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學投資~中概股狙擊手渾水研究
哪些飆股可以長抱?哪些看看就好?除了觀察籌碼面的變化,更靠譜的作法就是深入作功課。觀眾朋友該怎麼做功課?特別是看不懂財報的人要透過什麼方式深入了解一家公司呢?
我們借用一篇介紹中概股狙擊手Muddy Waters Research渾水研究這家私人投資公司的文章內容,來跟大家討論怎麼作功課。
更多影音內容詳見 MoneyDJ Youtube https://lihi1.com/ULUsP
疫情以來台股火熱,吸引不少新鮮股民搶進,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在股市如魚得水。一名曾在股市收益頗豐的女網友,近期痛訴獲利全部回吐,一度單日就賺進月薪,信心大增買進4檔美股熱門標的,如今卻賠上全年薪資,讓她心情跌落谷底,直呼「不玩了,錢還我」。
買房是大開銷,後續裝潢也是筆不小的費用。一名女網友去年買下一間40年老屋給父母住,含全部重新裝潢在內,總共花了約650萬,但由於經驗不足,加上父母不願意找設計師,最終成品令她十分不滿意,認為「650萬打水漂」,同時奉勸大家一定要相信專業。
繼今年1月南韓開罰23家航商涉嫌操控運價後,韓聯社報導,25日南韓公平貿易委員會(KFTC)再度審查可能對航運托運業採取的懲罰措施,理由是這些業者涉嫌串通近20年的韓日航線運費。韓國接二連三對航運業展開操縱運價調查,引來網友狂酸「韓國不意外」、「罰錢就加價啊 看誰先撐不住」、「上次萬海罰最多 這次可能還是萬海 因為亞洲線最多」、「有種你韓國都不要找航商 自己派軍艦幫運貨」。
台積電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蓋晶片廠,計劃2024年起開始採用5奈米製程生產晶片,日媒指出,據悉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的進度落後,原因與美國人力短缺、知名度比英特爾低,以及文化等3大關鍵有關。事實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前也曾就美國設廠發表看法,他強調美國已沒有製造業人才,美國尋求在本土擴大晶片生産,是昂貴浪費且徒勞無功之舉。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和總統拜登日前造訪韓國三星半導體工廠。雷蒙多周三(25日)再度敦促盡快通過晶片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更稱美國有70%最精密晶片從台灣購買,「你想從台灣買所有的東西嗎?這並不安全」。
五月上旬大盤走勢疲軟,整體行情在長黑低點 15616 出現後,最近 10 個交易日才轉趨橫盤整理。而隨著四月營收及第二季財報出爐,績優個股紛紛表態,早已帶動盤勢透露出止跌回升的跡象,同樣受到投資大眾關注的貨櫃三雄財報也是十分亮眼,第一季合計賺進2025億元,不過上周一全球海運的兩大龍頭馬士基與赫伯羅德分別看淡下半年運價,主因部分航線即期運價已掉到合約價格之下,加上 5 月 13 日出爐的 SCFI 貨櫃運價指數呈現連續第17周的下滑,使得貨櫃三雄的股價一度在上周成為拖累大盤的元凶,長榮 、陽明 尤其在跌破季線之後出現一段連續四天的探低走勢,不難讓人想起去年七月曾在「超級航海周」上演過的韭菜收割回憶。
近年來全球掀起電動車風潮,除了傳統車廠,科技產業也積極展開布局,其中,身為全球代工大廠的鴻海集團展示強烈企圖心,成立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旗下子公司更是各司其職,開啟了鴻海集團轉型的新成長契機,也因其發展電動車業務,可望擺脫消費電子的紅海殺價競爭,外資近期便調升了鴻海目標價。由於電動車是未
受到梅雨鋒面影響,全台各縣市這週幾乎都被雨彈轟炸,不過也為水庫帶來豐沛蓄水量,其中寶山及寶二水庫、鯉魚潭水庫,蓄水量都達100%,水公司也說今年水情比去年好很多。而這波雨勢也將在這周六(5月26日)開始趨緩,周末兩天可望好天氣,不過下周二開始又有另一波鋒面來報到。
台積電大客戶、繪圖晶片巨頭輝達周三(25 日)盤後公布最新財報,第1季營收82.9億美元創下新高,但受到俄烏戰爭和上海封城衝擊,第2季財測令市場失望,盤後股價暴跌10%,波及超微(AMD)等晶片股跟著下挫。
日本屬於已開發國家,照理來說教育水平應該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根據日媒報導,日本已逐漸淪為「低學歷國」,數據顯示,日本每100萬人口中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數,遠遠比美英德韓四國還要低。背後關鍵在於,日本民眾只在乎考上哪間大學能找到好工作,大眾對研究所的評價過低。
新光金今天(5/27)召開股東會,因原董事長許澎,遭金管會裁處停職三個月,因此由代理董事長李增昌主持,考量防疫,股東會規模縮減,現場出席股東數約50多人,並加開另一個會議室透過視訊觀看,不過股東會現場砲聲隆隆,頻頻有股東搶著上台發言,最受關注的,就是新光銀副董事長李紀珠,遭前獨董李勝彥控欠款1800萬元不還的事情,李增昌現場緩頰,說同樣姓李,何必互相為難。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2022年5月27日電)陽明海運今天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鄭貞茂表示,航運前景雖仍有不確定性,但預料在塞港短期難解等因素下,市場供給吃緊可能延續,陽明今年針對航線經營以「穩健布建」為原則。陽明海運今天在股東會中通過每股配發新台幣20元現金股利;鄭貞茂透過致股東報告書表示,據海運研究機構Alphaliner最新預測,今年貨櫃航運需求成長率為5.9%,艙位供給成長率為4%,航運市場未來發展受COVID-19疫情影響仍存有不確定性。鄭貞茂指出,由於新船交付有限,加上全球塞港與碼頭壅堵問題短期難以緩解,且隨著Omicron病例增加,運輸人力短缺再度加深供應鏈危機,市場供給吃緊狀況可望延續至今年;散裝市場也呈現需求大於供給,預期市場動能將延續。鄭貞茂表示,有鑒於全球對航運業環保議題日益重視,同時歐盟與美國等主要國家監管機構對於聯盟合作趨於嚴謹,產業整體仍充滿各項挑戰。展望後市發展,鄭貞茂表示,為因應日益競爭的產業環境,陽明今年航線經營方針以穩健布建為原則,東西向航線因應全球碼頭及物流供應緊縮等因素進行航線微調;南北向還陷持續尋求南美、澳洲及西印擴艙機會;近洋線以穩健發展為重點,
