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無卡分期火熱,成支付/融資業藍海

MoneyDJ新聞 2022-06-30 11:31:27 記者 羅毓嘉 報導

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 BNPL)的無卡分期業務,在國際市場上經歷約20年的發展後,搭上電子商務應用的順風,讓未持有信用卡、但有消費能力的族群,成為支付與融資業者的兵家必爭之地,國內包括電商巨擘網家(8044)、以及中租集團(5871)的消金部門,都已建立自家的無卡分期業務生態系、結合電子商務系統,卡位這塊業務。

事實上,無卡分期的概念早在20年前就已出現在線下市場,由融資業者支付消費款項、取得債權,而消費者可先取得商品,再依照與融資業者訂定的合約按期繳付。

而近年來,全球市場電子商務盛行,未累積足夠信用評等而無法取得信用卡的族群,在電商時代便成為了無卡分期業者爭搶的一片藍海,據調研機構Cornerstone Advisors的調查,2021年全球無卡分期市場規模就達到了1000億美元。

先買後付、無卡分期的市場潛力很大無庸置疑,知名攤販可能月入百萬,卻可能因帳面無固定收入而未持有信用卡,台灣「藏富於民」這句話絕對沒錯。而海外著名的無卡分期業者,就包括了在各國市場上市的Paypal、Zip、Afterpay等融資巨頭,從Apple也著力於推出「Apple Pay Later」服務來看,科技巨頭們各自展開佈局,無卡分期在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當中扮演的角色,可能在短期內就會進入爆發期。

有Fintech業者就引述國外經驗指出,Fintech平台透過個人生活跟消費情境的串聯,推測用戶信用評等的可靠程度,應不會遜於金融業仰賴的聯合徵信。這也就提供了諸如Meta(原Facebook)、Apple這些科技巨擘介入的機會,站在業者角度,權衡違約率、收取利息、及開辦手續費用等因素,是絕對有賺頭的。

廣告

不過,較值得注意的是,然而無卡分期沒有聯徵機制,BNPL業者是否承作、如何訂定交易額度與分期利率(統一利率或因人而異)的標準等等環節,似乎僅能倚賴接收債權的融資業者作為主要、甚至唯一的信用守門人。另一方面,無卡分期的業務,即使在法律上屬民事債權的轉讓,本質上卻仍具備延遲或分期付款的性質,亦即存在著債務違約的風險。

固然,大型融資業者向公開市場募集、或者自銀行借貸取得的資金,以自身資產負債表作為承接債權與違約風險的工具,而消費者融資市場十分分散、單筆債權資產規模亦不大,「同時違約」的風險有限,對金融市場穩定性應不致構成重大衝擊。

不過提供無卡分期融資的業者,追求業績成長之餘難免出現把關不嚴、甚至有形無形出現「時尚精品、拉風的重機、3C家電隨時分期」等鼓吹高額消費的作為。無卡分期業務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流動與消費,實務上卻依然隱含了過度消費、擴張信用,乃至以「大額消費隨手分期」等廣告詞,在刺激消費之際形成一定程度的道德風險。

在商言商,電商經營目的就是要人掏出錢來消費、而無卡分期融資業者也樂於收取利息與費用;而市場要持續發展,先買後付的「類金融性質」也須Fintech廠商、融資業者投身開發多元服務。然而,消費者擴張債信的風險永不會消失,如何在兼顧產業發展與管控系統性風險之間設計適當監管架構,業者與主管機關,都還要多花點心思。

延伸閱讀:

NFCI亮警訊!ICI:股債油市場流動性惡化令人憂心

推數位新台幣?楊金龍:CBDC工程巨大複雜 非一蹴可及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