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

8081
270.02.50(0.93%)
收盤 | 2023/12/01 13:30 更新
276成交量
17.16 (58.60)本益比 (同業平均)
跌→漲 (0.93%)
連漲連跌

致新即時行情

資料載入中...

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 成交270.0
  • 開盤268.0
  • 最高271.5
  • 最低268.0
  • 均價270.3
  • 成交金額(億)0.746
  • 昨收267.5
  • 漲跌幅0.93%
  • 漲跌2.50
  • 總量276
  • 昨量558
  • 振幅1.31%
內盤104(40.00%)
156(60.00%)外盤
委買價
45
11
6
16
9
269.5
269.0
268.5
268.0
267.5
87小計
委賣價
270.5
271.0
271.5
272.0
272.5
8
23
25
33
10
小計99

相關權證

致新 個股留言板

登入後即可張貼留言。

致新 相關新聞

  • 財訊快報

    晶圓代工產能鬆,致新車用、工業類新品推上線,明年可望見成效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半導體需求放緩,各晶圓廠稼動率下滑,電源管理IC致新(8081)把握晶圓代工產能空缺好時機,將過去幾年研發車用、工業類新品陸續推上線,並積極向客戶推廣,目前部分車用顯示面板電源管理晶片正進行客戶驗證,法人預估最快2024年可望傳來喜訊。致新於TV、PC及面板電源管理IC市場站穩腳步後,近年來積極投入研發資源開發相關利基型產品,因過去年兩年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相關新品難以排入生產線,進而無法向客戶進一步推廣,出現技術開發到位、卻無產能生產窘境,不過,今年晶圓代工產能持續鬆動,8吋晶圓稼動率明顯下滑,得以讓致新將車用、工業類等新品排上生產線。據悉,致新目前車用顯示面板電源管理晶片已送樣多家陸系客戶,不過,車用市場從送樣到取得認證較為費時,預期最快2024下半年才會有初步結果,真正能貢獻業績恐待2025年,一旦打入指標性車廠,後續推廣便較為順暢。另外,於Type-C相關產品亦有著墨,相關電源晶片應用於筆電Host端,目前穩定出貨中。DDR5電源管理晶片則是較快見到成效新品,致新目前已準備就緒,原本預期今年可開始放量,但因整體DDR4市場產能過剩、價格大跌,進一步影響

  • 時報資訊

    《科技》致新看PMIC趨勢 展望正向

    【時報-台北電】疫情打亂產業供需逐步平復,類比晶片廠致新科技董事長吳錦川展望後市,認為面對中國國產替代隱憂、及TDDI業者整合PMIC提供解決方案之威脅,致新與品牌客戶黏著度高,且多年經驗積累十足默契,具有先進者優勢;吳錦川更以國際大廠德儀(TI)為例,TI市值一度超越高通,電源管理隨著電氣化、電動化需求提升,產業趨勢長期向上。 近期半導體市況回復,但多以急短單為主,不禁令市場關注是否將成產業常態。吳錦川表示,急短單一直是業界常態,但他強調占比不宜過高,以致新為例,急單和短單在第二季和第三季的營業額占比很低。另外,除了2022年下半年因為景氣極速反轉特例外,每一年因為季節需求,在第二、三季之急、短單本來就較多。 他更進一步指出,急短單深層涵義即不保證有下一單的生意,公司若要穩定成長,還是必須有穩定的客戶來源。 對於電源管理晶片趨勢,吳錦川看好電源管理需求持續成長,以國際龍頭TI市值來看,十年成長3倍,然手機晶片廠高通卻持穩於千億美金市值,成長反而有限。他分析,除了因為德儀是IDM因素外,電壓、電流隨著電子用品滲透率提升,需求只會成長。以無線藍芽耳機為例,從有線變成無線,無形之中PMIC

