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點殞落 淺談台股「12682」的證券風暴【編輯專欄】

「12682」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台灣加權指數在1990年2月12日所達到的歷史高點,這個數字一直到了2020年7月30日才被12,691點突破。然而,「12682」不僅僅只是加權指數的點數,同時也象徵了台灣證券市場曾經發生過的崩盤風暴。此篇專欄將回顧這段離現在似遠似近,台灣證券交易史的那段小故事。

故事開頭從1979年開始說起,1979年中華民國政府解除了外匯管制,熱錢不斷湧入台灣,新台幣兌美元從1985年的40元一路飆升到1992年的24.52元,這段期間可以說是「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或是用更誇大的形容方式可以說錢都淹到脖子了。1988年開放證券經紀商執照申請,同時政府規範證券商將其區分為承銷商、自營商以及經紀商,在台灣的證券市場基本架構自此成型,證券商家數也從1988年的28家,到1990年的381家,證券市場高速的蓬勃發展讓台股在1990年飆到了歷史高點,也讓投資股票幾乎成為了全民運動。

1988年年初,台灣加權指數為2,300多點,到了同年9月飆漲到8,800多點,台股的熱潮也驚動了政府單位,時任財政部部長的郭婉容不顧輿論壓力,於1988年9月宣布,自1989年1月起復徵證券交易所得稅(證所稅)。消息宣布後,台股在一個月內無量下跌19天,加權指數從8,813點跌至4,645點,而這項政策也在沉重的政治經濟壓力之下告吹。但隨後郭婉容制定課徵證券交易稅(證交稅)政策,也讓證交稅成為了台灣至今重要的稅收項目之一。

廣告

 

證所稅帶來的恐慌讓台股在1988年間最低點一度來到了2,306點,但到了1989年為配合證所稅的配套政策,證交稅減半為0.15%,但卻因個人出售金額只要未達1,000萬元者免稅等規定,造成當時人頭帳戶盛行,證所稅僅實施了一年就停止課徵,並將證交稅率調高至0.6%替代。而台股也在此時如同脫韁野馬般一路飆漲,1989年年初加權指數為5,119點,到了年底加權指數為9,624點,漲幅達88%,總成交金額從1988年的78,039億元大幅成長到了1989年的256,679億元,短短的一年間投資台股變成了街頭巷尾人人口中的談論話題,但這樣的風潮也為日後的「崩跌」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1990年爆發了鴻源案,沈長聲、劉鐵球、於勇明等人以投資公司的名義在1981年成立了鴻源機構,以誘人的高利率非法吸進民間資金近新台幣1,000億元。1989年9月30日,鴻源機構在彰化縣立體育館舉辦了「團結大會」,沈長聲進場時被兩列人牆大喊道「沈董好」,大會司儀更以哽咽的語氣說著「投資人的致富歸功於沈董的賜福」,成為了當時鴻源案的經典事件之一。1990年1月9日,鴻源機構突然倒閉,原本的4%高利息降低至1.4%,到了同年的4月正式結業,全台超過16萬人賠光一生積蓄,涉及總金額高達新台幣940多億元,然而經過處理資產等程序後卻僅拿回了約新台幣40億元。涉及鴻源案的相關人員,在往後的26年間,因原債主年事已高相繼去世,賠款手續至今仍未善了。

圖片來源:華視新聞網
圖片來源:華視新聞網

但即使在1990年1月爆發了如此重大的集團性經濟犯罪,台股依然飆漲著,終於到了1990年的2月12日,加權指數來到了歷史高點12,682點。市場的投資人們滿懷信心做著破萬五甚至破兩萬點的美夢,然而迎來的卻是無情的泡沫破裂。1985年到1990年間,台灣經濟一片大好,新公司到處設立,工作機會滿街都是,短短幾年間股市從600多點,漲了20倍到了12,000多點,台北市房價也漲了將近350%。1990年1月開始正式實施證交稅0.6%的政策,股市中的投資人們逐漸意識到股票市場已經過熱,高的不合理了,加權指數隨即從12,682點大崩跌,最低點一度下跌到了2,485點,崩跌情況直到同年的10月1日2,560點後才日漸趨緩,1990年底時加權指數收盤為4,530點,全年跌幅52.93%。首度破萬點的台股歷經了一整年的風暴後,在年底稍稍平息了下來,但這不過是一個篇章的結束,之後的30年間全球資本市場的瘋狂派對才正要拉開序幕。

文/財經編輯范哲瑋

圖片擷取自台灣股市資訊網
圖片擷取自台灣股市資訊網

更多專欄文章:二十年前的今天 911引發全球股市重挫 台股大跌將近30%【編輯專欄】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台積電遭兩大客戶砍單?外資:半導體需求被高估
恆大快爆炸 第二股東「急套現」跑了
一堆人搶買頂樓?過來人曝2優勢
中秋連假趕緊加滿 95汽油漲 下周每公升逼近30元
年薪百萬怎規劃人生?過來人曝3點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