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法人賣超台股551.9億元
(中央社台北2021年3月4日電)台股今天跌305.32點,收在15906.41點,成交值新台幣3276.78億元。三大法人外資及陸資賣超、投信買超、自營商賣超,合計賣超新台幣551.9億元。
自營商賣超38.47億元,投信買超11.72億元,外資及陸資賣超525.15億元。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2021年04月19日電)台股今天以17263.28點作收,再創歷史新高,其中航運、水泥、紡織類股指數更寫1995年以來新高;不過分析師指出,原物料族群短線漲幅大、正乖離率偏高,投資人應避免追高殺低。台股加權指數今天以17263.28點作收,上漲104.47點,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交易量達新台幣4403.74億元。不過,受到世芯-KY(3661)捲入大客戶飛騰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管制清單風暴,加上台積電法說會行情失靈,電子族群近期表現疲軟,今天成交比重盤中一度降至45%;市場資金明顯轉向傳產族群,在水泥、塑化、紡織、鋼鐵、航運及金融股間輪動。觀察各族群表現,水泥指數今天收在201.27點、上漲2.75%,航運收在150.25點、大漲7.37%,紡織纖維指數以688.5點作收、上漲3.8%,均寫下1995年以來新高。航運股部分,由於全球貨運吃緊,散裝、貨櫃航運迎春燕,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16日來到2385點,寫下2019年9月以來新高,裕民(2606)、新興(2605)、四維航(5608)及台航(2617)等散裝航運股均以漲停價格作收;貨櫃三雄以萬海(2615)最強,收在漲停價80.6元,長榮(2603)及陽明(2609)漲幅分別為7.42%及8.7%。水泥雙雄台泥(1101)、亞泥(1102)今天雙雙站上50元大關,並同步寫下2008年6月以來新高;紡織族群以低價銅板股表現最為強勢,嘉裕(1417)、宏洲(1413)、東和(1414)、力鵬(1447)均收漲停,紡織股王儒鴻(1476)則是收在538元,為2015年9月新高。此外,塑化二線族群表現凌厲,國喬(1312)、台聚(1304)、中石化(1314)以漲停作收;台聚因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今天公告自結財報,2月每股盈餘0.32元,年增220%。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電子族群比重掉至約5成,資金流向傳產、金融,不過比重「已經到了極致」,雖然原物料族群基本面不錯,但短線漲幅大、乖離率偏高,投資人得注意獲利數字是否跟上股價,留意風險並避免追高殺低。他說,台股站上萬七,技術面維持偏多格局,電動車、半導體、車用零組件表現略為溫吞,不過基本面佳,投資人可以留意相關類股表現。(編輯:張良知)
[新頭殼newtalk] 今(19日)台股收漲104.47點,以17263.28點作收,傳產今日帶量收高,鋼鐵、航運等台股加權指數盤中高點觸及17294.15點,終場收漲104.47點,盤中、終場均創下歷史新高,以往強勢的電子則走弱,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日在臉書大讚,「傳產生根台灣,明天會更好!」 台玻(1802)平板玻璃及玻纖在2020年已經從虧轉為盈,價格持續上漲,今年營運成長,其它傳產族群也十分優異。根據《中央社》報導指出,今日台股震盪走高,交易量達新台幣4403.74億元,由中鋼領軍鋼鐵族群上攻,包含海光、豐興、燁輝等20檔鋼鐵個股攻上漲停價。 