譽,讓一家原本專注經營的公司,屢遭各界質疑,嚴重違背法治精神,與媒體操守。」 反嗆媒體詆毀商譽,但淘帝KY弊案連環爆,2019年9月,董事長周訓財、總經理周志鴻、前財務長王冠華等人,公告購買人民幣3億多元,約新台幣13.2億的中國興銀基金,卻是不實財報,檢調還查出,公司高層深怕事情曝光,隔年分兩次贖回款項,卻又拿去購買周訓財控制的中國口罩設備,另外財務長王冠華早在去年第二季公司虧損時,在財報公布前陸續賣出198張公司股票,避損155多萬元,儘管開重訊頻頻喊冤,但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事實是如何,檢調將會查個水落石出。 (民視新聞/羅翊菱、黃鈺淳 台北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兩廳院聯手國家隊 推出「聽障友善透明口罩」「防疫保單」正夯 傳不賣醫療人員和桃園人惹議歡慶29週年慶 銀行特別邀請「最速男」楊俊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