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新藥臨床數據優於預期 育世博-ky加速自體免疫疾病治療

育世博-ky(6976)獨創抗體細胞連結(ACC)新藥ACE1831,進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一期臨床試驗,初步數據優於預期,突顯其在自體免疫疾病應用的潛力;執行長蕭世嘉表示,將加速申請擴大適應症治療,未來每年都會有一新藥進入臨床的目標不變。

蕭世嘉指出,育世博旗下兩大技術平台為抗體細胞連結(ACC)與 有γδ2T 細胞的免疫細胞,ACC技術來自諾貝爾獎得主Carolyn Ber tozzi在點擊化學的成果,其點擊化學技術是「化學魔鬼沾」,優勢 在於可再現性高,將免疫細胞裝上導彈,是一種次世代T細胞銜接體(T-cell engager)技術,可強化細胞新藥功能性。

育世博的ACE1831一期臨床試驗,日前已首度公布最低劑量組別的初步數據。結果顯示,5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受試者中,除了一位未完成所有療程外,其餘四位受試者三位疾病穩定(stable disease, SD),一位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 CR)。

這五位受試者皆為一線藥物Rituximab及其他標準二線治療後復發的病患,多位接受過超過五線藥物治療。四位完成療程的受試者中,有三位更是接受過CAR-T治療後復發,包含治療反應為CR的受試者。

從療效耐久性來看,四位受試者中一位(SD)目前治療一個月疾病無惡化(no disease progression),其餘三位三個月疾病無惡化(no disease progression),顯示病患腫瘤沒有變大且無新生成的腫瘤。

廣告

此外,在安全性及耐受性方面,也未發生ACE1831相關的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RS)或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藥物動力學方面可以偵測到ACE1831在病人體中存在21-28天,並且有B細胞清除的功效。

蕭世嘉說,此臨床試驗證實ACE1831初步呈現安全性的數據,且能在病人體內存在21-28天,也能在CAR-T治療後復發的病人看到初步反應。這是ACC平台的初步的驗證結果,展現ACE1831在自體免疫疾病應用的潛力,育世博正積極推進自體免疫疾病的臨床試驗申請。

育世博目前已有HER2實體腫瘤、血液癌症與EGFR實體腫瘤在內的細胞新藥之IND獲准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進度最快的血液癌症收案已收案5人,HER2實體腫瘤則已收案8位, 甫獲准的EGFR實體腫瘤也會很快啟動收案。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金融股慘遭甩賣!低接正對時?「6檔金控各擁題材」最強黑馬是它
公務員嘆「真的選錯了」 政黨輪替後淪箭靶 親揭悲慘現況
竹北女警缺錢下海?網嘆房價物價太扯:公務員也難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