對此,謝金河今日在臉書指出,「今天台股出現豬羊變色景象,過去一直是交易重心的電子股,成交比重一度跌破五成,而傳統產業從紡織,塑化,水泥,玻璃陶瓷到鋼鐵股都出現強勁的大漲走勢,市場顯得不知所措,投資人也很不習慣,其實這是傳統產業蟄伏了卅年的反撲。」 他表示,最近經濟學者最喜歡說台灣罹患了荷蘭病,所謂的荷蘭病,指的是台灣電子業獨強,傳統產業一蹶不振。過去卅年,很多傳統產業把生產基地搬到中國,享受中國大陸廉價勞動力,卻沒有升級轉型,等到中國大陸的產業追上來,台灣的傳統產業逐漸邊緣化,業績愈來愈慘烈,最具代表性的是玻璃及陶瓷產業。 謝金河說:「不久之前,冠軍磁磚的林榮德來看我,我建議他結束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把資源移轉回來台灣,努力升級轉型。我告訴他,台灣的房地產建案,衞浴設備都是進口的歐美日名牌,冠軍必須從傳統殺價的紅海市場掙脫出來。」謝金河指出,去年下半年,冠軍把中國市場交給海鷗衛浴,冠軍的毛利率在去年第三季轉正,本業出現獲利,第四季毛利率拉升至43.62%,冠軍的中國投資收益到第四季也轉正。這個訊息意味了冠軍如果能深耕台灣,且加速轉型,有機會找回失落的卅年。 接著,謝金河表示,另一家是昔日的超級績優股台玻。這些年,中國大陸的玻璃廠實力都超過台玻,像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去年營收239億港元,淨利32.88億港元,市值超過1300億港元。福萊特,信義玻璃實力都超過台玻。福耀玻璃剛剛公佈季報,首季營收57.06億人民幣,稅後純益8.55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成長85.9%。經過大殺戮,玻璃產業景氣翻轉,台玻去年下半年轉虧為盈,下半年本業獲利32.29億元,毛利率從去年首季5.66%上升至第四季24.72%,台玻的中國收益也從負轉正。如果台玻能深耕台灣,且加速升級轉型,台玻根底深,要找回昔日榮耀不難。他稱讚「這次傳產股股價上漲,要從卅年長月缐來看,才能看到績優傳產股的底藴!」更多新頭殼報導高雄輕軌收費後運量不減反增 基進黨:國民黨亂扯「輕軌只適合觀光」不攻自破吳瑟致觀點》拜登菅義偉首腦會面 美日同盟緊密堅實太魯閣號事件》包容比同情更重要!心理師:不要強求人們從傷痛裡迅速走出來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5月要報稅的民眾注意了!今年開放手機報稅,還有,提醒您,有幾項報稅的,常見錯誤要注意,以免傷神又傷荷包。首先,民眾申報,扶養親屬免稅額時,如果申報的對象是成年子女,必須附上在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的證明,才能申報。另外,有幾項醫藥費,不能申報扣除,包括醫美整形、看護、坐月子費用等。至於捐款的部分,民眾若捐贈,給政府設立的救災專戶,例如太魯閣號意外賑災專戶,可以百分百,列舉扣除。 原始連結
萬寶投顧陳子榕指出,美股上週強勢,尤其道瓊、標普兩大指數雙創收盤新高,週線連四紅。台股和美股這一波上漲,消費、原物料族群特別有感,數據上也呈現相同結果,台股在資金行情下,再創波段新高。
即將開打的東元電機委託書徵求大戰,愈加白熱化,對於頻頻叫陣的黃育仁,股東們也開始拿著放大鏡,檢視黃育仁長期在東元集團裡的戰績,尤其是在黃育仁公開提出「要提升東元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後,就有小股東看了建議「黃育仁提出創新改革的理念,也要拿出過去的成績單,證明自己的經營能力,來贏得股東們的支持。」黃育仁提出東元改造3.0計畫中,其中一項是要提高股東的現金股利,將ROE從現有的5%一口氣提高到10%。小股東分析說,東元這幾年遭遇中美貿易戰和疫情等市場因素,近3年營收下滑,每股盈餘則持續成長,2018年的EPS是1.
