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國銀搶進風電 看好5,230億商機

【時報-台北電】沃旭能源發布的離岸風場研究顯示,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的900MW離岸風場,將創造5,230億元經濟價值,在台採購金額龐大,吸引國銀搶進商機。其中又以中信銀行最積極,至去年底辦理的離岸風電專案融資聯貸案,主辦金額逾4,100億元。 國銀認為,各銀行主力承做業務不同,依個案狀況互有高低,皆需獨立定價。綠能發展隨氣候變遷加劇、環境轉型的聲浪持續增強,能源議題受矚目,與再生能源相關的投融資案件,將會持續增強。

中信銀是目前唯一擔任五個離岸風場本國財務顧問的金融機構。該行以其經手的案件為例說,建置風場過程中,沃旭能源須支付供應商款項包括風機、葉片、鑄件、塔架、變壓器、電力纜線與設施等設備款,及工程款與勞務費用等,中信銀日前與摩根大通銀行攜手,打造離岸風電永續供應鏈金融服務,確保付款資訊透過沃旭能源ERP系統,無縫接軌上傳支付明細至數位平臺,活絡供應商的應收帳款資產及資金,提高交易資訊透明度。

至於綠色融資利率的制定,主要考量「授信客戶評級、是否有徵提擔保品及還款來源」等情況,對客戶進行差異化報價。企業辦理綠色貸款屬「氣候調適或氣候減緩」將資金用於綠色相關作為,若搭配該行創新的ESG資金組合式放款,可獲得利率補貼;而企業辦理永續績效連結貸款,依台灣聯徵中心永續績效連結授信原則規範,設定具遠大企圖心、實質重大和可量化的預定永續績效目標,在年度檢視符合設定指標的下一筆動撥起,得享有銀行鼓勵性質的利率補貼。

除此,環境部公告課徵碳費時程,5月底公告碳費徵收三項子法草案,國銀也開始因應。永豐銀行董事長曹為實認為,環境部推動台灣開徵碳費,加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自後年起,對進口商品課徵碳關稅,顯示出口導向的台灣企業,勢必面對導入碳盤查機制、重新評估生產成本等多重挑戰,考驗經營的韌性與彈性,「綠金」的重要性已遠超過黃金。(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魏喬怡、黃于庭、戴瑞瑤/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