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港股、中概股持續沸騰 現在想進場的投資人該如何佈局?

過去一個多禮拜,中國推出一系列超預期刺激措施,貨幣政策與流動性便捷政策的推出,加上財政刺激基調確立,上證指數 (SSEC) 從 2689 這一階段性低點重上 3000 點僅用 7 個交易日,滬深 300 指數 (CSI300) 上周更瘋漲近 16%,港股更連 11 天強彈,恒生指數 (HSI) 出現 2018 年輝煌時期以持續最久的一次漲勢。

放眼國際市場,長期謹慎看待中國股市的各大投行跟避險基金也突然轉向唱多港股與 A 股,知名避險基金經理 David Tepper 不僅瘋狂買進中國股票,更在面對「看好中國哪些資產標的」提問時答說「Everything,Everything,ETF、期貨、E-V-E-R-Y-T-H-I-N-G。」

從估值指標來看,港股相對於 A 股估值更低,未來上漲空間則更大。所以,目前港股顯然更有投資性價比,在港股中,互聯網、大金融、汽車、餐飲、半導體類股過去一周大幅拉升,尤其是互聯網族群。

港股互聯網公司幾乎屬於中國最優質的一批公司,有很好的基本面。在降本增效大背景下,很多公司重新聚焦主營業務,大幅減少不必要開支,因此它們的業績重回較高增速階段,尤其是騰訊、阿里巴巴、美團、小米、快手等。因此,低估值的港股自然成了中長期投資者所喜愛的價值窪地。

此次港股重新迎來「價值發現」,內部因素為中國刺激政策與釋放流動性,而從外部因素來看,相較於 A 股,港股對聯準會 (Fed) 降息更敏感。 港股屬於全球資本市場,港幣又實施聯繫匯率制度,對美國政策利率調整更敏感,過去兩年因 Fed 高利率政策,美元指數大漲,強勢美元壓抑港股表現,很多國際資金紛紛選擇減少港股配置。

除上述因素外,港股過去數月實質上迎來大筆資金流入,包括南向資金、企業回購等,它們也是此次港股整體得到顯著提振的重要中堅力量,而且現在港股上市公司的大規模回購主要來自互聯網公司,比如騰訊、阿里巴巴、小米、美團等公司現金流充裕,且有實力也有意願回購股份,這對自身股價有明顯的托底作用。

各種因素加總起來,對整個市場回暖會有長期積極效果,也就造成此次中國資產暴漲,港股單周漲超 20% 直接追平美國股指一年表現。

RockFlow 投資研究團隊認為,面對此次中國資產暴漲的機遇,多數投資人可採取極簡策略,定投以藍籌股為代表的優質個股和指數基金,如果稍微激進一點,也可以直接選擇 2 倍、3 倍槓桿 ETF。

資產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同時也是持有成本最低的相關 ETF 有南方恒生科技 (03033-HK) 跟恒生科技 ETF(03032-HK) ,而短期內看好港股反彈行情、希望享受更大漲幅的話,還可選擇帶槓桿的恒生指數 ETF 如恒生科技 2 倍看多 ETF(07226-HK) 和恒生指數 2 倍看多 ETF(07200-HK) 。

而在美股,投資人則可選擇指數 ETF 來抓緊此次暴漲行情。若更看好互聯網等科技股的反彈,則可以選擇中國科技指數 ETF(CQQQ-US) 、中概互聯網指數 ETF(KWEB-US) 。

若較希望追隨大盤整體表現,則可以選擇富時中國香港大盤股 ETF(FXI-US) 以及中國 MSCI ETF(MCHI-US) ,而希望在短期內收穫更大漲幅,可適當配置帶槓桿的指數 ETF,如中國互聯網 2 倍做多 ETF(CWEB-US) 、富時中國 3 倍做多 ETF(YINN-US) 。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