MoneyDJ新聞 2022-05-26 10:43:05 記者 李彥瑾 報導2017年,鴻海(2317.TW)高調宣佈投資100億美元,赴美國威斯康辛州設立高科技廠,引發市場關注。5年過去,鴻海未兌現承諾,據外媒透露,雖然該廠形同停擺,但相關費用須由鴻海買單,每年高達3,600萬美元,且長達20年才能清償。 《華爾街日報》報導,鴻海威州廠區面積達3,000英畝(約1,214公頃),但裡面一片空蕩,只有少少幾棟建築。然而,鴻海仍得向當地政府償還債務,用於基礎設施升級和土地收購費用。自下一納稅年度起,鴻海將每年支付約3,600萬美元,時間長達20年以上,直到還清債務為止。 報導指出,當地政府投入數億美元改善水管、下水道及其他基礎設施,希望吸引其他業者進駐該科技園區,但計畫不太順利。當地官員表示,他們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爭取Intel前來設廠,但最後輸給俄亥俄州。今年1月,Intel宣佈投資20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打造兩座晶片廠。 另外,鴻海2021年宣佈與電動車製造商Fisker合作,原本傳出產線可能設在威州廠,但鴻海後來決定收購Lordstown俄亥俄州廠房和設備,以該廠作為製造據點。
台股27日反攻「萬六」告捷,順勢收復月線,緩解市場情緒。投資專家指出,短線買盤集中搶進跌深個股,預料反彈行情可望延續,建議篩選月線翻揚向上、三大法人偏多操作,且KD指標向上,友達(2409)、華孚(6235)、陽明(2609)等16檔「潛龍抬頭」股,醞釀上攻契機。
俄羅斯總統普丁之前為捍衛大雪崩的股市,曾下令禁止放空及不准賣股,但MOEX 俄羅斯指數今年以來仍崩跌超過 36%。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周五(27日)表示,透過監管信用違約交換(CDS)市場表明,與莫斯科交易所上市的價格相比,俄羅斯股票基本上「一文不值」。
日 期:2022年05月27日公司名稱:三商壽(2867)主 旨:公布三商壽110年度隱含價值(Embedded Value)發言人:曾裕芳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1/05/272.公司名稱: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5.發生緣由:依「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公司自行對外揭露隱含價值應遵循之原則」辦理6.因應措施:無7.其他應敘明事項:本公司公布以民國110年12月31日為評價日計算之隱含價值(EV)。本次隱含價值的計算係委託獨立的精算機構Deloitte Consulting (Pacific) Limited,Taiwan Branch進行精算假設、計算過程及結果的檢視。本公司110年12月31日之隱含價值為新台幣1021.41億元,以本公司110年12月31日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數26.70億股換算,每股EV為38.3元。上述隱含價值結果係以有效契約投資報酬率:台幣保單3.20% ~ 4.95%、美元保單3.70% ~ 5.50%及折現率9.5%假設計算而得,已考慮目前法定最低風險資本額的要求。資訊參
最近面板雙虎的消息很多,從友達宣佈減資,到外資調降評等及目標價,再到群創跟進減資、鴻海退出群創董事會,甚至市場傳言友達跟群創合併才有生存下去的悲觀言論,幾乎可以說是一週一消息。過去我也曾經擔任過面板產業研究員,所以有一些粗潛的想法,想跟各位朋友分享。
擁有50萬股東的人氣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自5月18日除息以來股價低檔徘徊,缺乏填息氣勢,網路討論炸鍋;有人挖苦稱季領40萬、帳面損失400萬,但也有人堅信買ETF拚的是張數,不畏貼息應繼續買,散戶存股信心再次受到考驗。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現階段台股雖弱勢反彈但尚未滿足自低點15,616點以來的反彈,平均日成交量僅2,150億元,市場追價意願不高,但三個理由,反彈滿足點還沒出現。
俄羅斯持續入侵烏克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強調願意談判,並開出條件只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直接會談。金融巨鱷索羅斯則強調,普丁的談判地位其實並未如他所假裝的穩固,分析俄羅斯近期切斷對多個國家的天然氣供應,要付出龐大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