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崇越 個股留言板
【時報-快訊】崇越(5434)11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11月營收 1-11月營收 112年度 3,961,991 45,345,240 111年同期 4,408,925 48,613,005 增減金額 -446,934 -3,267,765 增減(%) -10.14 -6.72
日 期:2023年12月01日公司名稱:崇越(5434)主 旨:代子公司光宇工程顧問(股)公司向關係人取得不動產之使用權資產發言人:黃玉真說 明:1.標的物之名稱及性質(如坐落台中市北區XX段XX小段土地):高雄市前鎮區復興四路12號3樓之10辦公室2.事實發生日:112/12/1~112/12/13.交易單位數量(如XX平方公尺,折合XX坪)、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租賃面積:28坪每單位價格:每月租金新台幣25,000元(含稅)使用權資產金額:新台幣562,989元4.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交易相對人如屬自然人,且非公司之關係人者,得免揭露其姓名):交易相對人:嘉益能源(股)公司與公司之關係:崇越科技(股)公司之子公司5.交易相對人為關係人者,並應公告選定關係人為交易對象之原因及前次移轉之所有人、前次移轉之所有人與公司及交易相對人間相互之關係、前次移轉日期及移轉金額:選定關係人為交易對象之原因: 地點及管理考量前次移轉之所有人與公司相互之關係、日期及金額:不適用6.交易標的最近五年內所有權人曾為公司之關係人者,尚應公告關係人之取得及處分日期、價格及交易當時與公司之關係:不適用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半導體暨光電關鍵材料廠崇越(5434)2023年受整體半導體市場需求放緩影響,營運動能減弱,不過,下半年隨著半導體產業景氣落底,EUV光罩基板及EUV光阻液等相關耗材逐漸放量,及環工掌握充沛訂單量,法人預估2024年營運重返成長軌道,營收可望突破歷史新高。崇越今年受到全球半導體產業需求不振影響,矽晶圓、光阻液、研磨液等出貨動能減弱,不過,基本上矽晶圓因有LTA長約保護,價格沒有變化、一切照合約進行,僅部分晶圓廠有遞延時程拉貨要求,客戶端產品庫存持續去化當中,光阻液、研磨液價格亦無大變化,僅出貨量稍有減少,一般預料,2024年第二季整體市況會較為明朗,至於明年矽晶圓合約價正與客戶協議當中。整體來看,崇越短期營運雖遇半導體景氣逆風,但長期於兩岸半導體市場仍具高度成長性,隨著先進製程不斷演進及各晶圓廠產能擴充,矽晶圓、光阻液或高端EUV光罩基板及EUV光阻液需求仍保持成長,一旦景氣開始復甦,拉貨動能隨即啟動,2024年整體營運表現必定優於今年。除了半導體事業,崇越於環工掌握充沛案量,建越及蘇州崇越兩公司合計在手訂單案量60至70億元,法人預期未來1至2年業績無虞,
【時報-台北電】崇越(5434)15日召開第三季法人說明會,董事長潘重良表示,因應台積電德國設廠,明年下半年將在德國設立據點,隨著環保工程成長性大、半導體景氣回溫,整體營運在明年恢復雙位數成長。 崇越第三季合併營收124.92億元,季增3.62%,年減9.43%,稅後純益7.92億元,季增18.26%,年減11.34%,每股稅後純益(EPS)為4.25元,第三季營收、EPS達歷史同期次高。 第三季毛利率13.95%,優於歷年同期,比第二季增加0.83個百分點,主因為環保工程等高毛利產品與服務營收比重增加;第三季營業利益率7.58%,更創歷史新高紀錄,優於第二季1.5個百分點。 潘重良強調,海外的環保工程毛利率非常高,這是好跡象,占營收比重拉高,目前環保工程在手訂單60~70億元。 崇越前三季EPS為12.01元,也是歷史次高,僅次於2022年前三季EPS 16.61元歷史新高。投資人關注的2024年配息政策,潘重良表示,與往年配息率6成差異不大。 展望2024年,潘重良表示,隨著3奈米製程放量,帶動光阻、光罩基板、光罩保護膜等半導體材料銷售成長,半導體景氣今年年底即將觸底。 另外加上海
崇越(5434)15日召開第三季法人說明會,董事長潘重良表示,因應台積電德國設廠,明年下半年將在德國設立據點,隨著環保工程成長性大、半導體景氣回溫,整體營運在明年恢復雙位數成長。
【時報-台北電】崇越(5434)今(15)日召開第三季法人說明會,董事長潘重良表示,因應台積電德國設廠,明年下半年將在德國設立據點,隨著環保工程成長性大、半導體景氣回溫,整體營運在2024年恢復雙位數成長。 崇越第三季合併營收124.92億元,季增 3.62%,年減9.43%,稅後純益7.92億元,季增18.26%,年減11.34%,每股稅後純益為4.25元,第三季合併營收、EPS達歷史同期次高。 第三季毛利率13.95%,優於歷年同期,比第二季增加0.83個百分點,主因為環保工程等高毛利產品與服務營收比重增加;第三季營業利益率7.58%,更創歷史新高紀錄,優於第二季1.5個百分點。 潘重良強調,海外的環保工程毛利率非常高,這是好跡象,占營收比重拉高,目前環保工程在手訂單60-70億元。 崇越前三季EPS為12.01元,也是歷史次高,僅次於2022年前三季EPS16.61元歷史新高。投資人關注的2024年配息政策,潘重良表示,與往年配息率6成差異不大。 展望2024年,潘重良表示,隨著3奈米製程放量,帶動光阻、光罩基板、光罩保護膜等半導體材料銷售成長,半導體景氣今年年底即將觸底,另外加
