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清潔 恐致寶寶濕疹

8個月大男嬰因異位性濕疹反覆發作,臉頰和下肢都出現紅疹脫皮情況,經治療後逐漸好轉。(記者陳金龍攝)
8個月大男嬰因異位性濕疹反覆發作,臉頰和下肢都出現紅疹脫皮情況,經治療後逐漸好轉。(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8個月大方姓男嬰因異位性濕疹反覆發作,臉頰和下肢出現大片紅疹,且有脫皮情況,嚴重影響睡眠;治療2週後症狀大多緩解,也接受醫師建議強化孩子皮膚的完整性並進行預防與保養。

衛福部台中醫院小兒科主任陳敏恭表示,濕疹是皮膚發炎的反應,小孩反覆發作且嚴重型的濕疹就稱為異位性皮膚炎。臨床上處理皮膚乾燥或濕疹的方法有3階段,避免階段強化皮膚的完整、濕潤及去除惡化的原因;保養階段使用保濕乳液;治療階段使用藥物。

陳敏恭說,如果孩子的皮膚處於過度乾燥或濕疹急性發作,建議每天盡量用溫水洗澡而不是熱水,並使用濕疹專用或較溫和的肥皂或沐浴乳,輕輕塗抹在身體較易產生油垢部位,如腋下及鼠蹊部即可;較無油垢的部位如下肢或屁股,每週只需以肥皂清潔1-2次,其他日子用清水清潔即可。整個洗澡過程不要超過10-15分鐘。

陳敏恭指出,過度清潔會破壞皮膚表面自然生成的「角質層脂質」保護,造成皮膚深層水分散失而導致濕疹。洗澡後可以用純棉的毛巾輕輕拍乾或壓乾皮膚,盡量避免過度用力擦乾,損傷已經敏感的膚質。

陳敏恭表示,如果孩子皮膚呈現微癢、微紅或已相當粗糙,建議洗完澡3-5分後在乾燥的皮膚表面塗上無色無味的保濕乳液,收斂皮膚深層的水分;如果皮膚狀況較為嚴重,建議1天至少早晚2次的保濕工作。

如果濕疹進展到皮膚發紅且孩子有明顯的搔癢動作,或足以影響孩子的情緒或睡眠品質時,建議塗上適當強度的類固醇或外用鈣調磷酸酶抑製劑,以迅速有效降低不適感。必要時建議在睡前搭配短效的口服抗組織胺,避免孩子睡眠當中不自主的搔抓皮膚。如果皮膚惡化到有黃色分泌物、疼痛或結痂,可能合併細菌發炎,需要趕緊就醫治療。

為有效預防小兒濕疹,陳敏恭提出5大注意事項,補充足夠的水分,避免皮膚乾燥;攝取含維生素D的食物(魚、蛋類)及omega-3、omega-6必需脂肪酸的食物(魚類),促進皮膚角質層脂質的生長;維護良好睡眠品質;維持寢室濕度在55-60%,避免室內過度乾燥傷害皮膚。也要避免過度使用保濕乳液,才不會抑制小孩皮膚角質層脂質自然分泌。