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陷旱情 廣東用電拉警報

西南部水電大省雲南本月終於迎接降雨,卻仍無法緩解今年旱象,用電大省、外受電量近7成來自雲南的廣東,在6到8月的用電高峰期,恐率先受到波及。專家分析,廣東未來新能源發電的理想狀態,還是依靠外省送電,只有西北戈壁能滿足廣東的用電需求,需要進一步規劃能源轉型。

新浪財經30日報導,雲南經過降雨量偏低的1至4月,5月降雨也無法從根本扭轉局面,當地政府判斷,降水對旱情緩解有限,至6月初全省大部份地區未出現有效降雨,局地旱情仍將持續發展,對農業種植、電力保供造成較大影響。

今年4月,雲南省降雨量僅16.9毫米,較上年同期大減71%,同期發電量則為215.9億千瓦時,年減幅達到19.65%。

報導指出,在大陸「西電東送」工程中,雲南、廣東分別是南方電網體系中最大的送電方和用電方。據統計,在廣東省電力供給結構中,去年雲南送廣東電量為1,221億千瓦時,占廣東省外受電量的68.92%,占廣東發受電量總和的16.03%。

廣東2021年5月中旬曾出現電力緊張,多地區需要實行錯峰用電,當時雲南乾旱導致供電不足就是最大原因。因此,面對雲南今年旱象遲遲未解,關於「廣東怎麼辦」的疑問也逐漸增多。

在此情況下,廣東已計畫在2025年前把電源裝機規模將從2022年的1.7億千瓦提升至2025年的2.6億千瓦,相當於三年內擴能52.9%。

儘管提前布局,但是否代表廣東將能減少從外省購入電力,專家認為不太可能。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指出,廣東本土發電仍高度依賴火電,但天然氣、煤炭等資源需靠外部供應,事實上2021年缺電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能源價格大漲,火電企業發電積極度不高。

廣告

但廣東風電、太陽能發電的比例又較小,且強烈依賴空間和天氣因素,在空間不足的廣東,其很難成為比現有供電模式更穩定的電力。

林伯強認為,廣東未來新能源發電的理想狀態,還是依靠外電送電,只有西北戈壁能滿足廣東的用電需求,但這將牽涉到大型項目的規畫,包括電網轉型等。同時氫能也應該建一條輸送通道。因為透過氫能,這些便宜的風、電就可儲備、可運輸,這些都是需要規劃的。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三引擎催動 金居Q4獲利衝
亞太電開新局 遠傳扮靠山
13盞多頭明燈 外資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