日 期:2023年11月14日公司名稱:崇越(5434)主 旨:崇越受邀參加福邦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發言人:黃玉真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2/11/15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2/11/15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4 時 3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福邦證券總公司(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6號7樓)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受邀參加福邦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就本公司已公開之財務業務資訊作說明。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半導體暨光電關鍵材料廠崇越(5434)公布10月合併營收43.43億元,月增3.15%、年減5.65%;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413.83億元、年減6.38%。崇越表示,受惠於海外光阻液需求持續成長,及海外環保工程業務依完工比例認列,挹注集團營收,使得10月營收創歷史同期次高。受半導體需求不彰影響,崇越矽晶圓拉貨動能尚弱,10月業績仍未回溫,依照近期一、二線晶圓廠法說會展望來看,一線晶圓廠營運尚穩,但二線晶圓廠營運仍承壓,雖然目前終端市場庫存去化已將近一年時間,但除了最先修正PC/NB、手機需求有回暖之外,其餘消費性電子、通訊、工業類等產品需求仍弱,相關IC設計公司投片仍相當謹慎保守。不過,崇越海外市場矽晶圓、光阻液等拉貨仍持續增長,二線晶圓廠及海外市場有LTA長約保護,價格及量都沒有太大變化,僅有部分矽晶圓拉貨遞延一至二個季度。另外,環工部分目前手中承攬案量仍相當充沛,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都有大案子進行中,營收獲利均較以往佳,目前持續開拓新市場客戶,今年工程事業貢獻度可望大幅成長。崇越第三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7.92億元、年減11%,每股盈餘4.25元;累
【時報-快訊】崇越(5434)10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10月營收 1-10月營收 112年度 4,343,215 41,383,249 111年同期 4,603,324 44,204,080 增減金額 -260,109 -2,820,831 增減(%) -5.65 -6.38
崇越集團 (5434-TW) 董事長郭智輝博士獲聘臺北大學客座講座教授,日前於總公司舉行「國立臺北大學郭智輝客座講座教授聘任典禮」,由臺北大學李承嘉校長親自頒發聘任證書。
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博士獲聘臺北大學客座講座教授,10月19日於崇越科技總公司舉行「國立臺北大學郭智輝客座講座教授聘任典禮」,由臺北大學李承嘉校長親自頒發聘任證書。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半導體暨光電關鍵材料廠崇越(5434)公布9月合併營收42.11億元,月增1.38%、年減7.23%;第三季合併營收124.92億元,季增3.62%、年減9.43%;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370.4億元、年減6.47%。在矽晶圓拉貨回升與環工挹注之下,9月與第三季營收雙雙創下歷史次高。崇越下半年營運動能逐漸轉強,雖然二線晶圓廠矽晶圓拉貨動能仍疲弱,但一線大廠需求仍在,尤其在高階晶片應用需求,持續與客戶協商矽晶圓新合約單量價,LTA價格沒有變化,按照合約進行,僅容許部分數量遞延至2024年,法人預期2023年營收目標可順利達陣,2024年隨著半導體景氣復甦,營運進入高速成長期。今年工程案量大幅提升,兩岸在手訂單60億元,前進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都有大案子,營收獲利均較以往佳,目前持續開拓新市場客戶,今年工程事業貢獻度可望大幅成長。另外,半導體爐管石英及石英舟需求殷切,目前交期長達1年之久,崇越與日本信越合資之石英三廠將於第三季完成土建,可望縮短客戶交貨時程。
【時報-快訊】崇越(5434)9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9月營收 1- 9月營收 112年度 4,210,501 37,040,034 111年同期 4,538,814 39,600,756 增減金額 -328,313 -2,560,722 增減(%) -7.23 -6.47
彭博社點名台灣廠商疑助華為在中國深圳不為人知的晶片工廠網絡打造基礎設施,昨日崇越(5434)公告說明投資與業務皆遵守國家政策與法令拓展營運項目,工程業務持續進行中不受影響。今(4)日亞翔(6139)、矽科宏晟(6725)、漢唐(2404)三家廠商也喊冤,強調遵守法令與國家政策。
地緣政治效應繼續延燒,近日外媒點名四台廠助華為蓋廠,儘管不涉及關鍵技術,不過,資深半導體評論家陸行之在臉書貼文指出,若華為成為高整合製造商,未來提供晶片外售、晶圓代工服務也是有可能,屆時各種產業版圖恐將變化。
中國資通訊大廠華為8月底突破美國晶片制裁,推出新一代智慧手機Mate60系列,在各界關注華為何以能突破美方封鎖之際,外媒3日披露,崇越、漢唐、亞翔等四家台灣企業協助華為建設晶片基礙設施,消息震撼業界。由於正值美中科技戰敏感時刻,我經濟部表示,將調查上述幾家台企與華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