日 期:2021年04月19日公司名稱:中環(2323)主 旨:中環處分富邦金控普通股股票之發言人:陳君煒說 明:1.證券名稱:富邦金控 普通股2.交易日期:109/10/15~110/4/193.交易數量、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交易數量(仟股):5,549每單位價格(元):54.62取得總金額(元):303,092,8094.處分利益(或損失)(取得有價證券者不適用):處分利益 3,146,910元5.與交易標的公司之關係:無6.迄目前為止,累積持有本交易證券(含本次交易)之數量、金額、持股比例及權利受限情形(如質押情形):持有餘額:40,000股、金額:2,368,771元持股比例:0.0004%、權利受限情形: 無7.迄目前為止,依「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第三條所列之有價證券投資(含本次交易)占公司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總資產及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之比例暨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營運資金數額:占總資產比例:57.74%占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比例:71.32%營運資金數額:6,385,939仟元8.取得或處分之具體目的:投資組合9.本次交易表示異議董事之意見:無10.本次交易為關係人交易:否11.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不適用12.董事會通過日期:不適用13.監察人承認或審計委員會同意日期:不適用14.其他敘明事項:無
這周台指表現驚人,除了在週三周選結算的當天表演了急殺近300點後逆轉收高的戲碼,短短兩天又連續創高;現在走在路上放眼望去,都是開著手機APP看盤的人,彷彿人人都有一套擅長的交易經。
日 期:2021年04月19日公司名稱:四維航(5608)主 旨:因四維航有價證券於集中交易市場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故公布相關財務業務等重大訊息,以利投資人區別瞭解。發言人:許綱倫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0/04/192.發生緣由:依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指示辦理。3.財務業務資訊:期間 (月) (季) (最近四季累計)(自結數) (查核數) (查核數)( IFRS ) ( IFRS ) ( IFRS )==== =========== ============ =======最近一月 與去年 最近一季 與去年 最近四季累計科目 (110年03月) 同期增減% 109年第4季 同期增減% 109年第1季至109年第4季==== ==== ====== ===== ====== =======營業收入 289 46% 726 -21% 2,671(百萬)稅前淨利(損) 14 109% -155 -5% -1,003(百萬)本期淨利(損) 15 110% -161 1% -1,007(百萬)每股盈餘 0.09 118% -0.50 -4% -3.27(元)4.有無「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4條所列重大訊息之情事(如「有」,請說明):無5.有無「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11條所列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之情事:無6.完整財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查閱,路徑如下:(1)近期營業收入及損益資訊:基本資料>精華版(2)歷史每月營業收入:營運概況>每月營收>採用IFRSs後之月營業收入資訊(3)歷史損益(會計師查核/核閱數):財務報表>採IFRSs後>合併/個別報表>綜合損益表(4)歷史損益(自願性公告自結數):營運概況>自結損益公告:無7.其他應敘明事項:上述110年03月之財務資訊為自結數,尚未經會計師查核(閱),僅供投資人參考。