  • 時報資訊

    《盤前掃瞄-國外消息》標普、那指結束連5漲;美Fed鷹聲再起

    【時報-盤前掃瞄】國外消息: 1.聯準會(Fed)最新會議傳鷹聲,擔憂通膨持續升高或持續,認為貨幣政策需保持限制性,直到通膨數據回到2%的目標,另外,10月成屋銷售下滑4.1%,房價上漲令美國10月房屋銷售量降至13年新低。輝達在發布財報前收黑、下跌0.92%,美股主指全收黑,標普、那指結束連5漲。道瓊指數收盤下跌62.75點,跌幅為0.18%,報35088.29點;那指跌84.55點,跌幅為0.59%,報14199.98點;標普500指數跌9.19點,跌幅0.20%,4538.19點。 2.AI熱情重燃 微軟輝達奔天價。OpenAI前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投奔微軟可望擴大後者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優勢,加上分析師看好繪圖晶片大廠輝達第三季財報,有機會再創佳績,投資人再度燃起對於AI股的熱情,帶動微軟與輝達20日股價勁揚、同創歷史新高。 3.澆降息冷水 美歐央行鷹調再起。正當市場預期歐美升息循環近尾聲可能轉向降息之際,聯準會(Fed)與歐洲央行(ECB)官員又不約而同唱起鷹調。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爾金(Thomas Barkin)稱通膨仍很頑強,有理由長期維持高利率;E

  • 工商時報

    致新採雙首長制 整合跨領域資源

    老牌電源管理晶片廠致新科技近期公告謝其昌及楊人仰共同升任總經理,這是繼2018年聯電及台積電後,再一半導體業者採取雙首長制。

  • 工商時報

    致新看PMIC趨勢 展望正向

    疫情打亂產業供需逐步平復,類比晶片廠致新科技董事長吳錦川展望後市,認為面對中國國產替代隱憂、及TDDI業者整合PMIC提供解決方案之威脅,致新與品牌客戶黏著度高,且多年經驗積累十足默契,具有先進者優勢;吳錦川更以國際大廠德儀(TI)為例,TI市值一度超越高通,電源管理隨著電氣化、電動化需求提升,產業趨勢長期向上。

  • 中央社財經

    【公告】致新 2023年10月合併營收6.72億元 年增19.35%

    日期: 2023 年 11 月 10日上市公司:致新(8081)單位:仟元

  • 財訊快報

    景氣市況不明,致新Q4庫存持續去化,法人估季營收19-20.6億元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電源管理IC致新(8081)今日舉行法說會暨公布第三季財報,董事長吳錦川表示,目前市況渾沌不明、景氣能見度低,但可確定的,第四季庫存會持續下降,合理庫存天數在4至5個月內。法人預估,第四季合併營收介於19至20.6億元,毛利率38%至41%,營益率17%至20%之間。致新庫存天數逐季下降,從第一季191天至第二季167天,第三季再減至154天,已趨近健康水位。他表示,庫存天數持續下降,顯示品牌端與代工廠確實一直往下降,不過,不同料耗庫存去化程度不一,因此,接下來庫存去化速度會趨緩。IDM大廠德儀電源管理IC降價對台廠影響,吳錦川說,年初至今,德儀就一直採彈性定價策略,已經進行約一年時間,該有的影響都已經反映,降價對於致新業績影響不大,因兩家公司產品重疊性不高,而德儀也不非所有產品都降價,以中國市場銷量大產品為主,因此,對中國本地有相同產品業者影響較大。致新目前DDR營收比重約低個位數,DDR5電源管理IC已準備就緒,三星、海力士雖有意調高DDR5比重,預期DDR5電源管理IC真正放量要到明年才有機會,目前市占率前三大為瑞薩、MPS(芯源)、德儀三家。另外,車

  • 時報資訊

    《半導體》致新改雙總座 將由謝其昌及楊人仰接任

    【時報-台北電】致新(8081)公告總經理異動,為符合公司治理,董事長不再兼任總經理,將由謝其昌及楊人仰,共同擔任總經理,12月4日起生效。(編輯:龍彩霖)

