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大陸電動車低價策略 打趴全球?

近10多年中國大陸新能源車蓬勃發展並在近幾年快速推向國際,已經引起西方國家的警覺,「產能過剩」成為其與西方國家貿易磨擦的核心主題。用這種不計效益的大量投資創造出泰山壓頂式的強大產能來擊垮對手,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的產業發展上並不陌生,遠的不說,近的就以21世紀初摩托車產業敗走東南亞的例子最為鮮明,值得關注。

日系低價摩托車曾襲捲東南亞

由於地理、氣候與經濟發展歷程的關係,東南亞各國與台灣類似,大量使用價格低廉且輕巧好用的摩托車,各國的摩托車與人口比例從1/3至接近1/2不等,尤其以越南與泰國最高。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企業幾乎完全壟斷了東南亞的摩托車市場,鈴木、本田、山葉等日本品牌在越南、泰國的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98%。

這些日系摩托車廠也在大陸設廠製造,除了開闢本地市場外,也看上了東南亞龐大的市場。與日企技術合作的中國廠商雖然改進了摩托車的品質,但受限於中國大陸城市發展規劃的「禁用摩托車」政策,大陸業者開始把業務推向東南亞,與授予技術的日本企業在越、泰、馬等國一較高下,頗有出師後挑戰自家師傅的味道。

「500美元」陸系摩托車後來居上

從上世紀末的最後幾年,包括輕騎、嘉陵、宗申、力帆等中國大陸的摩托車廠陸續進軍越南,由於技術學習自日本,因此只能以低價取勝,加上陸系品牌眾多,價格殺低3至4折或更低,大約每輛售僅500美元左右。超低價策略很快地搶佔了市場,不到3年陸系摩托車市佔率已高達80%以上,甚至有數個廠家開始在東南亞設組裝廠以降低成本。

廣告

不過,這種陸廠間相互砍價要把對手擠出市場的策略也造成「賠本賺吆喝」的結果,甚至因低價損及品質與服務,不到3年時間便全面敗退。現在越南的日系摩托車市佔率重回90%,而陸製摩托車的佔有率已經不到1%。

但事隔10多年後,部份經營績效不錯的陸製摩托車廠商,已經從東南亞慘敗的低谷中走出,其中幾家實力相當堅強,試圖以新能源摩托車的戰略重返東南亞市場。

新能源車在大陸風起雲湧

至於現在最為熱門的新能源汽車,由於能享受著中國政府的政策性補貼,吸引大量大陸新創企業搶進。從2014年中共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後,大陸各地湧現狂熱的造車風潮。新創的新能源車製造企業從產業政策發布第一年的48家,僅4年內就增長到最高峰時期的400餘家,這批企業被稱為「造車新勢力」,不幸的是,竟有許多是詐取政府補助金或是矇騙投資人的金融騙局。2019年開始有部份新車企倒閉或陷入經營危機,其中比較知名的包括威馬、天際、奇點、愛馳等15家。

據統計,目前實際上有生產與銷售的造車新勢力只有10家左右。這些仍在經營的新能源汽車廠在近1年多特斯拉帶動的降價潮中開始殺價競爭,其中包括比亞迪、五菱、蔚來、小鵬等比較知名的汽車廠,甚至還形成螺旋式的降價競賽,例如今年1月特斯拉、小鵬、智己、零跑、極氪等超過16家車企降價,不到2個月又再度引發新一波9家車企的降價潮。

面臨遭疑產能過剩危機

虧損與產能可能過剩仍是多數車企危機,有人更預料2024年情況會惡化。如果相較於當年摩托車企在東南亞的惡性競爭,性質雖然不同,但規模更增大了可能有數十倍之多,萬一問題未解,甚至會造成金融體系衝擊。如今美國已經祭出政策來應對所謂新能源車的「產能過剩」問題,這場風暴正在形成,各方嚴陣以待。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AI深偽技術比核武還猛?股神嚇壞 憂助1產業大爆發
勞保改革「賴清德非做不可」達人曝3大年改方向:這招最慘、退休金恐掉3成
養車成本比一比!不是Toyota…十年保養最便宜是它 豪車最貴「保時捷只排第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