這句話是在討論ETF投資時,常見的股民見解,以2021年4月15日收盤價來看,元大台灣50(股票代碼0050)1股139.05元,元大高股息(股票代碼0056)1股34.5元,乍聽之下似乎有道理,如果你口袋只有50元銅板,你確實只能買得起0056。
【時報-台北電】電子、非電子風水輪流轉!之前跌過頭的傳產及金融非電族群,近3個月如猛虎出柙般大漲,月線連拉第三根長紅棒,大股東、董事大舉加碼自家股票,成推升股價重要推手之一,據統計,15檔上市櫃公司大股東、董事,於3月間加碼自家股票逾千張,其中,以非電族群為大宗。 投資專家指出,大股東及董事在台股即將衝關萬七大關前,仍積極加碼自家股票,大股東及董事勇於在股價相對高檔時加碼,除了顯示了解自家公司經營情況佳之外,也意味著對自家股價相對仍屬偏低的看法,值得留意其後續動向及對股價具有正面鼓舞效果。 據統計,宅配通大股東也是董事台灣伊藤忠3月狂高自家股票逾1.14萬張,遠東新、瑞軒、光菱、富采、龍邦、晉泰、農林、三星、台企銀等董事或大股東也買進自家股2,000張以上,華建、金山電、中化、統一及官田鋼等,均各獲買千張以上,並以傳產股居多數。 此外,艾訊、高雄銀、致和證、強盛、達欣工、尼得科超眾、強茂、建新國際、三星、中櫃、泰銘等大股東或董事,也在3月間加碼500張至千張之間。(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呂淑美)
[新頭殼newtalk] 比特幣13日價格突破6.3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但沒讓投資人高興太久,價格很快就開始走跌,18日一度暴跌8000美元,連帶以太幣等其他加密幣跟著崩潰,直到今日開盤仍持續下跌,市場上一片哀鴻遍野。 綜合《彭博》(Bloomberg)等外媒報導,先前比特幣受到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上市、央行及政府經濟刺激措施激勵,衝上6.48萬美元,今年漲幅超過115%!但18日閃崩8000美元,掉至5.17萬美元,跌幅高達15.1%。 受比特幣波及,其他加密貨幣也出現程度不一的跌幅,瑞波幣重挫24.75%、Stellar大跌20.79%、第二大加密幣以太幣下跌14.31%,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推崇的狗狗幣跌幅也達一成以上,讓許多投資人賠到脫褲。 細究背後原因,外媒認為可能與市場傳聞「美國政府將對『利用數位貨幣洗錢行為』祭出打擊政策」有關,因為加密貨幣的投資熱潮已經引起各國政府關注,包括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歐洲央行行長Christine Lagarde都視比特幣為「與投機、犯罪掛勾的工具」,但這項消息尚無法證實。 數位資產金融機構Nexo聯合創辦人Antoni Trenchev則認為,除了上述原因外,槓桿率過高、Coinbase上市後內部人員拋售股票、中國新疆大規模停電打擊挖礦業等,可能也是導致幣價大跌的原因。更多新頭殼報導比特幣漲破6.3萬美元創新高!七成投資專家仍不看好被俄羅斯踢爆!華為10款App暗藏病毒 逾53萬支手機中招
檢視東元前常務董事、菱光科技董事長黃育仁經營公司的績效之外,他所帶領的經營團隊也是分析他經營能力的一個指標。以這次提名黃育仁參選東元董事的菱光科技為例
政府3個月祭出兩波「打炒房」措施,第1季房市交易量卻仍是價量齊揚,外界質疑「打炒房」無效。央行總裁楊金龍今(19)日在立法院接受立委郭國文質詢時警告,不排除祭出第三波房市管制,緊縮自然人第2戶貸款成數至最多5成。央行去年12月18日針對公司法人、自然人第3戶以及購地貸款、餘屋貸款4大類限制房貸成數後,今年3月19日二度出手,把法人購屋貸款成數從6成一律下修到4成,自然人第3戶高價住宅降到4
