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零件》致伸Q1報捷、全年樂觀 董座梁立省:技術重心三合一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致伸(4915)今舉行線上法說會,公司預估第二季度營收將呈現雙位數的年成長率,主要受惠於新產品的推出。估第二季度獲利也將呈現雙位數的年成長率,營業利益率優於去年同期。致伸今年資本支出約在26~27億元。致伸第一季營收178.94億元,單月、單季雙創同期高,第一季合併自結稅後每股盈餘約新台幣1.23元,法人預估今年營收上看30億美元,全年營收相當樂觀。

致伸董事長梁立省表示,產品技術是公司成長的命脈,未來致伸的技術重心在於三合一,也就是整合聲學,視覺和人機介面。未來的世界是走向智能化,也就是由人的服務轉向系統、雲端服務;在此智能化的趨勢,更突顯感知科技的重要。在三合一的領域中,致伸相當有信心。致伸在1980年就已經切入視覺領域,大家可能不知道第一台200萬畫素的相機,是致伸做出來的。至於聲學,則是在2013年底併購了Tymphany,目前持股約72%,該公司具有高端的聲學技術。至於人機介面,致伸在鍵盤和滑鼠更是累積了30年的經驗。

梁立省表示,致伸的市場策略將朝價值勝於量,今年的營收達相當規模,在達到該規模之後,致伸不再盲目擴大營收規模,而是更重視毛利率提升。例如,某大客戶的營收過去占致伸比約6成,而現在約降到15%,這樣的調整,也是因應提高毛利率的政策。致伸開發新客戶的標準,要有領先市場的能力、高度成長性,產品的毛利率是好的,關係是依賴的。例如,致伸的某警用相機供應商,在美國市場占有率約7~8成,就是一個例子。希望未來中實性客戶在致伸的營收占比能達5成。

而在財務目標上,梁立省表示,獲利改善指標有三,毛利率、ROE和EPS,未來都會明顯改善。

製造布局方面,梁立省表示,過去的生產基地主要在大陸,但地緣政治和人工成本上揚壓力下,致伸陸續到泰國及捷克建立生產基地,3年前在泰國開始生產,目前有3個廠房,今年泰國出貨較去年翻倍,目標在2024年大陸產能降到5成,其他移到泰國和捷克等地。此外,致伸擴大在台投資,在新竹竹北興建廠房並成立先進實驗室、產學育成中心與新產品製造中心,將增設智慧化產線,主要生產少量多樣的產品,如先進電動車駕駛輔助系統的安全監控模組、智慧物聯網及其應用模組等。梁立省也承諾,年底前致伸在北美生產基地會確定地點,建立後除了配合T公司(指特斯拉)外,也會擴大到其他的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