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看台股/2020/07/14收盤最前線
今日強勢股: 台積電 台光電 晶技 微星 聯合再生 國產 今日弱勢股: 聯電 原相 京元電 瀚宇博 華邦電 亞諾法 今日盤勢重點 加州.香港再祭聚限令 亞股油價跌幅重 台股抗跌!明天期指結算.國安基金開會 台積電法說前創高 外資喊買目標價:5百 強勢股-太陽能.主機板.面板LED.資產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和總統拜登日前造訪韓國三星半導體工廠。雷蒙多周三(25日)再度敦促盡快通過晶片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更稱美國有70%最精密晶片從台灣購買,「你想從台灣買所有的東西嗎?這並不安全」。
受經濟衰退隱憂衝擊,美股正處於拋售情勢,標普500指數創下20年來的最長周連跌行情。然值此之際,卻有上千名企業內部主管逆勢抄底自家公司,而上一次是在2020年3月,當時成功熊市反彈;專家認為,這代表他們對自家公司非常有信心,是一個正向訊號。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西方國家發動經濟制裁,並宣布禁運俄羅斯能源,造成破紀錄的6200萬桶俄羅斯原油存放在海上船隻,主要原因仍是交易商無法替原油找到買家。
超微(AMD)日前發表新品Ryzen 7000系列桌上型處理器,為首款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的處理器,預計今年秋天上市。美銀分析師重申其「買進」評等和160元目標價不變,認為AMD搶先英特爾推出5奈米處理器,奪得先機,預料在個人電腦和伺服器領域市佔有望進一步擴張。
陸廠華為2020年11月出售旗下平價手機品牌「榮耀」(Honor),根據統計,榮耀居大陸手機品牌銷量第五名,而日媒拆解榮耀最新智慧手機X30後,發現其中多達4成零組件來自美國,與過去機型相比高出許多,分析大陸在高性能智慧手機方面,目前仍難以完全自產,對美國的依賴度似乎越來越高。
多檔食品股今年以來漲幅都高於0050,是現在很多人存股的熱門選擇,而食品股的股利政策已經公布了,依目前狀況來看,還有哪些食品股是值得繼續存的?在通膨升息之下,要怎麼繼續觀察食品股的股價和獲利 ? 華視...
長榮集團經營權爭奪戰越演越烈,5月10日,弟弟派召開巴拿馬長榮國際股東臨時會,一舉將大哥張國華拉下董座大位,但事後雙方對於誰才是永久董事長,兩派人馬各說各話。不過根據本刊掌握的資料,目前巴拿馬公共註冊網站最新的資料顯示,大哥張國華仍為EIS永久董事長。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針對長榮集團近日紛擾,張國明、張國政和張國煒三兄弟今(24)日表示,深感遺憾,強調父親遺願希望企業永續經營,兄弟之間各以專長在集團裡任務分配,姊夫鄭深池本非外人
這兩年全球貨櫃航運景氣大好,台灣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去年大賺5057億,今年首季三家累計暴賺超過2千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面對未來不確定的景氣變化,台灣三家貨櫃航運股價相對保守,今年全球最威猛的兩家貨櫃輪公司,德國赫伯羅特(HLAG)與東方海外。
開發金(2883)是不少金融存股族的最愛,不料股價4月以來以來跌跌不休,今日跌至15元附近,跌幅22%,「存股」變存骨,引發股民抱怨,近日陸續領到股東會紀念品的投資人,紛紛上網拿「故宮碗」當成出氣話題,摔碗文一篇接一篇。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收購推特像馬戲團表演,令投資人感到焦慮,特斯拉股價周二(24日)暴殺近7%,收在628美元,眼見700 美元大關岌岌可危。外媒報導,從技術面來看,特斯拉股價即將面臨「死亡交叉」,分析師警告,若推特收購案敲定,特斯拉股價會再腰斬崩跌至350~400美元,馬斯克恐面臨融資追繳令,被迫賣掉約 1300 萬股特斯拉股票。
影音中心/曹華芳報導台灣半導體產業成就驚人,連帶工程師地位水漲船高,YouTube頻道「什麼頻道 !?」日前透過國內外資訊網站,曝光上櫃、上市公司工程師年薪中位數,發現不論是在台、韓、美或是新加坡,IC設計都有不錯的薪資水準,若算上物價指數,主持人評估,想做半導體或做晶片相關,留在台灣似乎CP值比較高,並在看完所有的薪資比較後,感嘆「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訪問南韓,此行特別參觀三星平澤工廠,並與副會長李在鎔見面,三星也在過程中展示其3奈米GAA技術,有不具名的三星人員透露,此舉是向拜登強調,三星擁有超越台積電的代工能力。
「大家都在買公公了嗎?」台股今(25)日重返萬六關卡,觀察盤面上電子權值股,尤其鴻海(2317)盤中股價一度來到110元,引起ptt網友一片熱烈討論,「公公電信慢慢爬 爬到110惹」。
面板業投資動輒千億元,又隨著景氣循環波動,一旦出現巨虧就會損及鴻海獲利,內部早就雜音四起,知情人士透露,「未來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將繼續衝刺電動車等新事業,郭董則將親自指揮面板、夏普與生技事業。 」
布局Mirco LED較早的友達,早已是台廠領頭羊富采的大股東之一。「今年富采私募案,群創也跟著友達參與,是雙虎破天荒的首度合作,未來雙方在新世代面板是否會合組聯軍,相當值得觀察。」業內人士分析。
台股今年從萬八直接修正至萬五,多數個股跌勢甚重,不少公司啟動庫藏股「護價」,嘉聯益(6153)24日甫宣布實施,今(25)日立鎖漲停,再度吸引市場注目;根據《Yahoo奇摩財經》統計,目前正在實施庫藏股企業共計22家,庫藏股是止跌萬靈丹嗎?能不能跟著公司一起布局?投資人恐須先搞懂當中迷思與眉角。
受到疫情衝擊,全球陷入晶片荒,但在業者卯起來拚擴產情況下,全球科技業的供應鏈問題正在迅速轉變為需求問題,未來恐變成供過於求。有晶圓代工業者透露,新產能將於2023年開始放量,示警2024年產能海嘯恐到來。
本土疫情邁入高峰期,近日更頻傳幼童確診案例,截至昨天為止,已有5名幼童不幸病逝,另累計有14例重症個案,引起不少家長恐慌!北市聯合醫院胸腔科醫生蘇一峰今表示,早在4月份就已經援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