MoneyDJ新聞 2021-04-19 11:34:21 記者 周瑩慈 報導隨汽車、營建、家電、機械等大型用鋼產業復甦,各國鋼鐵需求、鋼價持續走強,而台灣鋼市也不例外,同時迎來供給吃緊、需求暢旺、國際行情及環保議題抑制中長期鋼鐵產量等多方支撐,龍頭廠中鋼(2002)便指出,整體鋼市一路向榮,前景是萬里晴空。 在鋼市榮景下,今年台灣鋼廠可望走入「上肥、下飽滿」時期,除了眾所周知的上游中鋼,或單軋廠中鴻(2014)、燁輝(2023)、盛餘(2029),剪裁廠新光鋼(2031)等獲利將明顯攀升,下游線材盤元、扣件廠如志聯(2024)、聚亨(2022)、春雨(2012)、佳大(2033)、世豐(2065)等也陸續表示,內、外銷需求同步走揚,目前看來轉嫁空間還足夠,上半年營收、獲利有望穩健成長,下半年雖仍有待觀察,但不看淡。 中鋼獲利季季增,樂觀大環境正向發展 中鋼受惠價、量齊揚,1、2月自結稅前淨利逐月走揚,累計前2月自結稅前淨利74.62億元。法人推估,在價增、量穩趨勢下,中鋼首季營收達978.22億元,獲利有望一舉突破100億元關卡,而第二季營收、獲利則預期再繳出季增雙位數亮眼成績,上半年EPS估逾1元、全年力拚重返2010年來首度逾2元。 展望下半年,中鋼指出,整體鋼市環境穩健向上發展,需求面穩健成長,成本面則有煤、鐵及煉鋼所需副原料價格居高,以及採更環保製程等墊高煉鋼成本,均有助支撐鋼廠報價。另一方面,歐、美、亞洲鋼價屢創新高,而台灣鋼價仍大幅落後國際行情,因此看好台灣下半年鋼價易漲難跌,仍具強勁補漲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資深產業人士分析,中國堅定限制高爐產能,對全球鋼市體質恢復健康有很大幫助。除了過往削價競爭情況可望明顯緩解,也可望使鐵礦砂需求承壓,並隨淡水河谷產量逐步恢復,預期鐵礦砂行情下半年將逐步修正,而在鐵礦砂跌但鋼價不跌情形下,煉鋼廠利差有望擴大,進而有助中鋼下半年獲利續強。 跟進中鋼調漲報價,四鋼廠收穫頗豐 產品報價與中鋼牌價連動性高的鋼廠,如單軋廠中鴻、燁輝、盛餘,或是剪裁加工廠新光鋼等,同樣受惠需求轉強,及鋼價走揚、利差擴大等,營收、獲利將同步攀升。 其中,法人指出,作為純正的鋼鐵漲價概念股,中鴻第一季EPS就將超過1元,較去年第四季倍增,優於市場預期,且若5、6月報價續開高盤,漲幅又有中鋼5月盤的逾8%,預料第二季獲利可望與第一季高檔持穩,上半年EPS突破2元可期。 新光鋼則受惠去年鋼價落底時超前部署,大量採購逾10萬噸鋼材,而隨報價持續走揚,鋼材成本維持先前低點,法人預期新光鋼毛利率將大幅躍增,並助第一季EPS逾1.5元,同樣均較上季倍增。 至於鍍鋅、烤漆鋼捲廠燁輝、盛餘,法人表示,受惠內、外銷需求同步回升,價、量齊揚下,兩廠前兩季營收、獲利均可望較去年同期及上季有雙位數成長。 需求回升,支撐下游轉嫁能力 除了上游獲利強勢,此波鋼市榮景連下游線材盤元、扣件等廠商也陸續帶來好消息。如志聯(、聚亨、春雨、佳大、世豐等均表示,在實際需求及追漲情緒,內、外銷需求同步感受到增溫,也受惠終端需求確實回溫,面對客戶仍具一定轉嫁空間,看好上半年營收、獲利穩健成長,並對下半年持審慎樂觀、不看淡態度。 其中,如鋼線鋼棒廠志聯表示,客戶拉貨意願相對去年積極,公司預期,隨盤元需求及價格回升,前兩季業績可望與去年第四季大致持穩,法人推估,志聯上半年EPS便優於去年全年的0.28元可期。 扣件廠世豐第一季營收續創歷史新高,展望後市,公司看好美國DIY及營建市場客戶需求持續強勁,目前產能持續滿載,訂單能見度也已來到第三季,法人推估,世豐前兩季報價持續提升,第二季業績可望再創高,第三季淡季不淡,全年營收、獲利拚雙位數成長。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2021年4月19日電)中鋼(2002)3月稅前淨利達新台幣56.37億元,首季稅前大賺130.99億元,年增幅度高達610%,中鋼指出,兩者均創採用合併財報制度、2013年以來新高。中鋼3月營收寫新猷,達368.94億元,相較2月成長23%,年增率33%,寫下歷史新高,3月稅前淨利56.37億元,月增46%;首季營收達978.21億元,年增26%,首季稅前淨利達130.9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虧損25.66億元,年增幅達610%。