  • 中央社財經

    【公告】致新總經理異動

    日 期:2023年11月09日公司名稱:致新(8081)主 旨:致新總經理異動發言人:吳錦川說 明:1.董事會決議日期或發生變動日期:112/11/092.人員別(請輸入董事長或總經理):總經理3.舊任者姓名:吳錦川4.舊任者簡歷:本公司董事長兼任總經理5.新任者姓名:謝其昌及楊人仰6.新任者簡歷:謝其昌,本公司副總經理楊人仰,本公司副總經理7.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解任」、「任期屆滿」、「職務調整」、「資遣」、「退休」、「逝世」或「新任」):職務調整8.異動原因:為符合公司治理,本公司董事長不再兼任總經理。9.新任生效日期:112/12/0410.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6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謝其昌先生及楊人仰先生,共同擔任本公司總經理。

  • 時報資訊

    《半導體》致新前3季每股盈餘13.96元

    【時報-台北電】致新(8081)公布112年前3季財務報告:營業收入61.02億元,稅前淨利14.72億元,本期淨利11.9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1.96億元,基本每股盈餘13.96元。(編輯:龍彩霖)

  • 中央社財經

    【公告】致新受邀參加玉山證券所舉辦之線上法說會

    日 期:2023年11月01日公司名稱:致新(8081)主 旨:致新受邀參加玉山證券所舉辦之線上法說會發言人:吳錦川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2/11/09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2/11/09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4 時 0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線上法說會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玉山證券所舉辦之線上法說會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 財訊快報

    熱門股:亞德客(1590)、遠傳(4904)、致新(8081)、芯鼎(6695)、東科(5225)

    亞德客-KY(1590):氣動元件回溫速度會快於傳動元件,Q3營收增幅擴大,市場期待景氣落底回升,早盤沿5日線上漲,站穩千金價位之上。遠傳(4904):公平會已通過遠傳電信與亞太電信合併申報案,電信股迎新局,早盤小漲近1%,最高來到75.5元。致新(8081):傳統旺季到來,回補庫存力道增強,明年還將可望受惠PC換機潮、DDR5新品發酵。早盤股價開平走高,漲幅逾2%,來到263.5元。芯鼎(6695):9月營收年增擴大,在全球行車紀錄器晶片擁有高市占,早盤開高走高,一度攻上漲停板,來到48.2元東科-KY(5225):下半年旺季助力下,日韓系電視品牌客戶出貨暢旺,外資買盤升溫下,股價維持續強,今漲幅近3%。(周佳蓉)

  • 工商時報

    需求回溫 PMIC喜迎復甦

    電源管理IC國際大廠德儀(TI)自今年第二季開始,全面啟動消費性電源管理IC殺價競爭,兩岸PMIC業者都明顯感受到巨大壓力,惟在多數中小業者避開紅海市場後,第三季合併營收已有明顯改善,茂達(6138)、致新(8081)續寫年、季雙增之佳績,力智(6719)9月合併營收也寫下近期新高。

  • 中央社財經

    【公告】致新 2023年9月合併營收7.15億元 年增20.17%

    日期: 2023 年 10 月 06日上市公司:致新(8081)單位:仟元

  • 中央社財經

    【公告】致新 2023年8月合併營收8.14億元 年增43.57%

    日期: 2023 年 09 月 11日上市公司:致新(8081)單位:仟元

  • 時報資訊

    《半導體》低基期IC設計 業績迎高成長

    【時報-台北電】AI概念股熱隨眾多利多消息反映,近期買盤已有力竭跡象。市場將目光轉往低基期IC設計個股,主要係因自去年第三季起,部分IC設計已反映需求疲弱、營收表現率先修正,如義隆電(2458)、致新(8081)。隨著庫存去化告終,第三季需求穩健之下,將迎來高年增長的亮眼表現。 觸控IC領導廠義隆電自去年第三季營收迎來衰退,合併營收季減32%,當時第四季為消化庫存更減少投片量因應。 不過今年反轉從7月營收已現端倪,義隆電今年7月營收再攻10億元關卡得利,月增10.9%、年增已轉正至2.4%。 如8月合併營收能維持上月水準,在去年基期相對較低之下,年增幅有望擴大至2成水準。 義隆電上季法說因應主管機關要求,並無釋出第三季度展望,不過法人推估,本季隨著品牌端庫存已經恢復健康,WINDOW筆電訂單也恢復正常,旺季需求雖可能不再,但仍能維持上季水準,若有急單加持更有望達到高個位數成長。 而在PMIC大廠致新法說上則直指全年季節性與往年迥異,上半年較辛苦,下半年將可望迎來穩定需求,另外,也因公司修正期較同業早,因此第三季營收年增率就會翻正。 綜觀營收表現,致新去年8月營收6.24億元月減9%至5

