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零件》國巨減資出關 股價飛奔 行家精算本益比喊便宜
【時報-台北電】國巨(2327)減資後今天(31日) 恢復交易,參考價為334.15元,早盤開高震盪走高,盤中大漲逾8%,衝破360元。工商時報報導,國巨將於11月3日舉行法說會,在接連收購二大感測事業部門之後,將迎來第五大產品線--感測元件,由於法商施耐德電機高階工業感測器事業部的毛利率直逼50%,明年加入國巨集團後,可望動帶國巨產品組合再次升級,MLCC比重將驟減至20%以下。
工商時報報導,國巨現金收購案合計耗資約238億元,但暫無募資計畫,因截至今年第二季底為止,國巨帳上現金部位高達356.92億元,加上可變現的短期投資,合計可動用的資金規模將逾500億元,足以應對這二樁現金收購計畫。
根據國巨的法說會資料,旗下產品線以晶片電阻、MLCC、無線及進階電子元件、鉭質電容為四大主力,2021年的營收組成中以MLCC的28%居最高,而合併賀利氏、施耐德電機的感測事業部之後,國巨統計感測元件營收將占新國巨營收達14%,年營收上看6億美元,躍居旗下第五大產品線,感測元件加入之下,國巨預估MLCC營收占比將減至20%以下,產品組合更進一步跨出被動元件,大中華區的營收占比也將再次被壓縮。
2021年國巨的產品線中,MLCC、晶片電阻各占28%、17%,無線及進階電子元件、鉭質電容各占15%、22%,其中晶片電阻、鉭質電容為全球第一大,MLCC位居全球第三大。國巨合併基美之後更進一步打進蘋果供應鏈,被業界認為是國巨在這一波景氣受創較輕微的主因,2023年各類被動元件的營收占比將因感測元件加入而被稀釋。
國巨今年上半年每股盈餘為22.65元,以減資後的新股本計算,每股盈餘達28.96元,上季度國巨單季營收寫歷史次高紀錄,加上第三季的業外匯兌收益,法人預估國巨上季每股盈餘將達11~12元,累計今年前三季每股盈餘將上看35元。估計國巨全年每股盈餘可超越40元,以今天盤中股價約350元左右來看,本益比僅約8~9倍。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新聞來源:旺得富理財網 王順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