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投信表示,台股上週新興亞股中表現最亮眼,長線多頭趨勢仍在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上週五(21日)適逢美股三巫日,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在連日股價創新高後遇拋售潮,也連帶拖累美國科技股及台股昨(24)日表現。觀察新興亞股上週漲多跌少,以台股表現最為亮眼、上漲3.3%;另從資金流向來看,外資上週買超台股25.8億美元最多,接下來是印股14.4億元、南韓7.8億元,而對泰國、越南、菲律賓則呈現賣超。今年以來最吸金的亞股是南韓,外資買超167.8億美元,接著是台股的65.7億美元;賣超則以泰國的29.9億元最多,次為越南賣超18.9億美元。股市表現方面,今年來以台股漲28.94%最強,其次是越南13.46%、印度6.88%,但泰國下跌7.73%最弱。

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經理人張圭慧表示,台股今年以來強勢創高,也讓不少投資人有居高思危意識再起,上週五輝達股價連二日下跌,台股相關供應鏈也難逃波及,昨(24)日收盤下跌439.69點、跌幅達1.89%,為今年4月19日後跌幅最大的一日。

張圭慧說,觀察此波漲幅主要是反映AI產業帶來的利多,長線多頭趨勢仍在進行中,下半年在AI伺服器和AI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助攻下,仍有亮點可期。

至於越股上週收1282點,較前一週小漲0.2%。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胡志明指數6月呈現平盤整理,今年來截至6月21日上漲13.46%,但外資卻反其道而行今年賣超近19億美元,分析主要是國外資金回流追逐更強勢的股市外,追蹤邊境市場指數的ETF也確定清算,加上越股至今未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資本青睞的程度有限。

張晨瑋認為,越南企業獲利持穩,預期下半年復甦動能更強,且出口增速復甦中,2023年順差創高至260億美元。5月初美國針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進行聽證,最終越南若順利於7月升格為「市場經濟國家」,相關反傾銷稅之威脅可望減輕,支持未來出口動能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