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股》特力集團總裁何湯雄:發展與停損 是不衝突的兩條路

【時報-台北電】有著43年國際貿易實戰經驗的特力集團總裁何湯雄,歷經過金融海嘯、中美貿易戰及這次新冠疫情…等重大挑戰,而每次的逆境都能為特力帶來更大的成長。因他堅信「發展與停損是不衝突的兩條路!」

「2020我們有點幸運!」特力集團總裁何湯雄對去年疫情年下營收首度突破400億,創上市以來新高,貿易事業更逆勢成長二成時如此回答;他說來輕鬆,但事實上這份「幸運」全靠43年累積的豐厚國際貿易經驗,以及特力每年都在為逆境做準備的良好心理素質。

每年都在為逆境做準備

回溯到2019年,特力集團零售事業決定撤出中國大陸,15年總計虧損30億,光這一年就認列5.53億元虧損;而與此同時,美國東岸第二大的亞特蘭大倉庫正式啟用,「發展與停損是不衝突的兩條路!」特力一直以來不會因損失而停止發展;2019年8月宣布結束HOLA中國,但同時也在美東蓋出大倉,同時也在越南買地。

何湯雄說,特力40多年來歷經過台幣急速升值、產業外移、金融海嘯、中美貿易戰、及這次全球疫情等重大挑戰,但每次的逆境都為特力帶來更大成長。2019年因零售撤出中國認虧,歸屬母公司淨利只剩1億;2020又遇上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貿,但特力挾全球超過4,000多個供應鏈廠商長期合作,及台、美、歐等物流中心精準管理優勢,尤其是新啟用的美東亞特蘭大物流中心在疫情間迅速出貨滿足大型客戶即時需求,貿易事業營收衝破230億、年增逾20%。

何湯雄進一步說明,2017年特力美國總經理何采妍即積極提案要在東岸蓋大倉,因應在地出貨優勢,2018年開始興建,2019年底全新的warehouse啟用。

廣告

依照慣例,在中國農曆年前,特力會把所有物流倉儲都填滿,備貨至少二個月,主要是防範中國、東南亞供應廠在農曆年休長假後返鄉工人沒回來,相對影響出貨;沒想到隔年2020春天就爆發疫情,在全球供應鏈出現斷鏈情況下,特力的歐美倉庫裡卻有滿滿的貨可以供應,光是亞特蘭大單倉對2020年貿易營收貢獻就增長6%。

結合供應鏈夥伴 向南拓展

而即使下半年疫情持續嚴峻,且遇到缺櫃、塞港、碼頭缺工、航班打結,運輸成本大漲,特力與貨物代理業者長期合作,堅持運輸不能受影響,再貴多少倍也要出貨,「誠信」是李麗秋、何湯雄40多年來做生意的最高原則。

何湯雄說,特力貿易在全球8個國家設立11個營運據點,包括Hillman、walmart、亞馬遜、Costco、O'Reilly、ALDI等都是長期合作客戶,40多年來合作關係從單純傳統貿易「接單下單、進貨出貨」,發展到現在的客製商品開發、設計、行銷、物流、品管、品保到終端售後服務,一條龍模式早已讓特力成為「貿易服務平台」。

所以「貿易大小事」全可透過TEST RITE一站解決。例如去年疫情爆發後,特力即時成立防疫產品專責小組,協助歐美零售業者及時取得口罩、手套、耳溫槍、防護衣等防疫商品。服務靈活、快速讓特力「疫」外翻轉,成為更多大型客戶堅實夥伴。

何湯雄說,因應中美貿易戰,全球供應鏈轉變為多元化、區域化,三年前特力即積極建置南向供應鏈,在東南亞、印度布局,也就是除了台灣、德國和美國設物流中心,特力也結合現有供應鏈夥伴發展南向計劃,支持其拓展、移轉生產基地。

包括在越南圈地建立Ecosystem供應鏈生態系,目前已在當地工業區批地30公頃,簽約三供應商,朝服務平台發展,可提供全方位整合服務或單一模組服務。今年越南貿易估出貨5,700萬美元,一旦打造越南為東南亞供應鏈平台,可望成為下一個新成長曲線。(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李麗滿/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