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主委 邱垂正歷練完整 盼兩岸堆疊善意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圖/本報資料照片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圖/本報資料照片

兼具學術與實務,且經過陸委會和海基會兩個大陸事務機構完整歷練的邱垂正,520起正式接任陸委會主委,扛起思考如何重啟對話、維持兩岸和平的重要責任與角色。他近日拋出「三個和平條件」,希望兩岸能多方面交流、堆疊善意,並讓善意循環,期盼能朝永久和平的目標前進。

從學術上來看,邱垂正於台師大政研所的博士論文題目,即為「台海兩岸和平整合模式之建構」;在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執教時,研究領域也跟對岸高度相關,包括兩岸經貿關係、港澳研究等,期間也多次赴大陸進行學術交流。

邱垂正1999年自台大國發所畢業後不久,就進入陸委會,先後擔任吳釗燮、陳明通兩位主委的辦公室幕僚,時間長達八年。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後,邱垂正被借調到陸委會,接任副主委兼發言人長達六年九個月,期間經歷張小月、陳明通、邱太三等三任主委。

2023年2月,邱垂正轉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深入與台商、陸配、陸生等交流互動,了解這些族群心聲,也參與兩岸間頻密的文書驗證等實務工作,補齊了兩岸事務歷練的拼圖,深刻體悟兩岸民間的互動與協助,是堆疊善意、讓善意循環的過程,也是和平穩定的種子。

當新任總統賴清德宣布由邱垂正擔任陸委會主委時,他也正式成為目前綠營中生代中,唯一在兩岸事務同時具備學術與實務資歷的主委,頗受期待。

而確定擔任主委後,邱垂正馬上向對岸釋出善意,提出積極和平的三個條件,包括經貿互賴、制度整合與價值共享。他認為,價值觀是兩岸最大的差異,處於價值對抗、價值障礙,價值共享太少。

邱垂正說,若兩岸核心價值共享愈多,愈容易朝「善意和解,積極合作,永久和平」的方向前進,也因為兩岸價值分歧,邱垂正認為各方面的交流,促進相互理解更顯重要。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衍生性商品成交確認平台明年上線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
業者怨:打炒房變成打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