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和康生(1783)22日法說會表示,各市場取證同步往前,不會限縮在台灣、美國,今年預計拿到十張上市許可,與母公司大江生醫(8436)在保健品的合作也在進行。著眼醫美剛性需求,中國市場超過2000億台幣,其中有1/4與皮膚填補劑相關,和康生大力投入品牌芙鎂登,近期已大量曝光搶商機,隨著解封口罩拿掉,醫美需求將上升,配合上市許可增加,未來發酵可期。今年營收成長目標為雙位數成長,毛利率、費用率都希望能持穩。和康生第一季營業收入1.43億元,年成長16.04%,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53.39%提升至67.61%,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4444萬元,年增率亦達116.3%,每股盈餘0.52元。從營收分布來看,玻尿酸占比47.8%、膠原蛋白51.7%、其他0.5%,大致維持玻尿酸、膠原蛋白各半的態勢。以市場來看,第一季台灣大增至46.2%,而美國兩、中國大市場卻分別降至25.9%、11.9%,和康生表示,台灣佔比提升要歸功於一劑型推廣成功,也因此佔比從去年33.7%大幅提升,美國、中國佔比下降則與聖誕節、去年底疫情爆發有關,預估第二季起會逐漸回到先前分布。和康生總經理陳敬亭
和康生(1783)獲大江(8436)入主效益逐漸顯現,首季獲利翻倍,EPS達0.52元。和康生總經理陳敬亭22日在法說會中表示,看好大陸、中東與東南亞可銷售產品線增加的堆疊效應,今年營收將續保雙位數成長。
日 期:2023年05月16日公司名稱:和康生(1783)主 旨:和康生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發言人:黃千恬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2/05/22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2/05/22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4 時 0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線上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近期國內上市櫃公司的法說會連發,第一季財報的揭露也近入到了尾聲。按照規定,五月十五日之前第一季的財報要上傳完畢,換句話說,財報空窗期已接近尾聲,雖然不一定壞公司都會拖到最後幾天才會公告,但說實話,如果有確定的財報數字可以參考,為什麼要去猜呢?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和康生技(1783)被大江生醫(8436)入主效益逐漸顯現,首季毛利率提升13個百分點,更較前一年同期翻倍,每股盈餘0.52元。董事長林詠翔表示,醫材成長有新客戶、新市場及新產品三軌,而和康生與大江的合作效益才進入新市場這一層,對營運擴大效益才剛開始,今年整年都可望有好表現。和康生近日公佈第一季財報,營業收入1.43億元,年成長16.04%,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53.39%提升至67.61%,一口氣增加13個百分點,營業利益3741萬元,年增率高達184.7%,稅前淨利5340萬元,年增率也高達108.4%,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4444萬元,年增率亦達116.3%,每股盈餘0.52元,也較去年同期的0.24元倍增。2021年和康生加入大江生技大聯盟後,當年度7月12日起編入大江生醫的合併報表內,大江生醫董事長林詠翔兼任董事長。林詠翔表示,大江在生醫有一千多項專利,併入和康生後交叉使用,也幫助籌資加速,並利用全球銷售通路,有助國際通關採購、製造、取證能力提升,如和康生以前都沒打入印度、俄羅斯等,現在市場都開始擴張,上市許可證也從原本43張,一年多時間就新增19張