中鋼指出,3月、首季稅前淨利均為採用合併財報制度、2013年以來新高。主要因受惠鋼市復甦,鋼品銷售單價、數量續揚,加上3月業外礦產投資收益,帶動稅前淨利增加。鋼鐵需求暢旺,全球鋼市走強,中國寶武、鞍鋼、越南河靜鋼廠陸續開出高盤,中鋼日前公布5月內銷盤價,平均漲幅達8.1%,中鋼第2季營收有望突破千億元大關,獲利表現可期。中鋼今天終場收在漲停價38.65元,寫下2008年9月以來新高,中鋼主管指出,鋼鐵市場上波榮景出現在2008年左右,但隨後因中國產能開出,以大量、低價的鋼品擾亂全球鋼鐵供給,導致鋼市疲弱多時,去年又逢疫情衝擊,鋼市急凍。他表示,不過後疫情時代,各國大力推動基礎建設,將帶動大量鋼鐵需求,同時,中國已訂定2030年達到「碳達峰」及2060年「碳中和」目標,已經開始實施減排限產措施,全球鋼鐵供應吃緊。他認為,以基本面來說,低價鋼品大量傾銷狀況不再,且基礎建設、大型投資持續推動,鋼市結構明顯較以往健康,看好高鋼價時代來臨。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中鋼(2002)受惠3月盤價續漲且出貨續增,3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56.37億元,再創合併報表以來的單月新高;比今年2月再增長46%,比去年同期虧損呈現大幅轉好;前3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130.99億元,比去年同期的虧損25.66億元大幅轉佳,每股合併稅前約賺0.83元。 受惠產品量價齊揚,中鋼3月營收再創佳績,單月合併營收368.94億元,月增23%、年增33%,創單月歷史新高,第一季合併營收978.21億元,年增26%,創102年合併報表來第一季同期新高。 受惠產品量價齊揚,產品利差擴大,中鋼自結3月營業淨利53.88億元,月增39%;自結合併稅前淨利56.37億元,月增46%,再創合併報表以來的單月新高,單月每股大賺0.35元。中鋼公司指出,鋼鐵事業群整體受惠鋼市復甦,銷售單價及數量持續攀升,且單價漲幅大於單位成本漲幅,帶動營業利益增加;另3月業外礦產投資收益有利,3月整體合併稅前淨利較上月增加17.86億元。 中鋼今年首季獲利比去年第四季加速,1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36.1億元,2月續月增7%至38.51億元,因3月盤價續大漲,3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衝上56.37億元。 中鋼第一季營收978.21億元,年增26%;隨著鋼價續揚,獲利更亮麗;受惠鋼價逐月調升,前3月自結營業淨利124.89億元,比去年同期的虧損23.79億元大增625%;前3月自結稅前淨利130.99億元,比去年同期的虧損25.66億元大增610%。 展望第二季,中鋼看好需求持續熱絡,4月內銷盤價續小漲,5月平均漲幅擴大至約8%;第二季內銷盤價持續上漲,可望帶動第二季營收及獲利續旺。 中鋼去年第四季自結稅前盈餘62.6億元,季增18.1倍,每股稅前盈餘0.4元。全年營運也順利達成獲利的目標。今年第一季稅前獲利130.99億元,再比去年第四季獲利大幅增長;法人看好第二季營收及獲利持續比第一季增長,上半年將比去年大幅成長,全年營運也比去年大幅成長。 展望下半年,中鋼指出,整體鋼市環境穩健向上發展,需求面穩健成長,成本面因煤、鐵及煉鋼所需副原料價格居高,以及採更環保製程等墊高煉鋼成本,均有助支撐鋼廠報價。
美國在上週舉行半導體峰會,外國業者當中,台灣代表是護國神山台積電。這場會議除了確立美國對半導體發展的重視,更讓外界看到拜登政府要打造安全供應鏈的決心。根據南韓媒體報導,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向白...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貿易夥伴的「匯率政策報告」,雖然點名越南、瑞士和台灣2020年符合匯率操縱國的三項標準,但因去年國際貿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情況特殊,美方並未認定任何國家操縱匯率。