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股》晶睿訂單看到2023年 擬適度漲價反應成本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晶睿(3454)5月合併營業收入為6.31億元,月減11%,美國國防授權法案(NDAA)轉單效益持續顯現,晶睿總經理廖禎祺表示,目前品牌及代工在北美訂單都蠻好的,在手部分訂單已看到2023年,我們也適度漲價反應成本,希望能維持利潤表現。

受到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影響,晶睿5月合併營收為6.31億元,月減11%,年成長21%,晶睿表示,疫情影響產線調度及供應商出貨,將因應產能陸續恢復,積極增加產出,滿足客戶需求;得利於手邊累積訂單積極消化,且受惠高毛利機種銷售增加,毛利持續修正,累計前5月合併營業收入為32.12億元,年成長41%。

晶睿公司維持代工及品牌雙事業之成長動能,其中品牌事業以日本分公司業績成長較上月亮眼,近期更成功將銷售觸角拓展至日本在地百年釀酒品牌,安裝上百台網路攝影機、網路供電設備以及串接影像管理平台,協助其全國釀酒工廠升級安全監控設備,建構全方位安防解決方案。

廖禎祺表示,台灣本土疫情嚴峻,雖然已逐漸有應對方式,生產人力有受到影響,加上大陸嚴厲封城政策,有些物料遞延,對營運造成挑戰,包括:客戶運費及現貨成本,必須跟供應鏈做有效控管,讓我們謹慎看待第2季及下半年,不過目前品牌及代工在北美訂單都蠻好的,在手訂單有看到2023年,也有短期需求需要即時滿足,相對去年來說,我們把握度提高很多,希望第2季及下半年能延續第1季成長態勢,消化手上訂單,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