1.DBP.BULL.1783日 期:2023年05月03日公司名稱:和康生(1783)主 旨: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發言人:黃千恬說 明:1. 董事會擬議日期:112/05/032. 股利所屬年(季)度:111年 年度3. 股利所屬期間:111/01/01 至 111/12/314. 股東配發內容:(1)盈餘分配之現金股利(元/股):0.50000000(2)法定盈餘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3)資本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4)股東配發之現金(股利)總金額(元):42,349,579(5)盈餘轉增資配股(元/股):0.50000000(6)法定盈餘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7)資本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8)股東配股總股數(股):4,234,9575. 其他應敘明事項:無6. 普通股每股面額欄位:新台幣10.0000元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和康生(1783)增持母公司大江生醫(8436)股權,今日獲多頭肯定,和康生盤中股價大漲逾6%、大江漲幅則在1%以上。 和康生以單位價格197.5元,增持母公司大江生醫股票2531張,交易總金額4.99億元,交易完成後,持股比例2.14%。 大江生醫指出,此次和康生投資大江目的為透過交叉持股,利於和康營運面的多角化經營、實現企業間的策略聯盟、增進企業營運效率,此外也加深製造合作,創造規模經濟,強化競爭力。 大江集團近年積極佈局歐美市場,而子公司和康生在結合大江生醫集團的研發及通路資源後,加速全球布局積極取證,和康生專注於膠原蛋白與玻尿酸生技領域,目前已經累計開發共20項產品,並推出自有品牌保健品,同時導入自動化設備等,加速研發進程,雙方利用資源互補的方式,強化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力。 和康生產品以膠原蛋白與玻尿酸應用為主,今、明兩年仍有擴產計畫,短期將以產線配配置優化,中期希望能做到新廠的擴建。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和康生(1783)21日公告,砸近5億元增持母公司大江生醫(8436)股權2531張,交易完成後將持股2.14%。大江生醫集團表示,透過交叉持股,有利於和康營運面的多角化經營,加深製造合作,強化競爭力。和康生2021年加入大江生技大聯盟後,當年度7月12日起編入大江生醫的合併報表內,結盟後綜效顯現。為實現1+1大於2的實際效益,分享全球行銷網路資源,加深研發與製造合作,進一步擴大集團於生技領域之發展版圖,和康生於4月21日公告,以單位價格197.5元,增持大江2531張,交易總金額4.99億元,交易完成後,持股比例2.14%。大江集團近年積極佈局歐美市場,而子公司和康生在結合大江生醫集團的研發及通路資源後,加速全球布局積極取證,和康生專注於膠原蛋白與玻尿酸生技領域,目前已經累計開發共20項產品,並推出自有品牌保健品「敏節633乳酸菌膠囊」及「至尊膠原蛋白美妍飲」,同時導入自動化設備等,加速研發進程,雙方利用資源互補的方式,強化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力。和康生2022年全年合併營收為6.04億元,年增18%,2022第四季的毛利率為66.86%,毛利率連續性4季成長
【時報-台北電】和康生(1783)在加入大江(8436)生技聯盟後,營運表現亮麗,和康生21日公告以每股197.5元合計4.99億元,買進大江股票2,531張,持股2.14%。法人認為,此舉是在消化大江大股東近期的釋股動作。 因疫情風暴加上大陸整頓微商,近三年營運遇逆風的大江,不僅終止營收年增三成的曲線,去年獲利也呈現腰斬、EPS 6.06元,是自2018年以來首度獲利未超過一個股本。 據資料顯示,大江董事長林詠翔、林詠皓兄弟分別在4月14、17日申報以洽特定人方式各轉讓1,184張、2,645張股票;前三大股東日本飲品集團-DyDo Group Holdings,Inc,更在4月18日申報以鉅額交易方式釋股2,645張,這是DyDo繼2022年釋出1%持股(共1,182張)予林詠翔個人後,再次大筆轉讓持股,備受關注。 法人認為,和康生此次以交叉入股方式,以4.99億元買進大江股票,應該是承接大股東轉讓的持股。 和康生表示,在加入大江生技結盟創造綜效,全球業務積極擴張後,為實現1+1大於2的實際效益,分享全球行銷網路資源,加深研發與製造合作,進一步擴大集團於生技領域發展版圖,才決議增持
和康生(1783)在加入大江(8436)生技聯盟後,營運表現亮麗,和康生21日公告以每股197.5元合計4.99億元,買進大江股票2,531張,持股2.14%。法人認為,此舉是在消化大江大股東近期的釋股動作。
