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3+3策略奏效,大啖AI、機器人商機,盤中股價漲逾5%再創波段新高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2317)集團近年積極發展3+3策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3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3項新技術);隨著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提前來台,AI及機器人持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而先前市場傳出輝達GB200新產品,鴻海及廣達(2382)是大贏家,加上鴻海也搶食機器人商機,激勵鴻海今(27)日盤中股價一度達185元,盤中漲幅逾5.11%,創2008年4月以來的新高。鴻海5月中旬法說會中,鴻海發言人巫俊毅表示,全年能見度比3月時又更好一些,主要是因為AI伺服器的需求強勁。巫俊毅表示,鴻海第一季AI伺服器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將近200%,AI伺服器需求持續增強,預期接下來會一季比一季好;而一般伺服器需求也持續回升,整體伺服器將呈現強勁的成長,網通產品也開始回升。巫俊毅強調,今年AI伺服器產品在整體伺服器營收占比將達到四成以上的預估仍維持不變。

而鴻海集團先前就與日本軟銀合作製造Pepper人形機器人,並且持續布局機器人軟硬體整合方案,旗下法博智能(FARobot)推出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軟硬體方案,法博智能提供的工業機器人溝通解決方案已逐漸被台灣工廠產線所採用,並成功擴展至馬來西亞的封裝測試產線。此外,法博智能計畫於今年進軍中國大陸市場,以進一步拓展其業務版圖。

至於鴻海今年第一季本業獲利較去年同期繳出三率三升,每股盈餘(EPS)達1.59元。展望第二季,除消費智能產品外,其他三大類產品可望迎來強勁成長,反映鴻海在ICT產業領先優勢,不論季對季、年對年都將呈現顯著成長,幅度方面都會優於過去三年的平均水準。因為AI伺服器的需求強勁,鴻海表示,今年全年的能見度較今年初時預估更好。

鴻海在AI伺服器領域的業務情況,巫俊毅表示,現有ICT市場規模將近1兆美元,而有些研調機構也預期AI產業在7到8年之內,就會超過1兆美元的規模,其中硬體就超過一半。這部分正好是台灣廠商、更是鴻海可以發揮的地方,所以未來幾年,鴻海看到的AI新興產業,確實可以帶來很大的貢獻,也會帶動鴻海雲端網路產品營收與佔比的明顯提升。

關於鴻海在AI伺服器產業的垂直整合優勢,鴻海表示,鴻海幾乎是唯一可以提供從模組、基板、伺服器、高速交換機、液冷系統、整機到資料中心,每一個關鍵零組件都可以自行開發的廠商。另外在全球佈建完整的伺服器生產基地,不僅滿足了客戶在地化的剛性需求,也因為AI伺服器生產測試時,對於水、電、氣的要求提高,所以生產製造的能力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