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國壽為接軌ICS「拚了老命」

【時報-台北電】壽險業2026年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是否還需要更多的寬限期?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24日表示,國泰人壽三年內透過現增及發債募資1,500億元,為了接軌「真的是拚了老命」,在接軌上「非常努力」,按照既定時程表,剩下的應交待金管會與壽險公會去討論。李長庚對此議題不願表態。

不過,李長庚表示,接軌對台灣壽險業是大事,台灣壽險市場有三大特殊,一是壽險總資產占金融資產逾3成,是全球最高;二台灣以儲蓄保單為主,約2002年才開始推投資型保單,進行商品轉型,至今不過20多年,但歐洲推投資型保單已50、60年,接軌上台灣難度非常高;三是台灣目前採用RBC制度,風險發生率是95%,ICS是99.5%,是現有制度1.6倍,轉換難度非常高。

李長庚說,感激金管會已公布在地化措施,給予緩衝期15年,「但如果台灣公債殖利率與韓國一樣是4.5%,台灣不需要延長接軌時間」,台灣最大問題是,必須大量投資海外,如去年一年要付3,600億元避險工具成本,若每年3,600億元可留在帳上或增資,現在不用擔心接軌問題。

國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表示,2022年國壽以普通股現增350億元,2023年發次順位債券募資350億元,今年上半年完成發債募資500億元,下半年董事會已通過再發債300億元,今年800億元是高峰,明年是否繼續募資,仍待董事會拍板數字,現在國壽RBC逾350%,換算ICS約是RBC一半數字,算是蠻充足。

但國壽希望有更大彈性,所以在市場許可時,會儘可能增資。(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戴瑞瑤/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