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國度的恐懼 印度移工來台該怕嗎?

引進印度移工來台之所以在國內引起關注,主要在於國人對印度這個國家的陌生,一般民眾的認知可能是新聞報導上的性侵案、印度神童預言等光怪陸離新聞資訊所組合出來的印度,導致印度移工來台引發不小爭議。

事實上,數十年來,印度的藍領與低階白領移工不僅大量前往中東波灣國家工作,美國、英國等先進西方國家也都可見他們的蹤跡,德國、以色列也與印度簽署勞動協議。究竟印度移工來台有那麼「可怕」嗎?政府恐怕要多花時間讓國人進一步了解印度這古文明國家。

印度移工來台為何引爭議?

今年9月,印度英文媒體「印度斯坦時報」率先披露,印度正在與台灣洽簽勞務合作備忘錄(MOU),印度可望成為台灣最新的移工來源國;11月10日,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報導,台灣即將聘用多達10萬名印度移工,最快今年12月就會簽約。

消息傳回國內,輿論沸騰,即便勞動部多次澄清,外電所謂的「年底引進10萬名印度移工」純屬虛構,政府將抱持循序漸進、穩健務實的態度,審慎規劃開放引進印度移工相關事宜,但這樣的說法依舊無法消除民眾的疑慮,各種種族歧視言論也甚囂塵上,甚至有網路文章標題就寫「開放10萬印度移工,台灣要變性侵島?」

另外,由網友成立的「反對增加新移工國」粉專12月3日上凱道遊行,「反對增加新移工國」總召Yuna表示,政府說三年前就開始規劃引進印度移工,為何至今卻連一個評估報告都拿不出來?因此他們提出四大訴求包括:第一,全面暫緩新增移工來源國,要求提出新增來源國評估報告;第二,要求政府提供具實效的人民發聲平台,人民有權暫緩;第三,增訂移工管理專法,優先解決在台移工權益及犯罪問題;第四,改善台灣勞動環境,根本解決低薪問題。

廣告

至於有聲音指出該團體是歧視印度勞工,Yuna表示,他們的名稱是「反對引進新移工國」,不是只針對印度,目前台灣有75萬移工,但失聯移工就有8.5萬人,等於每10個移工就有1人逃逸。此外,移工還面臨低薪、工作環境不佳等問題,這些既有問題都待政府解決。

概括來說,反對人士的意見大概分為兩類。第一類認為不該以引進外籍移工的方式來規避台灣的低薪問題,因此反對增加新的移工國家,要求先改善台灣勞動環境、保障移工權益及改善犯罪問題等。

第二類的意見則是針對印度勞工給予歧視性的評價,認為印度移工的素質不高,將帶來性犯罪等問題,破壞台灣社會的治安。

印度移工海外賺很大 集中在這些國家

世界銀行每年都會發布《世界發展報告》,今年報告討論的就是移民問題。《印度時報》引用《世界發展報告》中的數據報導,印度工人在海外的收入可望增加120%,但若只是在國內移動,薪水增幅僅有40%。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22年印度輸出至各國的勞工所匯回印度的匯款總額高達111億美元,排行世界第一。印度移工匯回印度的匯款中,約有36%是由在美國、英國跟新加坡為主的高收入國家中,從事高科技工作的高技術勞工所貢獻;在中東波灣國家的印度移工雖從事技術性較低的工作,但因為波灣國家亦為高收入國家,也佔印度移工匯款總額的28%。

根據美國智庫移民政策研究所(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統計,2021年在美國的印度移工,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約15萬美元,是全美平均的兩倍,也遙遙領先9.5萬美元的中國移民。

同樣在澳洲,《經濟學人》報導,近58萬名印度移民家庭年收入中位數,接近8.7萬澳元,超過全國平均6.2萬澳元。

另外,印度出生、居住在他國的人口正持續攀升,根據聯合國最新數據,2020年全球共2.81億移民人口(居住在非出生國),印度以1,800萬奪下冠軍,第二大群體墨西哥裔為1,120萬人,海外人華人約1,050萬人,位居第三。

