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反彈 關注政策受惠族群

陸股過去三個月好表現,令不少投資人意外。法人表示,陸股最壞情況已過,近期上漲可先視跌多反彈行情,是否長期多頭走勢,仍需要更多基本面配合,看好政策受惠、民生必需等產業。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指出,大陸官方一系列穩定股市措施見到一定成效,4月製造業PMI回到50榮枯線之上,進出口年增率同步轉正,總經數據出現復甦的早期跡象。加上地緣政治衝突風險及美國和日本股市波動性上升,也提升陸股的投資價值。部分機構投資者調整投資組合,也使得A股及港股資金外流的情況告一段落,陸股超跌後的反彈更迫使避險基金經理人陸續回補空頭部位來降低風險,此也間接助長了反彈氣勢。

陸股確實看到落底跡象,但經濟基本面的復甦仍有壓力,大陸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維持在5.3%,雖相較前期略高,但主要受惠於淨出口額的增加,工業生產與零售銷售的表現不如預期,房地產亦呈現疲軟;有鑑於消費和房地產市場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回復,這意味著通貨緊縮和企業獲利仍舊面臨挑戰。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大陸企業的獲利依然呈現衰退,加上實質經濟尚未回復動能,政府的寬鬆資金量能,並未能實質挹注企業體系,房產與金融體系的調整,仍待時間考驗,這波行情宜視為跌多反彈。陸股後市看好綠能、節能、電廠等公用事業,上半年這波修復下,也看好民間消費回溫,如食品飲料等民生必需和美容等相關類股的投資,這類不受實質經濟調整影響,都是相對看好標的。

瀚亞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王亨認為,大陸今年一系列的利多政策出台,明顯有救經濟、救市的決心且大陸首季GDP數據優於市場預期,其中出口與投資等細項的加速皆反映全球製造業週期向上終於傳遞至大陸,燃起市場對大陸經濟復甦的信心。

近期大陸消費與物價數據皆顯示大陸內需回升動能仍稍顯疲弱,且房地產持續低迷,對景氣仍會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拖累,惟逐漸好轉的基本面顯示大陸經濟最壞情況已過,市場情緒能否延續得觀察當地政府接下來祭出的刺激政策。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鋼內銷價 傾向開平低盤
第三代半導體 黃金陣容成形
全台73個行政區 房價年漲逾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