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觀點】都更掃射式檢舉 南西赤峰商圈vs.紐約故事 是不是有87分像?

Yahoo房市觀察員 / 鄭ASH(資深房產媒體人)

這幾年蓬勃發展,榮登2023年全球最酷40街區榜的中山站南西赤峰商圈,不僅是網友戲稱的「台北版的涉谷十字路口」,同時也是鄉民票選「正妹密度最台最高捷運站商圈」,前陣子,竟傳出至少74間店家被疑似看準都更商機的投資客「掃射式檢舉」,遭到限期2個月內改善否則必須歇業。

會提上面這條新聞,主要是我想聊一下房市裡一個「存在即合理」的矛盾:覬覦老街區開發價值的建商,他們的開發動作,每一步都在趕跑在老街區落腳創業的年輕人,推倒一排排因為文創生意獲得新生的老房子,蓋起一坪當前市值至少150萬起跳的新大樓,諷刺的是,當這些新大樓未來要銷售的時候,它們還會拿被自己和同業聯手扼殺,但還沒死透的赤峰街最後一點文創小店街區氛圍,當作建案賣點。

借學一下李連杰在《投名狀》裡的台詞:「兵不厭詐,這是戰爭」,改幾個字, 「殺雞取卵,這是生意。」

回顧上世紀六七零年代的紐約,波希米亞們在格林威治村華盛頓廣場周邊野蠻生長,但這裡的土地開發價值,也因為他的自由奔放的藝術所創造的價值,讓這裡的租金房價開始變貴,於是這群人往東搬遷,佔領了東村,讓東村變成八零年代最COOL的街區,但很快東村又貴得讓人負擔不起,人們再次往東到毒販和犯罪群聚的字母城,甚至過河到布魯克林,把Dumbo與Williamsburg變成全球文青聖地,新的豪宅自然又如影隨形而來,後來更破落的Bushwick又收容了被資本趕出來的文化藝術創作者們。《慾望城市》裡許多高級餐廳跟精品店藏身工業建築裡的肉庫區,和特立獨行的下東區,再上一個十年裡,都是很酷的街區,然後正如紐約從上世紀六七零道以來發生過的所有故事一般,高級餐廳和精品一塊一塊取代了個性小店,最後變成豪宅的樣子。

紐約故事,跟台北赤峰街所面臨的,是不是有87分像?台北擁有從清代、日治到黨國帶來的外省眷村聚落,跨度到現代商業化這些歷史,隨著主幹道流進巷弄的支流裡,融入成為人們城市生活軌跡裡的餘韻,一點一滴成就台北市區獨特的「巷弄文化」。後來,又加入了一批批新世代的北漂和文青,在商圈內游牧落腳,為老街區帶進各有主張與個性的小店,開店位置甚至還跟你玩躲貓貓,創造出城市的生態多樣性,所以台北,才會…「那麼好逛!」所以南西赤峰商圈才會…「這麼Cool!」

人們就不會覺得信義計畫區裡門禁森嚴宛如深宮大院的豪宅聚落好逛,你也不會覺得林口、副都心那種開滿仲介店面跟超商的棋盤式規劃重劃區好逛。重劃區都只有核心的百貨、OUTLET商城,可以逛而已。這就是住重劃區,跟住舊市中心的Lifestyle的差別。而城市規劃者,也永遠要留心那些殺雞取卵的都更,悄悄地把原本很酷的城市,變無趣。

當然,我們知道,都更是提供居住結構安全,都市防災,很重要要推動的項目,但被用奇怪的手段「加速」都更,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甚至我還看到網路上有人嘴「違法、被檢舉、就要辦」,等等…大家應該都有法規要隨時代修正的認知吧?!比如很多工業地隨過去產業出走荒廢,近年又有都市擴張、捷運行經,逐漸轉為住商用地,或者保存迪化街這樣的特色街區,這些都是都市計畫與時俱進的做法。

南西赤峰商圈已經發展成捷運百貨商圈,有土地開發業者,看到都市計畫的時間差漏洞,用上世紀這裡還是鐵支路的土地使用區分,透過「合法」檢舉的手段,趕跑租客,逼房東就範,這種「加速」都更的作法…我個人是「看不下去」啦。目前台北市府的回應是「本府預計於114年啟動全市都市計畫通盤檢討…」,那大家就拭目以待明年蔣市府會端出什麼菜囉。

一群文化藝術的創作者不斷在為城市創造新的文化價值,而這些文化價值,又被建商「變現」成地產價值,負擔不起房價跟租金的文化藝術創造者,又一次次地被驅趕到更外圍、更破爛的地方,為他們的「紐約夢/台北夢」在城市被遺忘的角落裡,打造出一處桃花源或烏托邦,當他們的努力又在新的地方開花結果,聞到花香的開發商又緊跟過來,推倒烏托邦蓋賣給有錢人住的豪宅。想想,原來,這群有夢想的年輕人,才是都更的先鋒部隊。何其諷刺啊!

◎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