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銷售放緩 結構性因素支撐、前景樂觀

市場除了關注AI發展,另一個與永續發展有關的主題是電動車,麥肯錫預期2021年到2030年,全球電動車需求將成長6倍,達到約4,000萬輛,不過,電動車的銷售年增率在2023年和2022年分別為31%和62%,2024年預期為21%,代表全球電動車放緩,外銀認為,未來電動車成長雖緩慢,卻有結構性因素支撐,前景樂觀,股票不高的估值反而是有吸引力的進入點。

外銀分析,有一些重要的因素正在驅動電動車產業的成功,例如,過渡到更清潔、更環保的電池驅動車輛;較低的電池成本讓電動車與燃油車之間的價格更接近;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的改善,預計2023~2028年全球電動車收入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到10.1%。

雖然電動車銷售以年增率來看有放緩的跡象,但外銀認為,這並不等於電動車發展的障礙,因為下一階段的電動車需求依賴對價格更加敏感的消費者,這與電動車的早期使用者不同,目前的長期高利率環境也導致借貸成本上升,這可能會抑制消費者大額消費、高單價商品消費的傾向,包括購買汽車。

此外,電動車的成長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到燃油車同類產品的平價,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的便利性較低等因素所壓抑。儘管電動車成長放緩,但該產業仍處於擴張階段,外銀指出,在結構性因素的支持下,電動車的長期發展軌跡保持不變。

就投資的角度而言,在電動車產業成長放緩的情況下,電動車的股票投資標的交易價格及報酬率也不如初期熱絡,長期投資看來,這反而是一個逢低布局的機會。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領錢動作要快! 政府3大補貼6月底截止 這項最優惠每月進帳1.3萬
00929連11次填息!網大讚:最強配息ETF
00919狂飆16%最兇!達人揭2原因:配息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