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北富銀:財務碳盤查首度通過第三方有限確信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富邦金(2881)旗下北富邦發布2023年度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報告書,首度依「臺灣2050淨零排放藍圖」減碳規劃,運用探索型氣候變遷風險情境,模擬出各產業投融資部位的潛在減碳路徑,創國銀首例,透過此追蹤減碳目標的管理工具以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此外,報告書的「TCFD揭露框架符合性」及「投融資組合溫室氣體排放量」等資訊亦首次通過第三方有限確信,代表北富銀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嚴謹以對,超前準備因應對策。

全球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過程,有許多機會和風險,銀行為低碳轉型的重要推手。面對日趨嚴峻的氣候相關風險,北富銀訂定「完善氣候風險管理」、「提升組織氣候韌性」、「推動低碳轉型金融」及「建立低碳營運模式」四大構面的氣候策略,響應全球減碳目標,建構北富銀氣候韌性。

2023年TCFD報告書揭露北富銀應對氣候風險的相關作為,依循「本國銀行氣候風險財務揭露指引」編撰,透過重大氣候風險因子鑑別調查,鑑別出重大實體風險及轉型風險因子;本次新增中央銀行與監理機關綠化金融系統網絡(Network of Central Banks and Supervisors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NGFS)更貼近未來可能發生的「轉型分裂」氣候變遷風險情境,藉由相關分析及評估,有效研擬應對措施。北富銀表示,經由每年提高TCFD資訊揭露的透明度,全面檢視、精進氣候風險對策,也持續強化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

北富銀2023年氣候風險管理更強調與國際趨勢接軌,包括持續提升財務碳盤查範圍、增加營業據點的營運韌性及優化永續授信標準。北富銀依國際通用的碳核算金融聯盟(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 PCAF)方法學,將財務碳盤查邊界完整涵蓋海內外子公司,盤查範圍佔總資產覆蓋率接近80%,較去年增加7.4%。相較2022年,北富銀2023年底投融資餘額提升約15.1%,財務碳排放量下降26.1萬噸(約2.6%),持續發揮金融影響力,推動綠色金融轉型。

廣告

此外,依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之《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未來十年內全球前十大高風險議題有一半與環境相關,北富銀持續評估國內外營業據點的營運韌性,保障客戶權益,同時完善節能管理系統、增購綠電,訂定2030年營運減碳44%的目標,並倡議RE100 (百分之百再生能源),承諾2040年達成。為養成永續DNA,舉辦多場氣候相關講座與論壇,至2023年底舉行超過50場ESG相關講座,員工ESG訓練時數也超過10 萬小時。

在永續授信部分,北富銀新納入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 GFANZ)倡議框架,優化永續授信ESG檢核表、ESG問卷、ESG分級表,以更貼合國際標準評估授信對象的永續作為,將資金有效引導至永續經濟活動與轉型金融。同時,北富銀創新永續金融商品與服務,如開發永續績效連結貸款、綠色財務顧問服務等,與企業客戶進行議合,協助其建立轉型策略與減碳目標,並積極響應國家淨零排放路徑之《十二項關鍵轉型戰略》當中的能源轉型、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等構面,持續擴大綠色金融影響力。截至2023年底,北富銀綠色投融資餘額達新台幣5,870億元,年成長16%,其中2022年、2023年創下聯貸主辦金額居台灣綠能專案融資市場之冠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