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工程研討會攜手產官學研 共商電力供需管理與監管作法

圖說:「第44屆電力工程研討會、第20屆電力電子研討會、2023國科會電力學門成果發表會」邀請產官學研共商促成電力永續的議題。圖/工研院提供
圖說:「第44屆電力工程研討會、第20屆電力電子研討會、2023國科會電力學門成果發表會」邀請產官學研共商促成電力永續的議題。圖/工研院提供

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中華民國電力電子協會、國科會電力學門,臺北科技大學電機系共同舉辦「第44屆電力工程研討會、第20屆電力電子研討會、2023國科會電力學門成果發表會」,以「電力供需挑戰與創新」為主軸,邀請產官學研共商促成電力永續的議題。

兩天的研討會中專家們分享推動電力永續的議題,例如:在訂定能源策略時,可透過「整合資源規劃」,提出可靠、靈活且成本合理的做法,來擬定整體電力供需發展。以及當有用電大量需求時, 應積極導入「電力承載順序」的觀念,從提升能源效率、需量反應、分散式能源來進行電力的調度、尋找解方。此外,如何透過「強化獨立電業監管機制」,落實臺灣電力能源永續發展也是重要關鍵,在產學論壇中,分享政府今年3月成立之「電力可靠與韌性推動管理辦公室」後,以第三方監管角度建立法規修訂以及監管做法,協助電力供需穩定促進產業蓬勃發展。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致詞指出,此次研討會有三大重要策略方向,非常契合全球潮流趨勢。第一是供需整合資源規劃。第二個議題是獨立的電力監管機制,在電力法修正後,台電做了很多努力,這點要給予肯定。若有更好的第三方監管機制,建立明確遊戲規則供業者遵循,將更有效率。電力是高科技產業,臺灣有半導體、綠電、電動車及許多電子雲端技術,若能把這些產業技術加乘在一起,是未來最需要的,也是臺灣的優勢。臺灣應該要把能源轉型作為契機,加快轉型速度,才能對世界有更多的貢獻。

經濟部次長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以「推動電力產業成為高科技產業」為題進行演講,他表示,隨著新能源及新科技導入,電力產業已非傳統電業公司專屬,企業乃至於家戶都能是電力產銷者。

廣告

其中,能源樞紐(Energy Hub)為未來能源產業圖像。Energy Hub 匯集電力與其他形式的能源載體,使電力與其他能源載體適時轉換。同時結合高科技調控技術整合發電、輸配電與用戶端行為,達成最佳的能源轉換與分配。臺灣身為資通訊大國,在此良好基礎上,發展 Energy Hub 更有利於將電力轉型為高科技產業,帶動無窮市場商機。行政院已於 2019 年發佈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預估 2019 年起至 2030 年累計將可創造 1,141 億元直接效益。台灣電力公司也已開啟十年期 5645 億的「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強化電網韌性、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並能配合智慧化的需求面管理,確保供電穩定,進而讓電力產業成為高科技產業中的翹楚

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表示,面對減碳趨勢,電力業必須打破以往仰賴電業機構為主的供電方式,需以整合資源思維,同時規劃供給與需求端之需求,善用分散能源及虛擬電廠。更希望透過「草根運動」的精神,引導策略方向,由民眾自發性建立正確用電觀念與行為,才能達到全民共識與投入。,並在轉型路上,積極培養電力產業跨領域「T型人才」。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勞保勞退和理想有落差 月領5萬可能嗎? 專家搭AI模擬獻3計:越早知道越好
《外資》台灣央行12月升息半碼?2024三大外部風險揭示
高雄消費力看好 百貨商場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