  • 工商時報

    低基期IC設計 業績迎高成長

    AI概念股熱隨眾多利多消息反映,近期買盤已有力竭跡象。市場將目光轉往低基期IC設計個股,主要係因自去年第三季起,部分IC設計已反映需求疲弱、營收表現率先修正,如義隆電(2458)、致新(8081)。隨著庫存去化告終,第三季需求穩健之下,將迎來高年增長的亮眼表現。

  • 財訊快報

    潛力股:致新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隨著下游庫存降低及TV需求回升,致新(8081)擺脫營運低潮期,第二季毛利率、營益率均明顯回升、優於市場預期,法人預期隨著面板、NB/PC及TV下游庫存恢復健康水位,第三季傳統旺季到來,回補庫存力道增強,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致新今年第一季庫存天數約191天,第二季降至167天,毛利率40%、營益率21%,分別較上季增加3、4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4.2億元,每股盈餘4.9元,未來幾個季度庫存天數將持續下降,預期第四季可降至安全區。法人看好面板庫存已回到健康水位,且隨產業重回正常軌道、稼動率提升,中國大陸新產能開出將帶動相關電源管理晶片需求成長,另外,PC換機潮可望在明年下半年啟動,均有助於致新營運成長恢復。

  • 工商時報

    吳錦川 用NASA經驗 引領致新續航

    致新科技董事長吳錦川身著T恤、牛仔褲,儼然矽谷工程師的親切長輩,言談中帶有幾分幽默。很難想像,吳錦川其實產學經驗豐富,自全球頂尖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畢業後,在美國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計算精密的飛行軌跡,實現人人稱羨的太空夢。而為了照顧父母毅然決然地放棄高薪,回到台灣投身教育,擔任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並且在致新科技最危機之時刻,上場擔任救援投手。至今於致新服務25年,吳錦川甫於6月14日升任董事長兼任總座,以最務實的精神,繼續領軍推動致新科技發展。

  • 時報資訊

    《半導體》致新 外資站在買方

    【時報-台北電】致新(8081)第二季合併營收達20.82億元,毛利率40%,優於公司前次營運展望,單季EPS 4.9元。在終端需求部分,公司表示目前仍在等待需求復甦,在新產品部分,DDR5持續推進,在AI相關部分僅PMIC有小部分商機;車用及工業用產品,公司一定會繼續深耕,但業績貢獻速度較為緩慢。 致新近期股價持續走強,累計8月漲幅達15.97%,投信、外資法人也多站在買方,尤其投信自7月中旬以來積極買超。面板及PC產業已落底,但後續能見度不明朗,不過致新下半年營運將呈現年增,營運成長動能維持復甦步伐。(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張珈睿)

立即登入瀏覽你的投資組合。登入
網友也在看
股名/股號
股價
漲跌(%)
成交量(張)
  • 矽創
    8016.TW
    292.00
    3.001.04%
    1,095
  • 聯詠
    3034.TW
    510.00
    1.000.20%
    2,206
  • 聯陽
    3014.TW
    159.50
    3.001.92%
    1,825
  • 瑞昱
    2379.TW
    449.00
    0.500.11%
    2,145
  • 台積電
    2330.TW
    579.00
    2.000.35%
    28,032
半導體產業漲跌排行
股名/股號
股價
漲跌(%)
成交量(張)
相關概念股
概念股
當日平均漲跌%
近1月平均漲跌%
台股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國際股市資料來源請參考 Yahoo Finance。使用Yahoo奇摩股市服務前,請您詳閱相關使用規範與聲明
台股行情、個股基本資料及財務資訊為精誠資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