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股》長榮鋼Q1每股賺0.82元 鋼構看好2年榮景(2-1)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長榮鋼(2211)周一召開線上法說會,第一季獲利3.43億元,季增20.14%、年增33.33%,基本每股盈餘0.82元,較去年同期0.65元、去年第四季0.68元雙雙成長。目前產能沒有擴充計畫,針對原物料持續波動上漲,除持續做好供應商管理,同步推動與客戶採鋼材價格浮動機制,對於戰爭、疫情、打炒房等影響大多正向看待,鋼構目前預估還有一到兩年的榮景。
長榮鋼第一季營業收入33.91億元,季減25.07%、年增11.25%,營業毛利6.51億元,季增7.63%、年增15.25%,營業利益5.13億元,季增22.03%、年增24.61%,稅前淨利5.22億元,季增19.04%、年增26.16%,本期淨利4.18億元,季增16.56%、年增22.63%,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3.43億元,季增20.14%、年增33.33%,基本每股盈餘0.82元,高於往年同期,較去年同期0.65元、去年第四季0.68元雙雙成長。
長榮鋼本業業務分為鋼構跟貨櫃(整修跟清洗),疫情下缺櫃議題卻沒有對公司業務有顯著助益,而且規模也較小。鋼構方面,公司兩廠產能落在1.3-1.4萬噸之間。去年鋼構吊裝量創下歷史新高,長榮鋼在手訂單(截至2022年3月止)16萬2238噸,廠房占31%、大樓占69%;新接訂單(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止)17萬6390噸,廠房占31%、大樓占69%。
長榮鋼提到,鋼構產業發展,2022年新建商辦與住宅大樓及傳產、物流、高科技廠房推案穩定增加,鋼構業景氣平穩成長。總經理劉邦恩提到,台灣國內鋼構仍供不應求的狀況,最近如雙子星大樓、高雄亞洲新灣區、各地科技廠擴建計畫大案子仍不少,目前預估還有一到兩年的榮景。而受烏俄戰爭影響,原物料持續波動上漲,除持續做好供應商管理,同步推動與客戶採鋼材價格浮動機制。公司也積極爭取大型商業開發案、高科技廠房、住宅及商辦大樓鋼構。針對打炒房、全球經濟狀況等中長期影響,公司也會持續因應。
細談烏俄戰爭、大陸封控清零政策、政府打房政策,董事長林耿立表示,戰爭使烏克蘭煉鋼廠受損,加上俄國受國際經濟制裁,以及大陸疫情,鋼鐵盤價上升,影響材料的波動風險,但對國內鋼構影響其實不大,鋼材價格也採浮動機制,把影響降到最低,不過對於全球經濟、供應鏈等,關注大陸、美國基礎建設,仍須持續觀察。而因為大陸疫情是否再度影響科技等大廠回流台灣,藉而推升鋼材的基建需求,仍待觀察中,而環保事業與國際影響不深,衝擊也不大,在國內疫情大爆發,環保事業的處理垃圾量不減反增,水美公司處理醫療感染性廢棄物,對於疫情影響反而受惠。至於台灣政府打炒房,公司認為短期或許有降溫局勢,但影響多為中小型營建,鋼構是營建的一環,在都更、基建等鋼性需求下,對公司影響較小,後市看法也仍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