台北外匯經紀公司今早新台幣匯價一連升破28.3元及28.2元,最高匯價為28.196元,較前一個交易升值1.45角。 對於此次美國財政部未將台灣列入匯率操縱國,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此次未列入的原因有三:一、美中貿易衝突,全球價值鏈分散;二、新冠疫情,造成晶片和視訊產品需求暢旺;三、美國QE。楊金龍也稱讚葉倫的務實和周延。 中央銀行在「匯率政策報告」出爐後,也發聲明指出,央行與美國財政部溝通管道順暢,在報告發布前已向美方建議在疫情期間暫緩三項檢視標準之適用;央行並指出目前新台幣匯率已趨近IMF架構所估計之均衡水準,美方報告指稱新台幣匯率被低估,是用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而非實質有效匯率來評估,不盡公允。 央行表示,4月16日美國財政部公布匯率報告,並未指名任何主要貿易對手國為匯率操縱國。長期以來,央行與美國財政部溝通管道順暢,經常就雙邊經貿及匯率議題交換意見。在本次匯率報告公布前,央行曾提供「台美經貿關係與新台幣匯率走勢」報告,做為雙方溝通基礎,並建議美國或可考量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暫緩三項檢視標準之適用。 央行指出,我方在與美方溝通時,均強調央行匯率政策旨在維持有秩序的外匯市場及金融穩定,從未意圖獲取不公平的貿易優勢,或影響國際收支的有效調節。本次美方匯率報告亦指出,尚無足夠證據顯示台灣符合1988年「綜合貿易暨競爭力法案」(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 of 1988)所稱「避免國際收支有效調節」或「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等要件。 央行並表示,當前金融自由化及資本自由移動下,大部分全球外匯交易與進出口貿易相關性小,而國際資金鉅額且頻繁移動已成為影響匯率波動的主因,因此衡量均衡匯率更為困難。對美方報告常引用單一模型來評估新台幣匯率低估情形,央行已充分表達不同觀點。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2021年4月19日電)台股今天終場收漲104.47點,以17263.28點作收,再度寫下歷史新猷,傳產族群強勢表現,鋼鐵人、航海王再起,分析師指出,台股今天帶量收高,多頭格局未改,不過投資人得留意傳產族群是否有過熱跡象。台股今天震盪走高,在鋼鐵、航運領軍下,加權指數盤中高點觸及17294.15點,終場收漲104.47點,以17263.28點作收,盤中、終場均創歷史新高,交易量達新台幣4403.74億元。電子走弱,資金比重下滑至約53%,蘋概三王台積電(2330)走勢疲弱,終場收跌7元,收在603元,失守5日線、約609元。鴻海(2317)小跌2元,收121.5元,股王大立光(3008)下跌50元,收3090元。受惠盤價調漲題材,中鋼(2002)領軍鋼鐵族群上攻,今天再度攻上漲停,一週內兩度攻上漲停,相當罕見,終場收在38.65元;鋼鐵族群維持多頭走勢,包含海光(2038)、豐興(2015)、燁輝(2023)等20檔鋼鐵個股攻上漲停價。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16日來到2385點,寫下2019年9月以來新高,散裝航運表現強勁,裕民(2606)、四維航(5608)、新興(2605)等個股均以漲停價格作收。貨櫃航運因長賜輪擱淺效應顯現,塞港問題難解,帶動遠東到美西、美東運價雙雙寫下新高,長榮(2603)帶大量攻上68元,1990年4月以來新高價位,萬海(2615)收在漲停價80.6元。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指出,傳產今天表現亮麗,大幅吸納資金,盤中電子資金比重一度掉至45%左右,以過去經驗來看相當罕見。他說,台股今天帶大量收高,多頭格局未改,趨勢仍偏多,不過投資人須留意傳產族群是否過熱,投資策略上得更加謹慎且避免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