日 期:2023年04月21日公司名稱:和康生(1783)主 旨:和康生取得有價證券發言人:黃千恬說 明:1.證券名稱: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2.交易日期:112/4/21~112/4/213.交易數量、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數量2,531,000股單位價格197.5元交易總金額499,873仟元4.處分利益(或損失)(取得有價證券者不適用):不適用5.與交易標的公司之關係:母子公司6.迄目前為止,累積持有本交易證券(含本次交易)之數量、金額、持股比例及權利受限情形(如質押情形):累積2,531,000股累積取得金額499,873仟元持股比例2.14%權利受限:無7.迄目前為止,依「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第三條所列之有價證券投資(含本次交易)占公司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總資產及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之比例暨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營運資金數額:佔總資產:34.53%佔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38.58%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營運資金數額:841,746仟元8.取得或處分之具體目的:投資9.本次交易表示異議董事之意見:無10.本次交易為關係人交易:否11.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不適用12
和康生(1783)受惠獲大江(8436)入股、私募引進台塑生醫後,去年營收6.04億元創新高,年增18%,前三季EPS1.25元,已賺贏前一年全年獲利,預期今年營運展望持續樂觀,吸引法人連日買,3日開盤跳空漲停,鎖住57.8元,創近14月新高,成交量2,142張,若後續量能放大突破54.6元壓力區,應有續航力道。
【時報-台北電】台股即將封關,投資專家認為,進入「虎尾」最後兩個交易日,抱股過年篩選重點為汰弱留強,建議挑選技術面維持多方型態,股價站穩月線之上,KD指標正向、外資偏多買超,以及2022年12月營收正成長的14檔三多概念股,包括和康生(1783)、泰茂(2230)等續航力道可期。 群益投顧研究部副總裁曾炎裕指出,在春節連假前,因規避風險減碼壓力大,不過,長假前越悲觀,開紅盤回補買盤將越強大,封關前夕以國際股市短線強勢對決長假前減碼賣壓,預料指數維持震盪整理的偏多格局。在操作策略上,抱股過年可留意選擇月線向上個股。 據統計,和康生、泰茂、台泥、長榮航、環球晶、裕隆、豐泰、台塑化、緯創、永豐金、精剛、臺企銀、遠東銀、上海商銀等14檔,不僅獲得外資法人力挺,成交動能放大,且股價站穩月線、KD指標正向,2022年12月營收繳出年增成績單等條件,集結多方訊號,有利股價延續多方攻勢。 生技股和康生加入大江大聯盟後,營運效益顯現,2022年12月營收0.62億元,月增 18.1%、年增50.3%,在業績題材支撐下,吸引外資連三日買超,加碼力道放大至1,379張,13日大漲逾7.03%,蓄勢挑戰前波收
【時報-台北電】和康生(1783)因營運持穩升溫,13日股價隨外資買盤連三個交易日加碼,以51元收盤,漲幅7.03%,成交張數倍增至6,340張。其中,外資買超1,379張。股價超越所有均線之上,多空量能由弱轉強攀揚,KD值也強勢向上。 2022年前三季EPS 1.25元,12月營收年增50.3%,全年營收60.44億元、年增18.06%。營收比仍以台灣最高、約45%,美國約25%、大陸約20%,預估2023年營運維持雙位數成長;主要來自大陸等海外布局貢獻,大陸成長動能產品包括皮膚填補劑、膠原蛋白敷料(牙科),其次為東南亞。看好市場需求,計劃上半年進行擴產計畫。(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彭暄貽)
和康生(1783)因營運持穩升溫,13日股價隨外資買盤連三個交易日加碼,以51元收盤,漲幅7.03%,成交張數倍增至6,340張。其中,外資買超1,379張。股價超越所有均線之上,多空量能由弱轉強攀揚,KD值也強勢向上。
每年春節前夕是整形高峰,今年過年首度口罩解禁,加上這次春節連假長達10天,對於有傷口需要恢復期的民眾來說,過年期間就可以度過恢復期,因此求診民眾比往年大增兩倍。加上過去三年因為疫情,戴口罩生活已是生活習慣,隨著口罩令解除,許多民眾開始煩惱起無罩生活,讓原本年底本就是旺季的醫美診所,更是門庭若市。年前微整形最熱門的項目是注射醫美,包括肉毒桿菌與玻尿酸填充,因注射型醫美相對其他項目的修復期較短,注射部位的紅腫、局部瘀青約一周可以修復,因此最受歡迎。其次則是雷射醫美,透過能量衝擊打散黑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