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族群》3D人臉辨識,6台廠來勢洶洶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研究顯示,智慧型手機搭載3D感測預計將率先用於人臉辨識,且由於3D感測需在原有的RGB相機模組外加上具備VCSEL的紅外線雷射感應模組,光學鏡頭廠—大立光 (3008) 、光燿科 (3428) 、新鉅科 (3630) 、影像處理廠—華晶科 (3059) 、砷化鎵代工廠—穩懋 (3105) 及宏捷科 (8086) 因佈局已久,均可望受惠。

2013年蘋果併購PrimeSense,因此獲得3D感測技術,傳聞蘋果預計將在新一代iPhone配備3D感測功能,在市場上引爆話題,根據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研究顯示,智慧型手機搭載3D感測預計將率先用於人臉辨識,且由於3D感測需在原有的RGB相機模組外再加上具備VCSEL的紅外線雷射感應模組,將有助於推升2017年行動裝置IR產品的市場規模,預估將達1.45億美元。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於法說會時表示,3D感測鏡頭在景深對焦要求比較高,取像要求則不高,必須看客戶開什麼規格而定。

拓墣穿戴裝置分析師蔡卓卲表示,3D感測能藉由獲得感測範圍內的3D景深圖,以此建立3D模型,但感測範圍與精細度會與硬體效能需求成正比,會影響處理運算所花費的時間;而智慧型手機上的3D人臉辨識功能,和一般認為透過3D人臉模型進行比對的方式有所不同,考量到精細的3D感測對硬體帶來的負擔太大,廠商為了達成辨識能快速反應的目標,較可能採用傳統的2D人臉辨識,並輔以3D感測來判定是否為真人。

廣告

蔡卓卲表示,智慧型手機上的生物辨識除了安全性之外,速度與便利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此除非具有無可替代的特性,否則消費者不會傾向捨棄快速的密碼、指紋方式,改用需耗時更久的精準3D人臉辨識,由於3D感測能提高人臉辨識的安全性,毋須完整描繪出細緻的人臉3D模型,便足以判定影像是否為真人,可快速感測反應,並應用在裝置解鎖、行動支付等身分認證。

不過,由於搭載3D感測元件勢必導致硬體成本提高,預估一開始導入3D感測元件的機種將僅較高階機款,且產品種類自2017下半年開始才會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