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提升觀光業競爭力,晶華潘思亮籲重新定位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交通部觀光局研議提出「觀光立國」發展願景,晶華國際酒店集團 (2707) 董事長潘思亮認為,人才及服務是觀光業的最重要元素,必須重新定位為旗艦產業,轉型升級強化人才培育、提升國際競爭力,才能吸引更多旅客來台消費,賺取外匯、扭轉超級逆差態勢。

潘思亮指出,旅行種類可分為3類,其中商務旅遊30年來一路下降,目前貢獻占比僅約10%,但產值卻最高。若台灣經濟邁入黃金十年,則商務旅遊需求將提升,有助於降低觀光旅遊中未見好轉、預期將持續下滑的來台陸客人次影響。

潘思亮表示,過去陸客來台人次大增、且停留時間長,帶動觀光產業蓬勃發展,如今陸客減少,由韓國、東南亞的旅客需求取而代之,使來台旅客人次仍見成長。但這些旅客在台停留時間較少,消費產值貢獻也降低,顯示台灣觀光必須提升品質,才能吸引更多人。

潘思亮認為,台灣觀光業處於轉型升級階段,產業仍有挑戰待克服。他認為,可以借鏡日本發展觀光經驗,指出日本與台灣10年前旅客人次相差不大,但日本政府將觀光產業定位為策略出口產業,帶動訪日旅客5年內急增3倍,在2018年便達成突破3000萬人次目標。

潘思亮說明,以出口是賺取外匯的定義衡量,台灣觀光產業是超級逆差狀態,比起在國內旅遊,國人更想出國遊玩。無論是哪種產業,逆差即代表國際競爭力不足,若要提升競爭力,政府應重新定位觀光為旗艦產業,透過提升競爭力吸引更多人來台旅遊消費,減少逆差。

潘思亮認為,人才跟服務是觀光產業最重要的元素,若要以觀光立國,要先解決缺人問題,重新定位觀光政策。如同政府十年前培育高科技產業,觀光產業也需要規畫菁英人才、政策計畫,若觀光業國際競爭力提升,除了來台國際旅客增加,國旅消費也會增加。

至於如何提升競爭力,潘思亮認為又回到人才培育問題,包括要具備世界觀、語文能力、產官學的人才培育計畫。若要將觀光產業做好,建議政府應從國際競爭力角度規畫,重新定位整體商業經營模式,才能讓台灣觀光業大有可為、成為主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