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三口之家買車、租房,家庭開銷扣掉孝親費也難低於5萬!給想賺大錢受薪階級的3個理財建議

10月中串流媒體巨頭奈飛收盤後公佈財報,不但扭轉了付費訂閲用户流失的局面,而且還提供了高於華爾街預期的樂觀前景,股價盤後目前大漲14%,算是空頭行情下的一點驚喜。這段時間股市的大幅回檔,不少投資人的通病大多都是「錢已經都買完了」,看到更便宜也沒辦法買了。

(原文發布於10.19)

 

其實這涉及到資金控管以及「儲蓄率」的兩個層面,資金控管是比較大的學問,但儲蓄率應該就很好懂,例如一個月收入4萬,可以存2萬,那儲蓄率就是50%,坊間雜誌有很多種講法,有的說至少要30%,有的說至少要50%,有的說最好能拉到60%等等。

 

其實儲蓄這事情,由於我們家庭開銷所需,如果所得比較少的人,那儲蓄率怎麼樣都拉不高,除非住家裡、吃家裡、用家裡,那就另當別論。所以要做投資理財前,最常見的都是勸人家先儲蓄,老生常談卻又非常實際,存錢不只是為了累積銀彈,還可以培養跟長期投資股票一樣的人格特質,那就是自律與耐心。

 

存錢很重要,問題是看到很多物質上的誘惑,一不小心就花掉了,又該怎麼辦?這跟做股票也很像,大家討論的熱門股很夯,你追不追?看到大盤一直跌,原本說好每月定時定額買進,但是改成隨心所欲的買進,三兩天就買一次,那是不是銀彈很快就打光了?哪怕你存款原本有幾百萬,也是沒用。

 

一般受薪階級在存錢過程中,必定要跟著開源,這步當然是困難的,但收入較低的族群,不這樣做根本難以提升儲蓄率,就像是一對夫妻跟一個孩子,繳房租(或房貸)跟養了一台車,住在雙北好了,即便不用給老家的父母孝親費,那一個月家庭開銷也很難低於5萬,夫妻兩人如果又都只有賺3萬,那6-5=1,這是很簡單的算術,這個家庭開銷可能拼了命要繼續降,幫助也不大,在很窮困的時期,兼差、斜槓是必然的,只是多賺的錢要盡量都存起來,如果只是去多吃幾頓大餐,那也沒什麼意義。

廣告

 

有人說這樣不就沒生活品質?沒辦法,這階段還不能談品質,只能先談生存,尤其是生了孩子的爸媽更要有自覺。這社會的實際通膨遠高於中下階級的想像,因為台灣的油、電、水、瓦斯,都是有刻意壓低,不管是誰執政,都盡量不要動這塊,畢竟這可是民生大計,逼不得已才會動。

 

對於想要賺大錢,不如先從提升儲蓄率這塊做起,

 

第一、偏低收入族群先開源

第二、中產階級盡量減少非生活費用的支出

第三、月收入從4萬變成5、6萬的時候,請騙自己還是維持4萬的生活水準,要不然存不了錢

 

另一種常見的就是家人有給了一筆50萬或100萬,也許是幫忙購屋的頭期款,也可能是小夫妻成家的禮物,這種天上掉下來的錢,也很常拿去買股票,但這不是自己慢慢存錢累積起來的,所以自律性就會特別差,衝進去股市一筆梭哈,這是很常見的錯,同樣要記得,分批定時定額,可以讓自己容錯度比較大,不會通通套在一個高點上。

 

家庭理財其實每一步慢慢學都不難,只是每個環節串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工程,盡量賺、盡量省、盡量存、分批定時定額、盡量買大盤ETF、真要買個股也要慎選、不要迷戀高配息、突然多了一筆工作獎金也不要自我膨脹、看到股市多空循環保持平常心,然後耐心等待這個發酵的過程。

 

有讀者想問:「畢大,問題是這要等幾年呀?萬一要10幾20年怎麼辦?」從底層往上慢慢爬到中產,我的父母親花了35年,也因為有他們的犧牲打,才有後來的長打,父親不菸不酒不賭博,用蠻力苦幹賺錢,雖然沒有富裕,卻也不愁吃穿。母親生子後減少個人的衣服採買,轉為幫孩子添購衣褲、襪子。工作之餘也要扛下全部家事。

 

上一代要學習財商知識比較困難,不像現在網路資源這麼多,不管付費或免費都很多,除此之外,現在的人知識水平也較高,那沒理由還要花上35年,覺得自己要往上爬一層需要多少時間,這問題的答案或許問問自己願意犧牲到什麼程度,到底對改變階級有多渴望,一切也就有了答案。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為居家宅爸,專職投資人。交易員、曾任美股交易室經理(Floor Manager),交易經驗18年,交易總筆數達百萬筆。每月發表在網路上文字產出達10萬字。先從台股起家,曾交易海內外期權達4萬口。操作商品:黃豆、玉米、小麥、原油、指數期貨、歐元、日圓,主力為美股市場。著作:《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畢德歐夫帶你掌握理財5大關鍵》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更多今周刊文章
母親的喪禮,兄弟卻來鬧著叫我把500萬吐出來...一個孝子的悲劇:我承認對不起老婆小孩,卻沒愧對過我媽
每月至少存股2萬元,他堅持9年!30多歲Uber司機兼3份工:趁自己還年輕能多賺一點就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