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銀行家像流氓?黃天牧必須檢視六大質變

【時報-台北電】銀行家在外界眼裡與「流氓」無異?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0日提出銀行近30年來的六大質變,如業務種類不同、服務範圍擴大、不同誘因機制、勞雇關係變化、行員與客戶關係改變、及短期主義等,若不適就是衍生弊案或影響永續經營,所以若不深入討論六大質變,無法提出真正公平待客原則。 黃天牧在銀行業公平待客原則評核表揚典禮上,以2018年迪士尼電影「美滿人間」中的銀行家,被形塑成文化流氓(rogue)為引,回溯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引爆的金融風暴,10多年後,銀行是否更安全?黃天牧說答案是「yes or no」。 肯定的部分,是金融危機後從金融危機委員會或20國會議,都強烈要求銀行要增資,提升資本適足率,強化2008年金融危機最重要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槓桿比率的降低,對過大、過複雜的銀行要縮減規模,從此角度來講,過去10多年來,銀行資本適足率是提升了,在新巴賽爾資本規範下,流動性管理也更強韌,所以從這部分銀行是更安全了。 但同時間2012、2013年發生LIBOR弊案,即多家銀行操縱匯率;也看到美國一些大銀行偽造客戶信用卡帳戶,最後好幾個負責人下台,至今無法收拾殘局,也出現歐洲某一銀行二、三年前財務出問題,被要求解雇員工,進行財務改革,當天媒體拍到照片有二位衣冠楚楚的年輕人,抱著盒子從銀行走出來,大家以為這是被解雇的員工,結果這二人是裁縫師,是該銀行留任的高階主管要求裁縫師到銀行量身訂作新西服,這就是當時那家銀行的文化,當同仁沒有工作時,主管還要作新衣服,黃天牧說,這也許就是媒體或電影會如此突顯銀行家的形象。 黃天牧指出,今天的銀行結構與管理,與30年前銀行結構是不一樣,他整理出六大質變,一是銀行業務種類、服務客戶不同;二是銀行經營範圍更廣,在低利率環境,對風險管理,有不同想法,面對追求利潤的誘因,風險承擔上是否作好適度管理,風險胃納是否有良好管理,因各不同銀行而異。 三是誘因機制,如何鼓勵同仁替銀行創造利潤,有很多不同機制,2008年就是發現不當的誘因機制,讓銷售者有不符道德倫理的行銷;四是銀行老闆與員工的關係,30年前銀行都是非常被尊敬的,進入銀行是非常光榮的工作,但過去2、30年來,勞資關係調整,員工是否把在銀行作為一輩子的工作,會因外在環境調整,資方與勞方關係變化,影響工作品質與公平待客。 五客戶與行員間的關係亦變化,以前銀行業務未繁雜時,行員與客戶是很熟悉的,現在行員被要求業績,銀行行員是否了解客戶,是否以客戶利益為前提去銷售商品,從國際間看法,行員與客戶間關係轉變,所以即便有很多規範,還是看到理專不顧客戶利益,作了很多不當、不法行為。 六是短期主義,現在大家都想尋求短期獲利或短期股價上升,短期主義若過度上綱,會形成銀行永續經營最大的威脅,黃天牧說,這不只是看台灣,也是看到區域間很多銀行經營與弊案,整理出這六大質變,金管會與銀行在討論理專十誡、公平待客時,若不深入討論銀行六大質變,是無法提出真正解決公平待客最主要的精神。(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彭禎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