《經濟學人》報導,印度出生移民早已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中東高報酬的低技術建造業與酒店服務業,吸引大量印度青年湧入,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為最多印度移民居住的國家,人口達350萬,另外,排名第三的沙烏地拉阿伯,也有250萬印度移民。

至於美國,則以270萬印度移民人口,拿下第二多印度移民居住國。2022年,美國頒發給電腦科學家等「特殊職業」技術工人的H-1B簽證,高達73%由印度出生的移工獲得。

印度勞工輸出目的地國主要是中東波灣國家,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及美國、英國、加拿大為主的西方國家。

在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中的印度移工,主要是教育程度較高的專業人士,從事健康照護、科技以及工程相關的工作;在中東國家的印度移工,則多為僅具中學學歷、教育程度較低的中低階勞工。

北方邦、比哈爾、泰米爾納德跟喀拉拉是印度移工的主要來源地,其中來自東北跟人口稠密的北方邦跟比哈爾,主要是半技術跟非技術勞工,而來自印度南部喀拉拉跟泰米爾納德的移工教育程度較高。

以色列、德、新加坡招手印度移工

據印度《經濟時報》今年6月報導,印度政府正在擬定一項技能升級計畫,其中包括與30個需要熟練勞動力的國家合作。據了解,有30多國對印度技術移工表達了高度的興趣,而確定合作的國家包括了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澳洲,瑞典與芬蘭。經過初步估算,有16國的勞動力空缺,未來5年內需要370萬名印度受訓勞工來填補。

德國去年底與印度簽署「德印移民和流動協議」(German-Indian Migration and Mobility Agreement),是德國第一個與原籍國簽署的移民相關協議。

《德國之聲》8月報導,專家估計,德國每年需增加至少150萬移民,才得以補足人力荒,包括台積電選址設廠的「薩克森矽谷」,半導體人才都極度短缺。另外,根據德國醫院協會(German Hospital Association)2021年數據,德國各地診所護理人員空缺達1.4萬,重症加護病房職缺另有8000名,為此,德國勞動部長赫爾(Hubertus Heil)於今年G20峰會期間走訪印度,大力招募印度護理人才赴德。

不只德國,以色列外交部長柯恩(Eli Cohen)5月出訪新德里,與印度簽署一項勞動協議,將引進超過四萬名印度移工,其中3.4萬人將填補以色列營造業的人力荒。

日經亞洲(Nikkei Asia)9月報導,新加坡正在擴大移工的隊伍,以支撐人手不足的服務業,其中就納入印度的移工,他們將可以在新加坡獲得9個職業的工作許可,包括飯店客房清潔工與行李員。

印度移工來台陷認知問題

根據勞動部顯示,台灣截至今年10月有超過75萬名移工,其中以印尼的26萬9,322人為最多,其次為越南的26萬2546人,菲律賓則以15萬1,562人位居台灣第三大移工來源國。

對於台灣有意引進印度移工,國立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賜認為,台灣民眾有這些恐懼、不安,其實代表的是台灣社會對於印度整體的認知很有限,雖然台灣和印度時差只有2.5個小時,可是心理距離非常遙遠。

泰國研究學者洪銘謙也指出,台灣對印度不了解的程度,和台灣20年前對東南亞的想像很類似,台灣目前懂印度的人太少了,懂他們的語言的人也不夠多,當問題發生,或文化上有衝突的時候,可能會造成台灣人對印度人的偏見,又會加深對印度的誤解。

兩位學者都認為,印度文化、語言、宗教習俗都非常多元,引進印度移工之前,台灣必須先準備好相應的人才、知識、生活空間;就語言來說,除了英語,印度當前有多達22種的官方語言,並沒有統一的國家語言,其中,印地語(Hindi)是目前印度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但整個印度也只有大約4成人口通曉印地語,可是,台灣高等教育機構中,連一個印地語或印度研究相關科系都沒有,可見台灣亟須建立認識印度的知識體系。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德國西門子就愛跟它合作! 國內電機大廠再砸6億擴廠
獎勵企業聘用「高年級生」!政府贊助這筆50萬 申請條件、資格曝光
零股新制上路 台股5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